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斗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車載斗量 |
chē zài dǒu liáng |
出 處 :《三國志·吳志·孫權傳》 體 裁 :成語 釋 義 :形容數量很多 |
車載斗量 [1] 是一個成語,讀音是chē zài dǒu liáng,形容數量很多,出自魏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吳書》。
簡介
【名稱】:車載斗量
【讀音】:chē zài dǒu liáng
【釋義】:載:裝載。用車裝,用斗量。形容數量很多,不足為奇。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出處】:西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吳主傳》:"聰明特達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
【示例】:孫犁《白洋淀紀事·吳召兒》:"這不算什麼,要是像今天,好墨水,車載斗量,就不再會為一個空瓶子爭吵了。」
【造句】:1、水仙花在北方很稀少,在福建則車載斗量,比比皆是。
2、國家圖書館的藏書如汗牛充棟,車載斗量。
3、今年北方大旱,小麥大幅度減產,與每年的車載斗量的豐收景象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典故
遣都尉趙咨使魏。 《三國志·吳志·孫權傳》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裴松之注引《吳書》
體的外交辭令,魏國朝廷上下都對趙咨肅然起敬。曹丕也連聲稱讚趙咨說:「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先生當之無愧。」 趙咨回到東吳,孫權嘉獎他不辱使命,封他為騎都尉,對他更加賞識重用。
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對峙的局面持續了很長時間,最後才被晉統一了。起初,吳和蜀兩國聯合,共同對抗曹魏;可是後來,吳蜀之間產生了矛盾,東吳殺了蜀國大將關羽,奪取了荊州。劉備勃然大怒,發動全國的兵七十萬人,順江而下討伐東吳,"不把孫權逮住,砍下他腦袋,不能給我弟兄報仇啊!"
正是所謂哀兵必勝,蜀軍懷着悲憤的情緒,所向無敵,一下子就打到了秭歸地界。東吳害怕抵禦不了劉備,就打算和魏國聯合,選了一位能說會道、很有才能的大臣叫趙咨去魏國。
這時魏國是魏文帝曹丕在位。有人事先對曹丕說:"據說,趙咨是東吳的重要人才,東吳派他來肯定有重要事情要跟您講。"曹丕心想,那我就試一試他。他便命令宮殿上武士都把刀抽出來,把槍端着,然後傳下聖旨,宣趙咨進殿。趙咨一看這陣勢就明白了。別看他是一個文人,但很有膽識,面無懼色,早把生死置之度外,邁着從容的步伐就從這刀槍劍叢之中走了過來。他參拜完了曹丕,說:"我是受我國主公的委託,到此來和魏王商討一件國家大事的。"
趙咨本來想馬上轉入正題,但是曹丕沒問國家大事,先問他:"你叫什麼名字?""我叫趙咨。""你一定是孫權手下的重臣了,不然的話怎麼派你出使我國呢?""我稱不上重臣,只是為我們的主公做一點小事。""我聽說你們東吳的主公孫權是碧眼虬髯,從不讀書。有這事嗎?"曹丕本來想,先把東吳的主公貶損一番。可是,他一說完,趙咨就說:"魏王,何出此言哪?我們的主公日理萬機,他作為一國之君,每天從早到晚都沒有閒歇的時候。儘管如此,他把朝中事處理完畢之後,還手不釋卷。""照你所說,你們主公讀了那麼多的書,他都知道什麼呢?""魏王,我們的主公在東吳統領着數萬隻船,百萬大軍,統領着無數的文官武將,這本身就是一個大學問。他讀的書包括《五子兵書》,包括治國之書,包括為人之道,包括修身之本,可以說無所不讀。他如果不知道這些書的內容的話,他就治理不好東吳這麼大的一個國家。"
曹丕說:"你真會幫你主公說話呀。但是據我所知,此番你到這裡來,是有求於我們魏國吧?我聽說劉備興兵,向你們宣戰。你們主公派你來,是不是害怕劉備把他滅了,或者是害怕我再出兵,兩肋夾擊把東吳給滅了啊?""魏王,您這話說得就不對了。我們主公並不是怕誰出兵把他滅了。東吳有長江天塹,百萬甲士。況且,我們主公深知用人之道,例如重用呂蒙、魯肅,都是知人善任的典範。我們東吳有諸多將士,並不怕別人興兵犯境。我是受主公的委託,到這來向您分析天下大勢來的。"
曹丕一聽,這趙咨能言善道,果然是有才華的人。於是曹丕問:"請問在你們東吳,像你這樣的人才有多少?""魏王,東吳像我這樣的人不值一提。在東吳,光是堪稱曠世奇才的,就有八九十人。像我這樣的人,則車載斗量,不計其數。"曹丕聽了,哈哈大笑,十分欣賞他。
近義詞
不可勝數、不計其數,數不勝數
反義詞
鳳毛麟角、寥若晨星、屈指可數、杯水車薪,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