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汗牛充棟
 

近義詞車載斗量浩如煙海漫山遍野

反義詞鳳毛麟角寥若晨星

出 處 :《文通先生陸給事墓表

體 裁成語

屬 於 :褒義詞

汗牛充棟是一個中國漢語成語,指用牛運書,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書,要放滿整個屋子。形容藏書很多。出自柳宗元唐代學者陸質作的《文通先生陸給事墓表》。

目錄

原文

孔子作 《春秋》 千五百年,以名為傳者五家,今用其三焉。秉觚 (gu) 牘,焦思慮,以為論註疏說者百千人矣。攻訐很怒,以辭氣相擊排冒沒者,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或合而隱,或乖而顯。後之學者,窮老盡氣,左視右顧,莫得而本。」[1]

譯文

孔子作《春秋》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了,為《春秋》作傳的共有五家,流傳至今的只有《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穀梁傳》三家。歷代手捧木簡,殫精竭慮為其註疏的有千百人之多。他們對文義的理解有不同,互相指摘他人的疏漏和謬誤,校勘原書,發現衍文及脫文。他們的著作放置起來可以堆滿屋子,若要搬運,可使牛馬累得出汗,他們所述或者相合而隱,或者相悖而顯。後世學習的人,花費極多的時間、精力,面對眾多的書籍而左讀右看,不知應該遵從哪種說法,反而不得要領。[2]

故事

唐代學者陸質對孔子的《春秋》特別有研究,著書《春秋集注》、《春秋辨疑》、《春秋微旨》,對《春秋》有獨到研究,柳宗元對他的治學嚴謹深表敬佩,他在陸質死後為《文通先生陸給事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後世尊他為聖人,當時就有三千人跟隨他學習。當時為了教學的需要,孔子曾經整理和修改過《春秋》等。孔子說「春秋以義」,也就是要用《春秋》來讓人們明白「義」。但是孔子一生沒有寫什麼自己的著作,只是「述而不作」。

論語》中說,有一次子貢向孔子請教「天道」的問題,孔子說:「我不想說這個。」子貢說:「夫子如果不說的話,我們如何能照着去做呢?」孔子說:「天道怎麼能說得清呢——四季因它而運行,萬物因它而生長。天道怎麼能說得清呢?」這也許是孔子不寫的原因吧。

唐代柳宗元說:「自從孔子修改過《春秋》以後,給它作傳的人就多起來了,當時就有五家《左傳》、《公羊傳》、《穀梁傳》、《鄒氏傳》、《夾氏傳》。後來歷朝歷代,都有成百上千的人為它們作注講疏,寫出了很多見解不一的著作。這些書堆起來能塞滿屋子,運出去要使牛馬都累得出汗。」[3]

寓意

視頻

成語故事:汗牛充棟

參考資料

  1. 汗牛充棟,國學大師
  2. 汗牛充棟,可可詩詞
  3. 汗牛充棟,南明成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