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江灣鎮是中國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下轄的一個鎮,位於婺源縣東部,與安徽休寧,浙江開化交界。距婺源縣城28公里,為婺源與安徽交通要道。江灣鎮總面積316平方公里,人口3.06萬人。

古稱雲灣,後因江姓聚居於此,改稱江灣,是江澤民祖籍地。

鎮區江灣為國家AAAAA級旅遊區。

目錄

行政區劃

江灣鎮下轄以下地區:

江灣社區、梨園社區、蓮花芯社區、江灣村、占坑村、鍾呂村、汪口村、洪坦村、荷田村、曉起村、栗木坑村、曉鱅村、前段村、大瀲村、東頭村、大畈村、浯村、濟溪村、低源村、龍潭村、古蜀地村和曉容林場生活區。

簡介

江灣鎮位於虹口區西北部。東與五角場街道為鄰,西與靜安區接壤,北與寶山區相連,四周為江灣鎮的鎮南、鎮北、奎照、紀念村。面積0.66平方公里。

江灣以虬江蟠曲於此而得名。據《宋史》記載,韓世忠曾駐中軍於此,是個有上千年歷史的古鎮。1984年9月劃歸虹口區管轄,時有居民2.52萬人,加上鎮境農業人口,共3.19萬人。

發展現狀

江灣鎮原有「中醫之鄉」之稱,婦科蔡小香,喉科馬逢伯,兒科侯煥如,內外科朱振元、顧文田、徐起之等,在解放前都是遠近聞名的中醫。解放後,江灣衛生院和縣屬江灣醫院先後建立,醫院設施完備,醫療水平較高。該鎮計劃生育工作,1979年被評為市先進集體。鎮愛國衛生成績顯著,1983、1984年被評為上海市「衛生城鎮」。

該鎮有文化娛樂場所3所,並利用人防工程地下室建立了設施齊全的文化中心站。出土文物「韓瓶」[1],系韓世忠勞軍用的酒器,保存完好。鎮東有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建的景德觀的山門和大殿(今為小學校舍)、石門杵、古井、古銀杏等。

歷史沿革

該鎮在宋代已成市集,且是上海地區的重要港口。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倭寇襲擾,全鎮被毀。後以保寧寺為中心,逐漸恢復成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後,南境緊靠上海租界,外商競相來此租地辦廠,市面日趨繁榮。光緒二年(1876年)淞滬鐵路從上海築至江灣鎮,正式營業[2],更促進了境內工商業的發展。至清末民初,全鎮有大小商鋪300多家,以秋季棉市為最盛。編結手工業,日益興旺;棉織、釀造、化工等廠相繼設立,其中模範工廠橡膠工場為全市第一家橡膠廠。此外,鎮東辟有跑馬廳(萬國體育會),吸引滬上眾多遊人;中國婦孺會、仁德所、遊民習藝所等社會福利團體麇集鎮上;勞動大學、立達學園、持志學院、文治大學等高等學校也相繼在境內開辦。這是全鎮工、商、文化事業的鼎盛時期。但在30年代連遭「—·二八」、「八一三」兩次淞滬戰爭,建築物大部焚毀。抗戰勝利後,經濟發展緩慢。解放後經30多年的建設,江灣鎮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全鎮共建工房125幢,有4175戶遷進了新工房,有3601戶用上了煤氣。在鎮區中心拓寬新市南路,直通新市北路,形成新街。沿街高樓鱗次櫛比,市面頗盛。萬安路老街也全部改鋪水泥路面,並疏通和改建下水道。

景點

奎星閣,蟠曲舫,三觀堂,江灣公園,江灣火車站遺址,忠烈石景,雙橋亭,廊橋.....

視頻

江灣鎮 相關視頻

尋找最美古鎮之江灣鎮
美麗的江灣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