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比薩拉比亞都主教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比薩拉比亞都主教區羅馬尼亞語:Mitropolia Basarabiei),又稱比薩拉比亞正教會,是正教會一個自治的都主教區。

在羅馬帝國[1]的動盪時期,許多人在各種新宗教中尋求慰藉,其中最重要的是基督教。在君士坦丁統治時期,它享有特殊地位,這位歸信基督的信徒在君士坦丁堡[2]建立了羅馬帝國的新都。

簡介

位於摩爾多瓦,隸屬於羅馬尼亞教會。比薩拉比亞正教會的管轄權包括摩爾多瓦共和國境內,與前蘇聯時期的摩爾多瓦與羅馬尼亞的正教僑民。

1812年,比薩拉比亞被俄羅斯帝國吞併後,比薩拉比亞都主教區仍屬於羅馬尼亞正教會管轄。

東正教會

東正教會(英語:Orthodox Catholic Church),又稱正教會,是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信徒總人數少於天主教會,但比新教最大的普世聖公宗多出兩倍,主要分布在巴爾幹半島和東歐。

產生於公元1世紀的基督教,隨着耶路撒冷被占領,教會的中心逐漸轉向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從公元1世紀到4世紀初,羅馬帝國皇帝一再對基督徒進行壓迫。直到君士坦丁大帝在313年皈依教會,後歷經多次宗教爭端,狄奧多西一世於380年頒布「薩洛尼卡敕令」,宣布基督教為國教。

1054年,教宗利奧九世派了宏伯特樞機至東羅馬協調,但隨即雙方談判失敗,宏伯特大怒,取出了教宗的敕書,把賽魯拉留斯破門,逐出教會。賽魯拉留斯也不甘示弱,當眾把教宗送來的敕書點火燒了,也宣布把教宗破門。史稱「東西教會大分裂」。標誌着基督教正式分裂為羅馬公教(天主教)和希臘正教(東正教)。

1453年,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帝國征服,東正教會則保留下來。其時,東正教派教會分布的埃及受到信奉伊斯蘭教的馬木留克王朝的穆斯林的控制。但是正教派教會在俄國卻非常強大;因此自稱第三羅馬的莫斯科取代了君士坦丁堡成了新的東正教會中心,俄羅斯也成為至今最大的東正教國家。

視頻

比薩拉比亞都主教區 相關視頻

羅馬尼亞為何被稱為「吸血鬼」之鄉?區區小國,面積為何那麼大?
希望的門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一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