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寧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寧街道

中文名 : 江寧街道

所屬地區:南京市江寧區

江寧街道隸屬南京市江寧區,位於南京市西南部、江寧區西部,西瀕長江,行政區域面積262平方公里,由原來的江寧、陸郎、銅井3個鎮合併而成。街道戶籍人口90830人(2010年),轄12個社區、10個行政村, 街道辦事處駐濱江開發區盛安大道739號。

江寧街道地處寧蕪丘陵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中南部低山起伏,江河岸邊為沖積平原,江中有諸多沙洲。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長江傍流而過,有江寧河、陸郎河、銅井河、牧龍河、天然河等通江河流。礦產資源有金、銅、鐵、硫、石灰岩、白雲石、重晶石等。

江寧街道地處長三角經濟區,皖江城市帶交接處,南京江寧濱江經濟開發區坐落於境內,裝備製造業為主導產業。寧馬高速公路、寧安城際鐵路、寧蕪鐵路、205國道、湯銅公路、旅遊大道、牛首大道穿境而過,長江沿岸有萬噸級碼頭12個。江寧街道山林茂密,是南京美麗鄉村建設示範區,有黃龍峴茶文化村、朱門人家、南山湖旅遊度假區、雁南飛生態觀光園、六順農業園、花塘紅樓旅遊特色村、神山頭遺址公園等景區(點)。2014年,江寧街道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83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64億元。[1]

位置境域

江寧街道位於南京市西南部,東鄰谷里街道、橫溪街道,南界安徽省馬鞍山市花山區慈湖街道、濮塘鎮,西濱長江,與浦口區橋林街道、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烏江鎮隔江相望,北接雨花台區板橋街道。地跨北緯31°43′20″-31°55′45″,東經118°28′25″-118°42′50″,版圖近似三角形, 行政區域面積262平方公里。 街道辦事處駐江寧集鎮瑜橋街96號,位於江寧區人民政府駐地西南35公里處。

地質條件

江寧街道位於華南准地台下揚子褶皺帶北部,境內出露地層主要有中生代二套、新生代一套和第四系全新統。中生代二套均為中生代中基性陸相大山噴發熔岩堆積物所組成,其中大王山組分布在東部馬大山至銅山以及直山至楊家大山一帶,厚約600米;馮圩村組分布在中部小山硯-百頭山-戴山帶,和尚山、俞家馬場附近也有出露,厚約380米,與下伏大王山組地層也呈段整合接觸。第四系全新統為河流、湖泊沉積物組成,分布在境內廣大低洼及平坦地區,厚0-30米,與下伏的各套地層或各種岩體均為角度不整合接觸。江寧街道位於寧蕪斷陷盆地西側北段,東南部區域褶皺構造屬白頭山-娘娘山向斜東翼,斷裂構造比較發育,主要斷裂較大的有三條:陰山-鶯子山斷裂、鄭家莊-牛跡山斷裂、美人山-娘娘山斷裂。境內岩漿岩非常發育,均形成於中生代燕山期,岩石以中層性岩和酸性岩為主,還有部分鹼性岩,產出形態為岩株、岩脈、岩牆、岩枝等;出露種類繁多,主要有輝石閃長玢岩、花崗閃長岩、石英二長閃長岩、細晶花崗岩、石英正長岩、正長斑岩等。

地形地貌

江寧街道屬寧蕪丘陵區,中南部低山起伏,瀕江西部及通江河兩岸多為沖積小平原,江中有諸多沙洲,地勢東南較高、西北較低,呈簸箕狀的盆地地形特徵,共有低山、高崗、緩崗、沖積平原和沙洲五大地貌類型。

低山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分成東中兩線,東線以楊家大山為中心,分別向南北延伸;中線以白頭山為中心,亦分別向南北延伸;南面有牛跡山、娘娘山、犁尖山、戴山等。 高崗面積約26平方公里,分布在大廟、張府、花塘、荷花、西寧等村以及清修、上湖、建中、天然、洪幕、新民等部分地區的低山坡背上,海拔30-50米。 緩崗是經長期剝蝕而成的殘丘,分布於東部陸郎河谷平原上,經長期墾殖形成大塊"沖田",海拔9-30米,面積約80平方公里,是境內東部主要地貌單元。 沖積平原分布於瀕江沿岸、江心諸洲以及陸郎河、江寧河、銅井河、牧龍河兩岸1-2.5公里範圍內,地勢低平;境內星塘至新壩、中壩一片平原,海拔6.8-10米。 沙洲由長江泥沙沖積而成,狹小縱長,海拔較低。境內沙洲自南而北分別有:新生洲、再生洲、新濟洲、子匯洲、小洲。 摺疊氣候 江寧街道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具有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的特徵。春季從清明開始到芒種結束,冷暖交替,多陰雨;夏季從夏至開始到白露以後結束,高溫、高濕、雨量集中,每年6月中旬進入約20天的梅雨期,7至9月常有雷雨、颱風、冰雹等自然災害;秋季從秋分開始到小雪結束,由暖趨涼,秋高氣爽;冬季從11月下旬到次年清明止,寒冷乾燥,常有寒潮霜凍雨雪出現。

江寧街道年平均氣溫16.66℃,1月平均氣溫2.2℃-6℃,7月平均氣溫28℃-31℃,極端低溫-14℃(1955年1月30日),極端高溫40.7℃(1959年8月22日)。平原地區和丘陵地區氣溫年平均差在0.5℃以內,冬季丘陵區比平原區偏低;夏季丘陵區比平原區偏高,差值一般在0.5℃上下,一般丘陵區農作物成熟早於平原區。全年總輻射量115.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約1030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382毫米(1954年),最少降水量425毫米(1961年);全年有3個多雨期,3-4月份春雨綿綿,俗稱"桃花水";梅子成熟季節多降面雨叫"梅雨"或"霉雨";8月份前後的颱風帶來大量降水,形成連綿秋雨。秋旱比夏旱頻率高,周期短。多年平均風速1.4米/秒,靜風最多,占50%以上,其次是東北信風和東南季風。霜期一般在11月上旬至4月上旬。

水文

江寧街道位於長江下游的中段,屬濱江水系,長江傍流而過,有江寧河、陸郎河、銅井河、牧龍河、天然河等通江河流,水系多為東西流向。新中國建立後通過興修水利,已形成一個旱可引江水進山,澇可排洪水入江的完整水系。

長江自星輝社區南端和尚港流入境內,自西南向東北順流而下,至新洲村下壩的北端江寧河口出境;江岸線長19.2公里(主江堤長19 2公里,含通江河入江處200米河堤),境內主航道長(直線距離)18.8公里;江面寬窄不一, 一般為1000-3000米,水面面積3330.3公頃;水深一般為15-30米,最深70米;河床沖淤頻繁,河道時束時放,形似藕節,開闊段多有江灘露出,河道分叉,有新生洲、再生洲、新濟洲、子匯洲和小洲5個沙洲。

江寧河(陸郎地域內的河段稱陸郎河),史稱江寧浦或南浦。西源在銅井娘娘山東南麓,東源在馬鞍山市濮塘鎮境內的馬大山、筆架山、七里峴等山系北麓,二者匯合後縱貫陸郎河谷平原北流,穿過陸郎集鎮,至石門裡經江寧河口注入長江。河流全長27.5公里,幹流長22.5公里,河床寬30-60米,底寬10-13米,豐水年最大流量220立方米/秒,流域面積約198平方公里。源頭至張家壩段河谷深、河床高,流至陸郎橋附近,河谷變寬,河床變淺。江寧河屬老年期曲流河,除暴雨期間,流量變化小,河道穩定,以側向侵蝕作用為主;河漫灘發育,沉積物以泥、粉砂為主。有四條支流,形成江寧區域內的基本水系:

土壤

江寧街道境內的耕地土壤大部分為砂岩、安山岩和紅色沙岩的風化物母質,屬黃棕壤型水稻土。分布於東部陸郎河谷地帶的土壤為河湖沉積物組成,主要有粉砂亞粘土、亞粘土和細砂分層等河圩母質,屬瀦育型水稻土。土壤淋溶作用比紅土弱,酸鹼度呈微酸至中性反應,土壤質地一般為沙壤、中壤,土壤耕作層表土和犁底層容重分別為1.49克/立方厘米和1.57克/立方厘米,一般保水性能良好,地下水位大多在70-80厘米。主要土種有馬肝土、青泥條土、黃土、白土和黃沙土等。


視頻

27-江寧街道銀鴿時裝沙龍時裝隊《最美》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