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樓·東江風月夜潮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楚樓·東江風月夜潮平》是南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袁說友作品之一。
袁說友,字起岩,號東塘居士,福建建安人。僑居湖州。宋紹興九年(1139年)生。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調溧陽簿。淳熙四年,任秘書丞兼權左司郎官,後調任池州、知臨安府。累任太府少卿、戶部侍郎、文安閣學士、吏部尚書。
“ |
東江風月夜潮平,西望巫山白帝城。 止為山川增楚觀,惜哉徒沸市廛聲。 |
” |
— [南宋]袁說友 |
主要作品
袁說友作有《東塘集》,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二十卷,詩詞全集有《早行遇雨·約得東風二月春》、《游武昌東湖》、《同子隆次公小飲》[1]、《盆池荷花·根向盆池束》、《夏至日雨·煙暝千岩木》、《理髮·揀發亭移晝》、《上官桀詐令人為燕王旦上書言光疑有非常臣願》、《得雨韻·西山忽作暮卷勢》等。
《全宋詩》收錄其詩660餘首,其詩歌體裁多樣、表現思想主題豐富,有着「尚清」的審美特質,詩人自身喜「清」,其詩歌中也呈現出「清麗」「清幽」「清明」等風格特色。在其詩歌中也善將雨、雪、秋等帶有「清」色彩的意象入詩,使詩歌更顯「清」之特質。其尚清的審美追求與其崇尚佛禪思想、自身高蹈的人格追求有着密切聯繫。
《成都文類》是袁說友任四川安撫制度使時編纂的一部有關成都詩文分類的總集[2],共五十卷。所收作品上起西漢,下至宋孝宗淳熙年間,共一千餘篇,內容則為歷代文人對蜀中尤其是成都山川風物、文物古蹟、風土人情的詠贊。此書搜采範圍頗為廣泛,保存了大量當時所能見到的珍貴資料,其涉及範圍遍及全蜀,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
視頻
楚樓·東江風月夜潮平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同子隆次公小飲原文_袁說友古詩,古詩文網
- ↑ 袁說友《成都文類》研究綜述,豆丁網,2016-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