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濂橋步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水濂橋步道是獅尾地區最迷人的一條步道,擁有一座百年歷史的糯米橋;步道沿著得石子溪而行,溪畔有幽蓊竹林,溪谷則有壺穴、清潭,以及河川侵蝕造成的岩穴、峽谷景觀;沿途景色多樣,步道路程短,路況又佳,走來相當舒適。

步道途中的水濂橋跨越深十幾公尺的峽谷,最窄處只有2公尺,形成飛橋凌越「一線天」的美景,最為可觀。 這座糯米橋建於日據時代大正七年(1918年),橋面鋪石板,並有造形雅緻的石欄杆; 石砌的圓拱橋,歷經百年歲月,古樸滄桑,橋身與周遭的山林景色融合為一體。水濂橋是早年獅山道路未開闢前,北埔、峨眉居民往來峨眉、南莊之間必經的橋樑。

水濂橋出口接竹41鄉道,可以原路折返,或者走馬路返回到步道入口,然後再前往水濂洞。步道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公尺而已, 終點的水濂洞位於石子溪畔,位於水濂橋的上游處,兩地相距不遠,但因附近溪谷狹促,溪岸並無步道可相通。

水濂洞

因時有山泉水順著岩頂滴流而下,形成水濂景觀,因而得名。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新埔枋寮人釋魏開大師發現 這個獅頭山區最大的天然岩洞,於是在洞內設廟,主祀釋迦牟尼佛。洞前有淙淙溪流,聲如梵音繚繞,所以又名「梵音寺」。

「梵音寺」因水濂洞濕氣重,極為潮溼,不適人居,因此洞內殿側的禪房及圖書室都已廢棄,寺廟顯得寥落。寺前的石子溪谷 則水流平緩,有不少馬口、石斑魚悠遊其中。 石子溪,又名藤坪溪,在長期 的封溪保護下,魚群數量恢復穩定,因此水濂橋及水濂洞步道,也可說是一條觀魚步道。[1]

從水濂橋步道入口處走不到5分鐘的路程,來到這座橫跨溪流的木棧橋。 綠色森林、溪流、小瀑布,滿滿的負離子能量,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舒暢感。 站在木棧橋上可俯瞰因溪水切割而成的一線天溪谷景觀,而一線天上方有座橋,那就是水簾橋。

糯米橋

走到後方即可看見水濂橋,這座日據時代大正七年(1918年)興建的水濂橋,至今已接近百的的歷史。在早年獅山道路未開闢前是北埔、峨眉居民來往峨眉、南莊之間必經的橋樑。橋係由石磚砌成的拱形穚,石磚用糯米黏合,古稱「糯米橋」。

獅頭山最大的天然岩洞-水濂洞(梵音寺),早期因山泉沿石壁而下,形成一幕水簾而得名,而「梵音寺」則是獅頭山寺廟群海拔最低、岩洞最大的一間寺廟。 [2]


水濂橋步道位於新竹縣峨眉鄉獅頭山風景區的後山(獅尾),入口在獅山遊客中心附近,步道沿著竹林夾道、清澈見底的石子溪而行,途中有一座建於日治大正七年(1918年)的石磚拱形糯米橋,是早期未開闢獅山道路之前,北埔、峨眉與南莊地區居民往來必經的橋樑,橋下有被溪水切割成深十餘公尺的「一線天」峽谷,走在另一座橫跨石子溪的水濂橋上,除了溪谷深壑的美景,還有壺穴、岩穴地形也十分壯觀。步道另一端銜接全長一百多公尺的水濂洞步道,可通往獅頭山最大的天然岩洞─水濂洞(梵音寺),穿過停車場後即可返回遊客中心。 水濂橋步道是其中最輕鬆的一條,可與同樣位於獅尾的藤坪、六寮、茶亭、獅山等古道和猿山步道串連成不同的環狀路線,適合全家老小規劃一個健行賞景、朝山禮佛和地質生態觀察的自然人文之旅。 [3]

視頻

2019. 5 .2 獅山風景區 水濂橋步道+水濂洞步道

水濂洞步道 & 水濂橋步道

水濂橋步道

石怡潔的感動時刻-新竹峨眉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1]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393)
  2. [2]雅虎旅遊
  3. [3]健行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