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殷天堂 二舅等同《活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頁面
前往: 導覽搜尋
二舅等同《活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二舅等同《活着》》中國當代作家殷天堂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二舅等同《活着》

一段名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的B站視頻在朋友圈刷屏,很多人都被感動了。它登上了B站的第一,而且成功破圈,成為一個現象級的傳播事件。

大象新聞記者輾轉求證到,《二舅》作者叫唐浩,曾是位歷史老師,現在專職做自媒體,走紅後一些人試圖通過其「老東家」聯繫他本人。針對網友讓二舅走到台前直播的建議,他通過個人賬號回應稱,「讓二舅安安靜靜地陪姥姥生活在那個小山村吧!」

這位二舅,可以看成是「苦難」的集大成者。他小時候成績優異,本來可以好好讀書,但是高燒後被鄉村醫生打了一針,腿就殘疾了。

在依靠體力生存的農村,這種創傷是致命的,但是他沒有沉淪,仍然到生產隊掙公分,開始自己艱苦的人生。因為腿部殘疾,最初沒人嫁給他。在農村,這樣的青年往往是邊緣的,需要幫扶,但是二舅卻沒有沉淪,他發光發熱,幫助別人。

接下來是他的人生軌跡:兩個妹妹嫁人時,他做了當地最豪華的嫁妝,讓人刮目相看;收養一個叫寧寧的小女孩,從兩歲養到大,在縣城買一套房20萬元,二舅出了十幾萬元;二舅66歲了,很好地照顧着88歲的外婆。二舅不僅成為外婆的支撐,也成了村里老人們的依靠,因為年輕人都到外打工,二舅成了唯一能關心他們的人。這已經夠讓人感動了。

鄰居家一個女人長期過來幫他收拾家庭,兩人有點相依為命的意思。後來女人和丈夫都遭遇意外死亡,二舅陷入一種深刻的孤獨之中……

有人在B站的公號上留言,說農村這樣的人很多:這明顯不符合事實。二舅的故事有三個核心元素:苦難中的堅韌、善良和成功,這三個元素缺一不可。

農村(城市也是這樣)有很多苦難而堅韌的人,有人說二舅的故事是視頻版的《活着》,就是看到了這一點。當然,它奮鬥的基石就好比路在腳下和腳比山高。

在農村和城市,受苦的人很多,他們往往都很堅韌,因為沒有放棄的理由。但是,光是苦難和堅韌本身,還不足治好我們的「精神內耗」。

二舅身上超越苦難的部分是他的善良。他為兩個妹妹付出,為自己的養女付出,也為老母親付出(每天為母親洗臉洗腳),能做到這三點的農村人少之又少(城市也一樣)。對視頻的觀眾來說,這種「付出」雖然在敘事中是隱線,卻也在不知不覺間撫慰人心。

當然,二舅之所以有治癒的力量,還在於他的能幹。他殘疾後學針灸,能夠給人看病;他是村里那種「能人」,有木匠手藝,也會電工,他六十多歲的時候,還能成為村里生活的中心。

這個二舅,是我們能想象得出來的一位「完人」。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堅韌、善良和能幹,能有一項「技能」就不錯了,二舅卻全都具備,所以二舅能夠「治好我的精神內耗」,也就可以理解了。「二舅」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共同的責任和擔當。

很多人說看完這個視頻,內心感到既平靜又強大。但是如何理解這次「治癒」,仍然是一個問題。「二舅」比我們處境還糟糕,卻仍然在「努力拚搏」,這只是一個因素。更重要的可能是「我們」。如果說二舅是「醫生」的話,在大都市生活的UP主和觀眾,都是病人,都處在「精神內耗」之中。

這種內耗,可能是個人和社會的衝突。這兩年很多年輕人口口聲聲「躺平」,每天在反對「內卷」。其實,不管是躺平還是內卷,都是面對競爭的一種不適。二舅作為一面鏡子,可以讓人們自省:二舅似乎從來沒有去競爭過,他接受命運給自己的一切不利,不抱怨,不放棄,始終在做「自己的努力」。

二舅本來可以成為傑出人士,現在這樣在農村過一生是否遺憾?「他說從來沒有。這樣的心態讓二舅成為了村里第二快樂的人。第一快樂的人是剛剛,我們村的'樹先生』。」

如果真要治好自己的「精神內耗」,可能也需要深入思考自己的命運,而不是廉價的「三秒鐘感動」。說到底,「二舅」這個視頻中的人物,不可能解決我們現實生活的困擾,唯一有可能做到的是改變你對現實的理解:這也是不容易的。

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我們幾千年的歷史,有很多艱苦卓絕的人物,從臥薪嘗膽到蘇東坡,從楊意不逢到滾滾長江東逝水,從張海迪到洪戰輝。從耳朵聾了的貝多芬到肌肉萎縮的霍金。從《賣火柴的小女孩》,《羊脂球》到《魂斷藍橋》到《巴黎聖母院》。這裡面有很多很多的歷經苦難卻依然頑強樂觀的優秀人物,身處泥沼卻依然像金子一樣閃光的普通人物。他們治好了你的精神內耗了嗎?文天祥在我心目中是個臉譜化的人物,他是忠義的代表,無論如何必須殺身成仁,既成就了忽必烈,也成全了漢人士大夫。真正的苦難是什麼?是無能為力的絕望,和沒有出路的堅持,和解決不了的掙扎。」

「二舅」在各大平台刷屏了。短短几天時間,up主「衣戈猜想」發布的視頻《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僅在B站的播放量就接近數千萬。網友「歌鐘十二街」寫道:「這部視頻……更像是一部微縮的紀錄片,一場時長極短的電影,似乎有些乏善可陳,匆匆而過轉眼就迎來結束,這又何其像是'普通人的一生』。」是的,二舅是位普通人。但在他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卻有着一股治癒人心的力量。如果要給這股力量起個名字,那我想是「頑強」。王某某說:遺憾在電影裡是主角崛起的前戲,但在生活里卻是讓人沉淪的毒藥。二舅有太多的遺憾可以訴說,他曾經也是村裡的天才少年,小學和初中都是全校第一。如果能順利參加高考,他應該也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然而命運卻和他開了個殘酷的玩笑,或許是疾病,或許是誤診,醫生給他屁股上打了四針後,二舅的腿不幸殘疾了。

任何人遭遇這樣的重大打擊,都有理由沉淪。但二舅沒有止於沉淪,而是憑藉着自己的悟性和韌性,重新站了起來,成為了十里八鄉的鄉親們信賴的木匠、鎖匠、維修工。

儘管命運一次次地嘲弄二舅,但無論面對怎樣的問題,二舅總有辦法。這種面對困難的坦然,任何暫時的挫折都無法打倒你。當你以自己的良知為準繩時,任何外在的事情都無法干擾你。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我自隨心所欲,而無所逾距。

Up主衣戈在回到村子裡時,正處於北漂的焦慮中。用現在時髦的話講,叫做「精神內耗」。太多的壓力和煩惱在消耗着我們的精神,讓我們每天都沉浸在疲憊中,難以自我排解。

二舅對待生活的態度,治癒了衣戈的精神內耗。是呀,連二舅這樣飽受命運打擊的人,都可以堅強面對生活,我們又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從原生態家庭和教育觀念分析:農村人考學是第一要素,怗一縷歲月的風,沫一場時光的雨,回眸,有明天可以奔赴,這樣的日子,是屬於自己的假日或生日,這是所有農村人的歲月靜好。

從原生態家庭和教育觀念分析:祝英台嫁梁山伯的觀點是錯誤的。城市人根深蒂固的思想里:城鄉「聯姻」還存在諸多顧慮,主要是思想觀念、認知能力和消費觀念等方面的的差別。通過調查發現,城裡人喜歡農村人是真喜歡,喜歡他們的厚道、大方,但是一旦上升到「婚姻」層面,城市人就不願與農村人「聯姻」了,主要跟源不在農村窮,最主要的是農村人思想觀念落後,固執己見。城裡人都知道,農村人能走出困境的主要靠教育,農村人只有通過考大學,才有希望出人頭地。否則,就要在農村面朝黃土背朝天甘當一輩子農民,或者在城裡打工,最好也就混個小老闆。就像電影《人生》中的高加林,永遠跳不出「窮窩」,隨着老齡化和農村經濟的局限性,福利待遇,養老保險,農村醫療都面臨着一系列生活實際問題,有的農民雖然發家致富了,但不能靠金錢解決積重難返的所有矛盾。所以說,祝英台(體制內的人)嫁給梁山伯(體制外的人)是錯誤的。因為階級屬性不對稱,門不當戶不對,愛情也是有先決條件的,不是簡單的兩人心心相印就完事了,這一點,城裡人和農村人都看得非常清楚。有些農民雖然進城戶籍變成城裡人,但根源還是依託農村資源的。

當然,也有非常規的現象,有的城市人自願嫁給農村人,還有的外國女子自願嫁給農村小伙,另當別論,畢竟是少數,不能以片概全。我是說,複雜的婚姻也要建立在原生態家庭的基礎之上。比如農村姑娘有個好吃懶惰、遊手好閒的弟弟,他再有吸毒或賭博上癮的惡習,若是城裡小伙娶了農村姑娘,就要承擔聯帶責任,人為地增加經濟和心理負擔。所以,農村青年只有走教育這條路,通過讀書才能有機會與城裡人相提並論,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通過讀書,追求仕途,擺脫貧困,實現自我價值。當然,在農村,即便富有,那也是物質上的富有,如果不注意培養後代(新人),成為有知識有學問敢擔當的人,不注重精神領域的發展建設,遲早會坐吃山空,變成窮人。這就是城裡人與農村人的根本區別,所以,加強「三農」建設,首先要解決農村教育資源問題。

從當今大學生生存現狀看:工作是第一要務,大學生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但往往重視實際而非虛幻,有的依賴啃老,疏遠親戚,容易結交新朋友,但不會左右逢源,少言寡語。

第六感知告訴我們,現在的大學生思想活躍,但他們的弊病,是這樣的:在思想容易受利益驅使,表現的時好時壞;在精神受蠱惑引誘,表現的時慢時快;在行動上容易攀比,表現得忽高忽低。這也是公職人員的通病。但大學生往往見多識廣,這是優點。但真假難辨,容易上當受騙。農村人不像城裡人,有父母親和兄弟姐妹這個依託,甚至有房有車有存款,可以啃老,享受無憂無慮、不勞而獲的快樂生活。這一點是農村人無法比擬的。

但是,一個大學畢業生,長期窩在家裡,沒有正當職業,難免不是個現實問題。特別是當代大學生,性格直,脾氣犟,對啥都不服氣,但又存在着好吃懶做,掂輕怕重,上網貪玩,往往成為他人譏諷的對象。老話說:「十年寒窗苦讀,金榜題名舉家歡。」每年到了金榜題名時,總是有人歡喜,總有人憂愁,均在情理之中。據我的觀察,城市大學生與農村親戚容易疏遠,但容易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雖然與農村人際關係緊張,不願與他們交流,但會左右逢源,不願低三下四,少言寡語,不會表演和交流。雖然有些真才實學,但是「導」不出來。所以,工作起來比較吃力,但往往憑藉思維敏捷,後發制人,多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工作、戀愛、婚姻、家庭都是現實問題,但是:「先立業,後成家」與「先成家,後立業」並不是主要矛盾,仍然賦予傳統模式,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確立,但是,事業是第一位的,婚姻是從屬的,缺一不可,所以大學生的婚姻戀愛觀非常明確。

從農村大學生獲取知識層面瞧:依賴網絡的科學東西,思想雖偏見固執,但容易接受着新鮮事物,往往被虛花票、假大空、醜惡怪所蒙蔽,個人極端主義思想嚴重。

有位落榜生,寫給班主任老師的一封信:我們曾經深深的依賴,也同時深深的傷害,我落榜了,辜負了你的期望,向你道歉。我們曾經像極了兩隻在冬日裡帶刺動物,要相互取暖,但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然各自身上的「尖刺」會刺痛對方。我們既然能做師生,就能做朋友,老師,我要重新調整自己的追求方式,去追求我想要的大學生活。老師的回信:學習知識沒有什麼不好。在這個多元的地球上,誕生了不同的國度,不同的文化,我們終其一生無法去體會每一種文化,即便你覺得當前的社會讓你感到壓抑,也建議你要適應社會,你不能活在童話世界裡,不能墮落,也要看清中國的儒家思想書箱和國學書籍。這都是一輩又一輩的先民,在歷史的長河中,智慧的結晶。

因為你對事物的認知差不多還停留在小學老師所講述的那套五講四美上,世界的複雜、尷尬和參差,甚至齷齪,你完全理解不了。但隨着年齡的增長和學業的迷之自信又助長了你的剛愎自用,使你的愛和能力像小學老師那樣教誨。說教的措辭都來自非主流傳統文化,再高深一點的就是你的智慧驅使你聰明。如果我是你的老師,收到這樣的道歉信甚至不會生起憤怒,只會感到濃濃的悲憫。一隻螞蟻鉚足了力氣抄了根棍子打了大象的腿一下,大象會憤怒嗎?不會,大象無關痛癢。一個人對一朵花的理解不在於那朵花是什麼樣子,而在於那個人對花的理解程度。人性的光輝就在這裡:中國人的家庭觀念是非常重的,中國人愛家顧家在世界上都是很出名的。中國家庭不像外國那樣冷淡,而溢漫人情味兒。我們認為家是避風港,是一個可以承載你一切喜怒哀樂的地方,當你不快樂時,家人可以安慰你。當你快樂時,家人和你一起歡樂,有認知人的情緒是共通的,但是在家這個地方,我們的心都是相互牽繫在一起。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往往不是突然拉開來的,而是在日積月累中逐漸拉開的。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唯有懂得自我增值、持續學習的人,才能在時代的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

小時候,我們總幻想着自己能成為科學家、作家、詩人,總之是一個偉大的人。長大後,才發現自己並不是命運的寵兒。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原來每件事都可以難比登天。周邊並不關心你的處境,他人並不在意你的感受。理想幻滅之後,我們又該如何接受平凡的現實?

正如視頻中所說,這個世界上第一快樂的人,是不需要對別人負責的人。第二快樂的人,就是從不回頭看的人。不是從不後悔,而是不被後悔所擊倒。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

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遭遇挫折,那又怎樣?陷入困境,那又怎樣?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永遠不可以被打敗。只要活着,就還有希望。只要精神上不放棄,就是生命的強者。

不要光讚美高聳的山峰,平原和丘陵也一樣不朽。它們和山峰一樣經歷過風的刀割、雨的侵襲,一樣的坦然面對、頑強生長。久經風雨,本身就是一種經歷時間考驗的美。二舅在困難中表現出來的堅韌、自強和善良,又何嘗不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品質呢?

人人盡欲出常流,折合還歸炭里坐。平凡是生活的常態,但以頑強的精神去面對曲折的生活,這本身也是一種不平凡。普通人的真情實感,同樣可以打動億萬觀眾。二舅看似平凡的故事,其實折射出了我們每一個人!

一句話結束了與「二舅」的對話,你不努力強大誰救不了你。[1]

作者簡介

殷天堂,筆名尹夫,網名過冬飛鷹。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