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歌舞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歌舞劇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歌舞劇

外文名稱;musical theater

別名;音樂劇

起源時間;19世紀

發源地;英國

演變;由喜劇演變而來

歌舞劇(musical theater),是指將音樂(聲樂與器樂)、戲劇(劇本與表演)、文學(詩歌)、舞蹈(民間舞與芭蕾)、舞台美術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通常由詠嘆調、宣敘調、重唱、合唱、序曲、間奏曲、舞蹈場面等組成(有時也用說白和朗誦)。[1]

百科名片

歌舞劇(opera)是將音樂(聲樂與器樂)、戲劇(劇本與表演)、文學(詩歌)、舞蹈(民間舞與芭蕾)、舞台美術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通常由詠嘆調、宣敘調、重唱、合唱、序曲、間奏曲、舞蹈場面等組成(有時也用說白和朗誦)。

簡介

音樂劇(也可翻譯為歌舞劇)起源於19世紀的英國,是由喜歌劇演變過來的,比較早的作品有英國作曲家瓊斯寫的《快樂的少女》等,因此,倫敦西區的劇院被人們尊為音樂劇的故鄉。 後來,英國的歌舞劇隨着巡迴演出團來到了美國,1866年,紐約上演了一部綜合了喜歌劇、鬧劇和芭蕾舞特點的戲《黑鈎子》,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連續演出25年之久,並被後人公認為有史以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擺脫了歌劇模式的音樂喜劇。正是這齣戲,不僅帶動了美國本土的劇作家及演員的創作勢頭,同時為現在人們俗稱的"百老匯音樂劇"奠定了基礎。音樂喜劇就是"百老匯音樂劇"的正式名稱,它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喜劇,有時劇情近似於悲劇。

起源

早在古希臘的戲劇中,就有合唱隊的伴唱,有些朗誦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現;中世紀以宗教故事為題材,宣揚宗教觀點的神跡劇等亦香火繚繞,持續不斷。但真正稱得上"音樂的戲劇"的近代西洋歌劇,卻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隨着文藝復興時期音樂文化的世俗化而應運產生的。

一般認為歐洲歌舞劇產生於16世紀末。西方公認的第一部歌劇,是在人文主義影響下,企圖恢復古希臘戲劇精神而產生的《達佛涅》(另譯《達芙妮》),編劇o.里努奇尼,作曲j.佩里與j.科爾西,1597年(一說完成於1594年)於佛羅倫薩g.巴爾迪伯爵的宮廷內演出,由於此劇原稿失傳等原因,也有人把1600年為慶祝亨利四世婚儀而寫的《優麗狄茜》做為最早的一部西洋歌劇。由於公眾對歌劇的歡迎,1637年威尼斯創設了世界上第一座歌劇院。

發展

17世紀末

在羅馬影響最大的是以亞·斯卡拉蒂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劇樂派。該樂派在劇中不用合唱及芭蕾場面,而高度發展了被後世稱為"美聲"的獨唱技術。當這種"唯唱工為重"的作風走向極端時,歌劇原有的戲劇性表現力和思想內涵幾乎喪失殆盡。於是到18世紀20年代,遂有取材於日常生活、劇情詼諧、音樂質樸的喜歌劇體裁的興起。意大利喜歌劇的第一部典範之作是帕戈萊西的《女傭作主婦》(1733年首演),該劇原是一部正歌劇的幕間劇,1752年在巴黎上演時,曾遭到保守派的詆毀,因而掀起了歌劇史上著名的"喜歌劇論戰"。出於盧梭手筆的法國第一部喜歌劇《鄉村占卜師》就是在這場論戰和這部歌劇的啟示下誕生的。

意大利歌劇在法國最先得到改造,而與法蘭西的民族文化結合起來。呂利是法國歌劇("抒情悲劇")的奠基人,他除了創造出與法語緊密結合的獨唱旋律外,還率先將芭蕾場面運用在歌劇中。在英國,普賽爾在本國假面劇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出英國第一部民族歌劇《狄東與伊尼阿斯》。在德、奧,則由海頓、狄特爾斯多夫、莫扎特等人將民間歌唱劇發展成德奧民族歌劇,代表作有莫扎特的《魔笛》等。至18世紀,格魯克針對當時那不勒斯歌劇的平庸、浮淺,力主歌劇必須有深刻的內容,音樂與戲劇必須統一,表現應純樸、自然。他的主張和《奧菲歐與優麗狄茜》、《伊菲姬尼在奧利德》等作品對後世歌劇的發展有着很大的影響。

19世紀以後

意大利的g.羅西尼、g.威爾迪、g.普契尼,德國的r.瓦格納、法國的g.比才、俄羅斯的m.i.格林卡、m.p.穆索爾斯基、p.n.柴科夫斯基等歌劇大師為歌劇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成型於18世紀的"輕歌劇"(operettta,意為:小歌劇)已演進、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體裁。它的特點是:結構短小、音樂通俗,除獨唱、重唱、合唱、舞蹈外,還用說白。奧國作曲家索貝、原籍德國的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是這一體裁的確立者。

20世紀

20世紀的歌劇作曲家中,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受瓦格納影響的理查·施特勞斯(《莎樂美》、《玫瑰騎士》);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是將無調性原則運用於歌劇創作中的貝爾格(《沃采克》);40年代迄今則有: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米約、曼諾蒂、巴比爾、奧爾夫、賈納斯岱拉、亨策、莫爾以及英國著名的作曲家勃里頓等。

評論

音樂劇並不只是由音樂伴奏的表演。它不是歌劇、喜劇歌劇或是輕音樂劇,也不是歌舞雜耍、音樂荒誕劇或是夜總會的歌舞表演。喬治·格什溫的《波吉與貝絲》通常被稱為民謠歌劇,以與他的音樂劇相區分。所有花錢來看音樂劇的觀眾最了解其中的區別。倫納德·伯恩斯坦的《老實人》(根據伏爾泰的著名同名小說改編)作為音樂劇在1957年搬上舞台,當時僅僅上演了三個月;而在1974年以喜劇歌劇的形式重返百老匯舞台的時候,卻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那麼,音樂劇和歌劇到底有哪些區別呢?事實上,我們很難對這兩種藝術形式制定準確的區分標準,但是對那些常去劇院的觀眾來說,二者各自的特點還是很明顯的。例如,音樂劇中的歌曲很多並非獨唱曲;音樂劇中的歌曲更短,更簡單,易於傳唱,人們可以在散步或洗澡的時候唱起這些歌曲。歌劇則靠獨唱的詠嘆調引領全局。一般來說,詠嘆調會伴隨着每一次戲劇性的轉折將整部戲推向高潮。儘管音樂劇中的歌曲更容易從整部劇中獨立出來,也更加適於在酒吧等其他的娛樂場所單獨吟唱,但這些歌曲本身不一定適合劇情發展的需要,這就需要演員通過舞蹈或其他的表演來烘托氣氛,帶動劇情進入高潮。

音樂劇的獨唱與歌劇的詠嘆調在聽眾的情感中占據了不同的位置。同樣是表現浪漫愛情的獨唱,在音樂劇中,它的曲調可以是感傷的,但在歌劇中,它一定是熱情洋溢的;在歌詞方面,音樂劇趨於表現飽經憂患的經歷,例如"愛--無論你鞭打我,還是傷害我;欺騙我,還是遺棄我,我都將永遠是你的!",歌劇則永遠是表現歡欣和喜悅的詩一般的語言。

與音樂劇不同,在歌劇里,主人公總保持着優雅而高貴的舉止來生活、相愛和逝去。在每次踏上旅途時,他們會祈禱,"主啊,我上路了!"仿佛這不僅是一次地理意義上的旅行,更是精神上的旅程。但在音樂劇中,主人公與愛人告別的場景可以是雜亂的集市,甚至是垃圾場,他們也一定是疲憊不堪和心神憔悴。

起源於巴洛克時期(約17世紀至18世紀中葉)的歌劇,即使是在20世紀現代主義影響下的低潮期,也一直渴望成為一項偉大的藝術。它想表現人類的共性,提取情感的精華,蔑視日常生活中的小智慧。劇中的反面角色被刻畫成十惡不赦的徹徹底底的壞人,英雄們則勇敢無畏。音樂劇中的男女主角更加人性化,他們也會犯錯誤,也可以失去工作、窮困潦倒、無家可歸,但是他們在經歷坎坷之後總能得到真愛、財富和幸福。

音樂劇並不追求卓越與出眾,也沒有野心,因此,它們被認為是平庸的創作。它們寧願逃避,也不抗爭;寧願犯一些小小的過錯,也不願只為理想而生活。音樂劇讚揚民主,它讚揚那些在平凡生活中追求浪漫和幸福的普通人,而對那些自命不凡的富人,尤其是貴族們,則充滿了鄙視和嘲弄。

觀眾們已經認識到了它們的差別。當一個人去看歌劇和音樂劇的時候(在倫敦和紐約,兩種門票的價格幾乎一樣),他會以不同的心態欣賞這兩種戲劇。如果一場歌劇聽起來太像音樂劇,那麼它會被批評為太輕浮;反之,太像歌劇的音樂劇也會被批評太脫離現實。這些偏見並非偶然,它們是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慢慢形成的。它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部音樂劇:《乞丐歌劇》。

相關視頻

歌舞劇《白毛女》(全劇)

參考資料

  1. 歌舞劇 , 360文庫,2019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