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楚店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楚店鎮位於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城南18公里處,西距店集鎮10公里,轄1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渦楚河芡河橫臥其中,南部與利辛接壤,高楚路、省道S202線、渦利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西到店集鎮,東到西陽鎮,南到阜陽,北到渦陽、亳州,區位優勢明顯。2017年,楚店鎮行政區域面積7700公頃,常住人口52234人。[1]

中文名: 楚店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渦陽縣

地理位置: 渦陽縣城南18公里,店集鎮東10公里

面 積: 7700 公頃

下轄地區: 1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

政府駐地: 楚店集

電話區號: 0558

郵政區碼: 233600

氣候條件: 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2234人(2017年)

著名景點: 天靜宮、店集鎮柘王宮、店集鎮運糧河

車牌代碼: 皖S

行政沿革

1992年2月撤區並鄉,省政府批准把原雙廟區的楚店鄉、王橋鄉兩個小鄉合併為楚店鎮。

地理環境

楚店鎮位於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城南18公里處,西距店集鎮10公里,鎮政府駐地楚店集。渦楚河、芡河橫臥其中,南部與利辛接壤,渦楚河、S202路南北走向,經楚店集鎮貫穿全鏡;芡河、白膏溝東西走向;高楚路、渦利路、楚西路與S202線在楚店集鎮交匯。環境優雅、風景宜人、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轄13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109個自然莊、142村民組。

自然資源

楚店鎮地處淮北平原中部,屬暖溫帶半濕潤性季風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光照充足,無霜期220~230天,日照時數長,適合大豆,小麥、棉花等多種旱作作物種植。土壤分砂姜黑土和潮土兩大類,以砂姜黑土為主,其次為黃潮土。農業人口占絕大多數,勞動力資源豐富。同時也是該省主要糧食生產基地。土壤深厚肥沃,營養豐富全面。為繁殖良種和提高產種量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條件。

農產

楚店鎮的土壤,飛機場以北為紅淤土,南部多為黑土和白鹼土。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多、氣侯溫暖、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降雨量810毫米,平均氣溫15.5度,平均日照2400小時,無霜期218天,適宜多種作物生長。

農產品主要有:小麥、黃豆、玉米、紅芋。其次有大麥、綠豆、豌豆、扁豆、蠶豆、高梁等,2003年糧食總產 24561噸。

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芝麻、花生、油菜、藥材等。

蔬菜主要有:白菜、蘿蔔、辣椒、蔥、蒜、茄子、菠菜、芹菜、韭菜、馬鈴薯、洋蔥、蕃茄、豆角、西葫蘆等。

瓜類有:黃瓜、西瓜、甜瓜、冬瓜、南瓜、絲瓜等。

林木

主要有落葉、闊葉樹組成的夏綠林木,伴有少量的針葉樹種、果樹等,皆為人工栽培,資源豐富。主要樹種有楊、椿、苦楝、中槐、桑、榆、柳、側柏、法梧、剌槐等。

果樹有棗、桃、杏、李、柿、石榴、葡萄、蘋果等。

水產

水資源豐富,地面大型溝河主要有;芡河、渦楚河、白膏溝、東柳溝、東安營溝、西安營溝等與歷年開挖的中小溝塘相連,形成較完整的自然水系,是流水養殖的良好場所。

魚類主要有:鯉魚、鯽魚、黑魚、伍鱔、黃鱔、泥鰍、草魚、鱉、龜、蝦等,2003年水產品產值61萬元。

畜禽

家畜類主要有黃牛、生豬、山羊、波爾山羊、家兔、肉鴿等。2003年黃牛等大牲畜飼量2789頭,生豬年飼養量43188頭,山羊飼養量料48276頭,家兔10228隻。

家禽類主要有雞、鴨、 鵝、美國肉鴿等,年飼養量達6500 只,畜禽類產口產值322萬元。

名優特產

楚店鎮名優特產十分豐富,品種多變。

粉子饃和夜來光饃。有上百年的歷史,傳統加工手工製作。

蔬菜主要以豆角、西瓜、辣椒、白菜、大蔥等精細菜種,主要產地有楚南路莊、宋徐村徐大莊、李樓等地,除在本地銷售後,大都銷往縣城。

社會事業

由於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好形勢,促進了各項社會社會事業的發展。金融:楚店有農村信用社會,為農村辦理小額垡和儲蓄存款,促進商品流通,方便了群眾為全鎮經濟注入了活力,03年為群眾辦理小額貸款1120戶3960萬元,吸收存款5000萬元。交通:楚店鎮楚西路、高楚路和渦利路交叉縱橫全鎮。油路里程22.6公里,鎮內砂石路村村相通,全鎮砂石路達85公里,交通便利,環境優越。教育:全鎮有小學14所,初中3所,在職教師318人,學生7173人,教學樓五座,教學設備齊全,三所中學在全縣升學率名列前茅。每年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大批合格人才。普九教育和青壯年掃盲,經驗收已達標。衛生:全鎮擁有衛生醫療機構16個,其中鎮衛生院一個,村衛生室15個。鎮衛生院科室力量雄厚,醫療器械功能齊全,有CT掃描機、X光機、B超機等。廣播電視:鎮建有衛星地面接收站,有微波傳遞、覆蓋全鎮。郵電通訊:楚店鎮電訊設施完善、郵政業務齊全、程控電話入戶,方便了本鎮經濟政治的協調發展。綜治計生工作:鎮建有設備較完善的計生服務室,派出所及法庭大樓,各項指標均達標。綜治工作被評為全市穩定先進鄉鎮,計生工作屬一類鄉鎮。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後,楚店鎮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集鎮規劃不斷擴大,街道寬敞潔淨,兩旁樓房林立,綠樹成蔭,保持着鄉村獨有的繁華,也頗具現代氣息。楚店鎮在發展思路上,本着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宜工則工、宜農則農,一方面大力發展民營企業;另一方面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民營企業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得到快速發展。在工業小區內呈現「安徽到家食品有限公司「安徽頂樂食品有限公司」、「安徽森木業公司」等知名企業。農業生產形成四大生產基地:一是三里趙村為主的優質棉生產基地;二是宋徐、楚南村為主的蔬菜基地三是李樓村為主的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四是楚栗村為主的「中渦一號」楊樹基地。以此吸引外地客商投資開發,興辦企業。楚店鎮是糧、油、棉生產基地,主要農副產口有小麥、玉米、黃豆、紅芋、芝麻、棉花及牛、羊、禽類等。隨着工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 截止2009年底,全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5251萬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596萬元,糧食總產量49278噸,肉類總產量1560噸,工業總產值34314萬元,財政收入6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94元,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7630萬元。農業:楚店鎮屬典型的農業大鎮,這幾年來通過深化改革,根據市場行情,因地制宜搞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施科學化種植,一體化經營,抓好科技示範,做給農民看,帶動農民干,幫助農民銷,走公司加農戶的新路子。先後建立了農產品加工基地、棉花立體種植基地、蔬菜生產基地等,改變生產條件,實行農業區域溝、井、田、林、路配套綜合治理,落實農村各項政策,重視「三農」工作。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全鎮農村總動力69872千瓦,全鎮年用電量161千瓦時,全鎮糧田旱澇保收,農業生產實現了機械化,2003年糧食總產24276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180元,農民人均住房30.9平方米,農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企業:楚店鎮是個農業大鎮,根據農業資源優勢,依託農業辦企業,跳出農業抓農業的經濟發展思路,扶持和引導一批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其中擁有以到家食品有限公司為龍頭的、具有較先進加工水平的日產萬噸麵粉廠5家,建材廠18家,運輸、商貿經營680家,年末,鎮企業產值8635萬元,利潤1840萬元。集鎮:楚店集是個古老的集鎮,近年又新開闢了楚利路、楚王北街。寬闊的柏油街道兩旁,高樓林立,店鋪鱗次櫛比,街道整潔,安裝有路燈,建有路邊花園,公廁,設施齊全。已形成一個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秩序井然,繁華而具有現代氣息的商貿集鎮。

風景名勝

楚店鎮歷史悠久,名勝古蹟和神話傳說頗具名氣。相傳春秋時期楚靈王出師伐徐,在此地安營紮寨,建立行宮,「楚殿」因此而得名,後來「楚殿」二字演變成「楚店」。楚店集原有大廟三座,其中奶奶廟香火很旺,在文革中被燒毀;鎮政府後院大廟直到1977年才被拆除。鎮政府現存古井一眼。

視頻

渦陽縣楚店鎮依法拆除兩處違法建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