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歡迎古物(矛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歡迎古物》中國當代作家茅盾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歡迎古物

自從日本帝國主義的大炮在四小時內打下了「天下第一雄關」以後,大人先生們就掛念着北平文化城裡的古物。現在好了,平津尚未陷落,而古物已經裝箱待運;據說共裝三千大木箱,須得四列車方能運走;那麼,萬一不遠的將來平津失守,而古物無恙,大人先生們庶可告無罪於列祖列宗。

古物雖有三千箱之多,但到底只有三千箱,四列車也便運了走。比不得平津的地皮是沒有法子運走的。至於平津的老百姓,——幾百萬的老百 姓,更其犯不着替他們打算,他們自己有腿!

況且就價值而言,也是老百姓可憎而古物可貴。不見洋大人撰述的許多講到中華古國的書麼?他們嘲笑豬一樣的中華老百姓,卻讚賞世界無比的中華古物呢!如果為了不值錢的老百姓而失了值錢的古物,豈不被洋大人所嘆,而且要騰笑國際?於此,我們老百姓不能不感謝大人先生們盡瘁國事的苦心!

然而別有心腸的日本帝國主義似乎並不因為北平古物已走而就此放手。他們正在急急忙忙增兵到熱河邊境。我們用火車運古物,他們用火車運兵!平津的老百姓眼見古物車南下卻不見兵車北上,而又聽得日軍步步逼進,他們那被棄無告的眼淚只好往肚子裡吞。

可惜洋鬼子的機械文明尚未臻萬能之境。不然,用一架碩大的起重機把中華古國所有的國寶,例如北平的三海大內,曲阜的孔林,南京的孫陵之類,一齊都吊上喜馬拉雅山的最高峰去,讓大人先生們安安穩穩守在那裡「長期抵抗」,豈不是曠世之奇勳!

不過目前已經有四列車的古物待運,實在也是了不起的藎謀了,老百姓感激零涕之餘,應該高呼三聲:古物萬歲!

原載《申報·自由談》,(署名玄)[1]

作者簡介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漢族,浙江嘉興桐鄉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