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地菍 (野牡丹科 野牡丹屬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植物篇:開花的種類(地菍 (野牡丹科 野牡丹屬植物))

地菍(學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

是野牡丹科、野牡丹屬的匍匐狀小灌木,長10-30厘米;幼時被糙伏毛,以後無毛;葉片堅紙質,卵形或橢圓形;聚傘花序,頂生,花瓣淡紫紅色至紫紅色,菱狀倒卵形,花期5-7月,果期7-9月。

分布於中國貴州、湖南、廣西、廣東、江西、浙江、福建;越南也有分布。生於海拔1250米以下的山坡矮草叢中,為酸性土壤常見的植物。地菍是一種集藥用、觀賞和保健於一體的優良地被植物,地稔果實為球狀漿果, 直徑在0.5-1.5厘米,每年7-9月份分批成熟,成熟的果實外皮深紫色,果肉酸甜呈紅色,也是良好的天然紅色素原料。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地菍
  • 拉丁學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  :桃金娘目
  • 科  :野牡丹科
  • 屬  :野牡丹屬
  • 種  :地菍

形態特徵

小灌木,長10-30厘米;莖匍匐上升,逐節生根,分枝多,披散,幼時被糙伏毛,以後無毛。葉片堅紙質,卵形或橢圓形,頂端急尖,基部廣楔形,長1-4厘米,寬0.8-2(-3)厘米,全緣或具密淺細鋸齒,3-5基出脈,葉面通常僅邊緣被糙伏毛,有時基出脈行間被1-2行疏糙伏毛,背面僅沿基部脈上被極疏糙伏毛,側脈互相平行;葉柄長2-6毫米,有時長達15毫米,被糙伏毛。

聚傘花序,頂生,有花(1-)3朵,基部有葉狀總苞2,通常較葉小;花梗長2-10毫米,被糙伏毛,上部具苞片2;苞片卵形,長2-3毫米,寬約1.5毫米,具緣毛,背面被糙伏毛;花萼管長約5毫米,被糙伏毛,毛基部膨大呈圓錐狀,有時2-3簇生,裂片披針形,長2-3毫米,被疏糙伏毛,邊緣具刺毛狀緣毛,裂片間具1小裂片,較裂片小且短;花瓣淡紫紅色至紫紅色,菱狀倒卵形,上部略偏斜,長1.2-2厘米,寬1-1.5厘米,頂端有1束刺毛,被疏緣毛;雄蕊長者藥隔基部延伸,彎曲,末端具2小瘤,花絲較伸延的藥隔略短,短者藥隔不伸延,藥隔基部具2小瘤;子房下位,頂端具刺毛。

果壇狀球狀,平截,近頂端略縊縮,肉質,不開裂,長7-9毫米,直徑約7毫米;宿存萼被疏糙伏毛。花期5-7月,果期7-9月。

主要價值

園林觀賞

地菍的觀賞價值也較高,其葉片濃密,貼伏地表,能形成平整、緻密的地被層,覆蓋效果好,是良好的地被植物,並且葉、花、果終年都呈現出不同的顏色,葉片可在同一時間內呈現綠、粉紅、紫紅等色,甚至可在同一片葉上出現;圓球形的漿果從結實至成熟也呈現綠-紅-紫-黑的色彩變化。且地菍幾乎長年開花,沒有明顯的無花階段。

食用保健

地菍果實是一種多汁漿果,近球形,直徑7-11毫米,成熟的果實中還原糖占總糖的96.34%;果實中維生素C的含量與傳統水果梨香蕉等相當。地菍果實中至少含有16種氨基酸,包括蘇氨酸纈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等7種人體所必需氨基酸和嬰幼兒所需的組氨酸穀氨酸具有較高的含量,且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32.80%。花青甙含量也較為豐富,達到300mg/千克。

地菍果實中含有鉀、鈣、磷、鎂、鈉、鐵、錳、銅、鋅等多種礦質元素,且各礦質元素的比例適當,果實具有高鉀低鈉的特點,有利於維持機體的酸鹼平衡。同時,常量元素鈣的含量較高,達7328.4mg/千克,可作為天然的補鈣食品。 [1]

藥用價值

地菍研究早期主要是作為藥草被人們所利用,其味甘、澀,性涼,具有活血止血、消腫祛瘀、清熱解毒之功效。臨床用於治療高熱、腫痛、咽喉腫痛、牙痛、赤白血痢疾、黃疽、水腫、痛經、崩漏、帶下、產後腹痛、癰腫、療瘡、痔瘡、毒蛇咬傷等病症。現代臨床研究報道,可將地菍製成製劑,治療消化道出血,其止血功效著。另有報道,地菍有抗腫瘤、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而對正常細胞沒有毒副作用。

色素利用

地菍不僅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提取天然色素用於食品加工,地菍果實的色素無毒副作用,色價高達190,有濃郁的果香味,在酸性條件下顏色鮮艷,性質較穩定,可用於飲料、冷飲、果酒、糖果和點心的着色,其色素用水或乙醇提取,工藝簡單,成本低,是一種優良的天然食用色素。

地菍的功效與作用

地菍也是地紅花,或者土茄子,是一種覺得常見的野生植物,它可以入藥,在五六月份採收以後要,洗淨去掉雜質,然後曬乾就可以,其實地菍這種植物除了可以入藥以外,還有多種功效和作用,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1、地菍的觀賞作用

地菍是一種可以供人類觀賞的特色植物,它是園林綠化的常見植物,全年綠葉如茵,開花時繁花似錦,它的果、花以及葉都能為人類帶來難忘的視覺享受。

2、地菍可供人食用

地菍的果實可以食用,是一種圓形的肉質果實,可直接鮮食,味道甘甜可口,營養價值很高,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存在。另外地菍的果實也可以用來製做果酒,製成以後不但有這種果實的天然香氣,還有誘人的酒香,人們飲用以後可以起到美容養顏和活血的作用。 [2]

3、地菍的藥用功效

地菍的全草都可以入藥,清熱解毒辣和活血止血就是它入藥以後最重要的作用,平時可以用於女性痛經和產後腹痛等不良症狀的治療,也可以用於血崩和便血以及疔瘡和痢疾的治療,治療效果比較明顯。地菍入藥以後以煎制後服用為主,每次的用量應該在三到五錢之間。

地菍 (中藥)

入藥部位:地上部分。

性味:味甘、澀,性涼。

歸經:歸心、肝、脾、肺經。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止血。高熱,肺癰,咽腫,牙痛,赤白痢疾,黃疸,水腫,痛經,崩漏,帶下,產後腹痛,瘰癧,癰腫,疔瘡,痔瘡,毒蛇咬傷。

相關配伍

  • 1、治胃痛:干山地菍30-75g,樟木皮30g,水煎服。(《新會草藥》)
  • 2、治肝炎,肝腫大:干地菍全草60g,兔子1隻,分別水燉,兩液混勻,即呈白色塊狀,用瓷匙裝服。上為1劑。(《常用青草藥手冊》)
  • 3、治小兒小便混濁(狀如牛乳,疳積引起):干地菍全草30g,冰糖適量,水煎早晚分服。(《常用青草藥手冊》)
  • 4、治膿皰瘡:鮮地菍全草1-1.5kg。水煎洗患處。(《常用青草藥手冊》)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用量加倍;或鮮品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使用注意:孕婦慎服。不宜與麥冬、硫磺、雄黃同用。

採集加工:5-6月採收,洗淨,除去雜質,曬乾或烘乾。 性狀鑑別:莖四棱形,多分枝,長10-25cm,直徑1-2mm,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扭曲,有縱條紋,節處有細鬚根。葉對生,深綠色,多皺縮破碎,展開後呈卵形或橢圓形,長1-4cm,寬0.8-3cm,僅上面邊緣和下面脈上生極疏的糙伏毛。花棕褐色,萼筒5裂,花瓣5。氣微,味微酸澀。

藥理作用

具有抑菌、抗脂質氧化、抗病毒、抗腫瘤等多種藥理作用。

現代應用:治療消化道出血。 [3]

相關論述

  • 1、《生草藥性備要》:「洗疳痔,熱毒,麻疥,爛腳。理蛇傷。」
  • 2、《湖南藥物志》:「清熱解毒,止痛,利大小便。主治黃疸,水腫,疳積,勞損白帶,經漏,瘰癧。」
  • 3、《廣西本草選編》:「治痔瘡,濕疹,外傷出血。」
  • 4、《福建藥物志》:「清熱涼血,消腫解毒。主治風濕痛、疝氣、腎炎、腎盂腎炎、菌痢、慢性扁桃體炎、喉炎、小兒脫肛、疳積、胎動不安,白帶,血崩,外傷出血,便血,內外痔,預防流行性腦脊腦髓膜炎;葉治牙疳,肺膿瘍、癰疽疔瘡。」
  • 5、《廣西民族藥簡編》:「水煎當茶飲,治習慣性流產;搗汁服,治消化不良的嘔吐。」
  • 6、《湖北中草藥志》:「清熱利濕,舒筋活絡,補血止血。用於腰腿痛、風濕骨痛、腸炎、痢疾、久瘧不愈、盆腔炎、月經過多等症。」


《地菍 》的精美圖片欣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