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燕子花(鳶尾科鳶尾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燕子花(鳶尾科鳶尾屬植物)

燕子花(學名:Iris laevigata Fisch.)

是鳶尾科鳶尾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圍有棕褐色毛髮狀的老葉殘留纖維。根狀莖粗壯,斜伸,棕褐色;鬚根黃白色,有皺縮的橫紋。葉灰綠色,劍形或寬條形。花莖實心,光滑,有2-3枚莖生葉;苞片3-5枚,內包含有2-4朵花。蒴果橢圓狀柱形,有6條縱肋;種子扁平,半圓形,褐色,有光澤。花期5-6月,果期7-8月。

分布於日本、朝鮮、俄羅斯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及雲南。生於沼澤地、河岸邊的水濕地,雲南生於海拔1890-3200米的高山濕地。 花造型奇特,雍榮華貴,可用於湖畔、河岸、池邊等濕地及淺水處和花壇、花境的綠化,也可以做切花。葉含纖維較多,可用於造紙或制麻。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燕子花
  • 學 名:Iris laevigata Fisch.
  • 別 稱:平葉鳶尾、光葉鳶尾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單子葉植物綱
  • 目 :百合目
  • 亞 目:百合亞目
  • 科 :鳶尾科
  • 屬 :鳶尾屬
  • 亞 屬:無附屬物亞屬
  • 組 :無附屬物組
  • 種 :燕子花
  • 命名者及年代:Fisch.,1839

形態特徵

燕子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基部圍有棕褐色毛髮狀的老葉殘留纖維。根狀莖粗壯,斜伸,棕褐色,直徑約1厘米;鬚根黃白色,有皺縮的橫紋。葉灰綠色,劍形或寬條形,長40-100厘米,寬0.8-1.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鞘狀,無明顯的中脈。

花莖實心,光滑,高40-60厘米,有不明顯的縱棱,中、下部有2-3枚莖生葉;苞片3-5枚,膜質,披針形,長6-9厘米,寬1-1.5厘米,頂端漸尖或短漸尖,中脈明顯,內包含有2-4朵花;花大,藍紫色,直徑9-10厘米;花梗長1.5-3.5厘米;花被管上部稍膨大,似喇叭形,長約2厘米,直徑5-7毫米;外花被裂片倒卵形或橢圓形,長7.5-9厘米,寬4-4.5厘米,上部反折下垂,爪部楔形,中央下陷呈溝狀,鮮黃色,無附屬物,內花被裂片直立,倒披針形,長5-6.5厘米,寬4.8-1.5厘米;雄蕊長約3厘米,花葯白色;花柱分枝扁平,花瓣狀,拱形彎曲,長5-6厘米,寬約1.2厘米,頂端裂片半圓形,長1.5-2厘米,邊緣有波狀的牙齒,子房鈍三角狀圓柱形,上部略膨大,長2-2.2厘米,直徑約6毫米。蒴果橢圓狀柱形,長6.5-7厘米,直徑2-2.5厘米,有6條縱肋,其中3條較粗;種子扁平,半圓形,褐色,有光澤,長約6.5毫米,寬約5毫米。花期5-6月,果期7-8月。

燕子花生於沼澤地、河岸邊的水濕地,雲南生於海拔1890-3200米的高山濕地。喜光、耐半陰,喜濕潤,也具有一定耐旱性,耐寒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以疏鬆肥沃土質生長良好。

繁殖方法

播種

種子處理:在土壤結凍前,對燕子花種子進行清水浸泡,以胚乳吸足水分為度。種子有浮水的現象,將種子裝入網袋中,壓上重物浸種效果為好。充分吸水的種子,放入1‰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0.5小時,撈出後清水沖洗至無殘液,瀝乾水分。將瀝乾水分的種子,用細沙和種子混拌,比例為3:1,將混拌均勻的種子裝入編織袋中,做好標記,放在室外深度50厘米的土坑內,坑的大小視種子多寡而定,中央放一草把以利透氣,覆土20厘米,並注意防治鼠害和踩踏。

圃地準備:坡度小於5°,土壤為耕作土壤(沙壤土或壤土),土層厚度25厘米,pH值6.7。翻地前施用充分腐熟的廄肥10立方米/畝,外加40千克複合肥或緩釋肥。土壤要深翻,翻地深度30厘米,摟出草根殘根雜物,進行全面整地,並且結合翻地,施入硫酸亞鐵10千克/畝,目的是為了土壤消毒和調節土壤酸鹼度。旋耕靶細,土壤表面沒有土塊為度。整地後,按床寬1.2米,步道寬0.4米,床高0.15厘米做床,摟平床面,備播種時使用。

播種方法:翌春5月初,在整地做床後的床面上播種,播種方法採用撒播,播種量8千克/畝,播種後鎮壓,覆細沙壤土1-1.2厘米,再行鎮壓。後覆蓋草簾。播種後,在床面上覆蓋稻草簾,待燕子花出苗90株/平方米左右,撤掉草簾。

分株

栽植場地應選擇地勢低洼或土壤偏澇區域,不能過於乾旱。栽植前需要平整土地,使整個栽培場地平整一致,避免出現坑窪而使排水不暢。栽植株行距為20厘米×20厘米,每株3-5個芽,栽植深度以土壤覆蓋植株根部為宜。栽植初期保持土壤濕潤,水儘量淺些以露出地面為宜,防止種苗漂浮,以利儘快紮根。紮根以後對水分要求不嚴,短時間乾旱或水位不浸沒整個植株對其生長均沒有影響。

栽培技術

播後管理

灌溉:建立曬水池,將水引入池中,進行曬水,減少水溫與土壤溫度差;灌溉時期主要是播種期和幼苗期,器械最好使用噴水帶等霧化效果好的器械,使水滴形成霧狀。灌溉時間最好選擇在一天中的早晚兩頭。灌溉視土壤墒情而定,旱天多灌溉,陰雨天少灌溉。

除草間苗:每年除草5-6次,除草的原則是除早、除小、除了得原則,由於繁育圃燕子花對除草劑敏感,故未實行化學除草。燕子花對豆磺隆、豆樂和廣滅靈等除草劑敏感,導致葉片失綠白化,從而影響燕子花的正常生長發育。對發生除草劑藥害的地塊,施用除草劑降解劑、施用有機肥或化肥等提高小苗的抗性,或選擇前茬作物未使用除草劑的地塊等。間苗主要結合除草進行,在苗高達到5-10厘米以上時進行間苗,拔除瘦弱、過密、有病害和倒伏的小苗,間苗後密度保持在180-200株/平方米。如果進行移栽,也可以不間苗,待翌春進行移栽。出苗盛期在播種15-20天。

栽植管理

移栽:選擇移栽1年生的燕子花的優質單株,選擇標準為長勢好、根系發達完整、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小苗。將選好的小苗,按小苗根系大小在苗床橫向開溝,開溝深度略大於根系深度,將小苗栽正,深淺適度,不露根,不窩根,埋土深度至苗木根際線1厘米左右,踏實。栽植的規格為10厘米×5厘米。移栽時間為4月下旬5月上旬。移栽後及時澆水灌溉。二年生燕子花即可部分開花。

追肥:小苗出苗後和小苗移栽成活後,追施氮肥,每隔15天撒施氮肥一次,施肥後灌溉,7.5千克/畝,8月底結束。 [1]

主要價值

觀賞:造型奇特雍榮華貴美麗多姿,花徑大,花期長,可用於湖畔河岸池邊等濕地及淺水處花壇花境的綠化,也可以做切花。

經濟:葉含纖維較多,可用於造紙或制麻

燕子花的功效與作用

在《中華本草》上介紹燕子花具有清熱解毒、祛風利濕、消腫止痛的功效。對咽喉腫痛;肝炎;肝腫大;膀胱炎;風濕痛;跌打腫痛;瘡癤;皮膚瘙癢都有良好的作用。

燕子花具有活血祛瘀祛風利濕解毒消積。用於跌打損傷風濕疼痛咽喉腫痛食積腹脹、瘧疾;外用治癰癤腫毒、外傷出血。的功效。

如何食用

燕子花含有毒素,但毒性不強,需要謹慎服用味道較苦、辛,屬於性味平和的一味中藥材。屬於有點小毒的藥材,食用請注意適量燕子花是可以內服的一味中藥材,食用方法為煎藥去渣喝藥汁,每天本味藥材用量在6-15克,或榨汁,或把藥磨成粉末,再用水沖後服用。如果只是外用的,取適量本味中藥材,搗爛藥材敷於患處,或煎成湯藥後洗於患處即可。 [2]

禁忌

《中華本草》:體虛便溏及懷孕的女性千萬不要嘗試服用。

《中藥大辭典》:體虛者慎服。中藥材別名就是同種藥材不同名稱。


參考來源

























































































































































































































基本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