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水稻產業技術研究中心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水稻產業技術研究中心以鄉村振興和水稻產業鏈全面發展為導向,以水稻「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生產加工為目標,開展水稻產量品質形成的生理生態機制與豐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究應用,現代農業園區規劃與設計,稻作文化傳承與發展,稻田綜合種養模式的研發與應用,稻米精深加工產品的研發,稻米及製品分析檢測平台運行及管理,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培訓,與企業的橫向合作,與地方及農業相關部門的科技合作等,為水稻產業發展、綠色增產增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生態安全提供科技支撐[1]

目錄

相關資訊

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落戶黑龍江寶清縣

9月5日,我國首個國家級北方水稻高端科研平台——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在黑龍江寶清縣揭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二級巡視員李文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胡培松,中國工程院院士周衛,黑龍江省政府副秘書長韓庫,雙鴨山市政府市長宮鎮江,寶清縣委書記徐斌義出席揭牌儀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指出,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黑龍江是農業大省,肩負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長期以來,中國農科院高度重視、全力支撐黑龍江現代農業發展,水稻研究所適應北方水稻產業發展的新形勢新需求,主動調整優化學科布局,聯合東北三省科研院校,共同開展稻作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廣水稻新品種、新技術,受到了地方政府和農民群眾的廣泛歡迎。

吳孔明提出,中國農科院將以北方水稻研究中心為戰略支點,匯聚力量、整合資源,着力解決北方稻作生產中出現的重大科技問題,推進我國北方水稻產業升級換擋和提質增效,助力提升黑龍江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新成立的北方水稻研究中心要以全面提升北方水稻科技創新能力為己任,把中心打造成水稻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方面有重大影響力的、開放的國家級科研平台。要加強科技創新,充分發揮稻作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堅持「四個面向」為指引,努力解決影響稻作產業發展全局的重大科技問題。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切實增強科技創新活力。全產業鏈設計資源創新、品種創新、稻作技術創新、農產品檢測加工創新,立足公益性定位、前沿性布局,按照「三創一體」的思路,把中心建設成為科產學研一體的新型研發機構。要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2]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發揮全學科優勢,支撐北方稻作產業科技創新和科技服務工作。加強與地方政府、科研機構、大學的合作共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