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水麥冬科(Juncaginaceae)是茨藻目(Najadales)下的一科。下瞎4屬,約25種,分布於南北溫帶和寒帶,中國有水麥冬屬1屬2種,即海韭水麥冬,產西南至東北部。

該科水麥冬屬有時含氫氰酸.水麥冬是有毒植物。 全草毒性, 食之引起呼吸麻痹, 嚴重者致死.

目錄

水麥冬科植物學史

1981 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 。將本科分到茨藻目,2003 年根據基因親緣關係分類的 APG II 分類法將其合併到澤瀉目。

水麥冬為單子葉植物,3屬,約25種,分布於溫帶和寒帶的鹼灘上或淡澤中,中國只有水麥冬屬Triglochin1屬,1種,產西南部至西北部。沼生草本,具根狀莖,有時具塊根,葉通常基生,線形,基部有鞘,有時浮於水面;花為風媒花,兩性或單性異株或為雜性花,輻射對稱,無苞片;花被片6,2輪;雄蕊6-4,花葯近於無花絲;心皮6-4,離生或多少合生,上位,花柱粗短或不存在,柱頭常為羽狀或乳突狀;胚珠倒生,1枚,生於子房室底;果圓筒狀至倒卵形,由離生或合生的成熟心皮組成,頂端直或彎,基部有時具2個鈎狀距,裂或不裂;種子無胚乳。[1]

圖片

水麥冬科形態特徵

水麥冬科水麥冬屬多年生濕生草本植物,植株弱小。葉基生,條形,長10-20厘米,寬1-2毫米。花葶細長,纖細,直立,總狀花序頂生,具多數、疏生的花,6-7月開花,花無苞片;花小,花梗長約2毫米,花被片6枚,綠紫色,橢圓形或舟形,長2-2.5毫米,雌蕊由3個合生心皮組成,柱頭毛筆狀。蒴栗棒狀條形,長約6毫米,直徑約1.5毫米。

植株弱小。葉基生,條形,長10-20厘米,寬1-2毫米。花葶細長,纖細,直立,總 狀花序頂生,具多數、疏生的花,6-7月開花,花無苞片;花小,花梗長約2毫米,花被片6枚,綠紫色,橢圓形或舟形,長2-2.5毫米;雌蕊由3個合生心皮組成,柱頭毛筆狀。蒴栗棒狀條形,長約6毫米,直徑約1.5毫米。

生境分布生於鹹濕地或淺水處,也生於海拔達3900米的山坡濕草地。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各省區。北美、歐洲及亞洲也有。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草有毒。中毒可引起呼吸麻痹,在1—10小時內致死。

水麥冬科總的特徵為沼生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 葉基生, 有葉鞘, 有時浮水生。 花變化大, 兩性或單性並為雌雄異株或雜性 。葉線形,有鞘。花成總狀花序或穗狀花序,小形,輻射對稱,兩性或單性,無苞,花被3+3,草質,雄蕊6~4,幾無花絲,花葯外向,花粉粒球形,無萌發孔,有網狀雕紋層,雌蕊6~4或結合,子房上位,有羽毛狀柱頭,每室有一基生的倒生胚珠(稀為頂生的直生胚珠)。果實圓筒形或倒卵形,蓇葖或蒴果,有時基部有明顯的距,有時有3個不育,種子無胚乳,染色體基數x=8。

本科和休氏草科(Scheuchzeriaceae)、茨藻科、水蕹科、眼子菜科等均有關係。[2]

水麥冬科主要價值

水麥冬清熱利濕消腫止瀉消炎。全草用於腹水,小便不利。果實用於眼痛,腹瀉;干品研末與其他藥配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