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漢學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漢學術》創刊於1982年,是江漢大學主管、主辦的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

據2019年12月《江漢學術》編輯部官網顯示,《江漢學術》編輯委員會有編委23人。

據2019年12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江漢學術》共出版文獻量4434篇,總下載次數830808次、總被引13773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755、(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44。

據2019年12月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江漢學術》共出版文獻量2514篇、被引量7747次、下載量52111次、基金論文[1]量為583篇,2015年影響因子為0.50。

辦刊歷史

1982年,《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創刊,為季刊。

1988年,《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更名為《武漢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9年,《武漢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更名為《武漢教育學院學報》。

1992年,《武漢教育學院學報》由季刊變更為雙月刊。

2002年,《武漢教育學院學報》更名為《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年,《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入選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第二批名欄建設期刊。

2013年,《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更名為《江漢學術》。

2014年,《江漢學術》入選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刊登內容

《江漢學術》主要刊登文學、史學、哲學藝術學[2]等學科,常設欄目有文學研究、哲學研究、史學研究、藝術研究、語言學研究、新聞傳播學研究等。

主要欄目

《江漢學術》設有文藝生態研究、文學研究、家族企業研究、經濟研究、語言研究、文化管理研究、法律研究、哲學研究、現當代詩學研究(教育部名欄)、領域語言研究、文化管理與文化創新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等欄目。

人員編制

據2019年12月《江漢學術》編輯部官網顯示,《江漢學術》編輯委員會有編委23人。

編委:王心耀、王澤龍、王新、孔東民、毛卉、葉娟麗、馮玉軍、田友誼、石東坡、莊桂成、劉成斌、劉潔岷、米家路、李衛、李怡、張軼、張桃洲、林閩鋼、鄭慧如、周昕、塗文學、頓祖純、舒新

據2019年12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江漢學術》共出版文獻量4434篇。

據2019年12月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江漢學術》共出版文獻量2514篇、基金論文量為583篇。

影響因子

據2019年12月6日中國知網顯示,《江漢學術》總下載次數830808次、總被引13773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755、(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44。

據2019年12月6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江漢學術》被引量7747次、下載量52111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江漢學術》影響因子為0.50,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2835名。

收錄期刊

《江漢學術》是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9-2020)(含擴展版)來源期刊,被美國《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2019—2020)、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萬方)、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維普)等收錄。

《江漢學術》為中國社科院社科綜合評價(AMI)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期刊。

榮譽表彰

《江漢學術》曾獲全國首屆百強期刊、全國優秀社科學報、武漢市優秀期刊湖北省優秀期刊(第五、六、七屆)、Caj-cd規範獲獎期刊。

2006年,《江漢學術》獲全國三十佳社科學報。

2006年——2010年,《江漢學術》入選中國人文社科學報。

2007年,《江漢學術》獲全國地方高校十佳學報。

2008年,《江漢學術》獲中國社會科學學院專家推薦期刊。

2010年,《江漢學術》獲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

《江漢學術》堅持「精研細讀、深峻考問、歷觀通變、斟酌異同」的辦刊理念

投稿指南

論文觀點明確新穎,資料詳實可靠,論證嚴謹科學,語言流暢規範,篇幅一般為9000字以上。

投稿應包括題名、作者署名及通訊地址、作者簡介、摘要、關鍵詞、基金項目、正文、注釋、參考文獻。

文稿徑寄該刊編輯部,請勿一稿多投。

投稿文責自負,《江漢學術》不承擔論文侵權等方面的連帶責任。

視頻

江漢學術 相關視頻

湖北高校推薦——江漢大學
高考情報局系列訪談 江漢大學

參考文獻

  1. 論文掛基金是什麼意思 ,搜狐,2020-09-27
  2. 藝術學如何走向下一個十年?,搜狐,20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