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提取物化學研究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植物提取物化學研究室本領域以森林植物非木質資源為研究對象,開展其次生代謝活性物體內代謝和富集機制、提取分離、化學特徵、生物轉化、化學修飾、生物活性、功能評價及及加工利用研究,開發林源提取物及功能食品、保鮮劑、醫藥中間體、化妝品[1]和天然飼料添加劑、林源生物農藥等。

主要研究方向

1特色植物活性物化學、生物轉化和活性評價,如銀杏、松樹

2林源醫藥中間體修飾與製劑;

2植物單寧化學與利用,如五倍子、栲膠等;

3 特色分泌物化學與利用,如漆樹、楓香、紫膠等;

4 林業精油與色素加工利用,如杉木、樟樹、杜香、梔子等;

5 林下森林食品加工利用,如食用菌、藍莓、沙果;

6食用木本油脂品質評價與綜合利用,如油橄欖、油茶、核桃等;

7農林廢棄物循環利用加工技術,如生物飼料、生物農藥等。

8提取物加工裝備設計與工程化集成技術。

相關資訊

【掌上春城】全國首個!探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化研究室

普通人眼裡的植物世界花草繽紛,但在植物科學家們看來,植物是偉大而隱秘的。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蘊藏着雲南首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一代又一代的研究人員,數十年如一日地在此與植物對話,用科學方法解析植物化學語言,創造了眾多研究成果,並成功轉化運用到了生物醫藥大健康領域。

我國第一個植物化學研究室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里,有一處伴着植物清香和化學試劑味道的神秘地帶。

雲南首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這就是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前身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昆明工作站植物資源化學研究組,由着名植物學家蔡希陶先生於1957年創建。

經過幾代科學家的不懈努力,2001年,國家科技部批准其建設成為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下稱「植化室」),是我國第一個以「植物化學」命名的研究室(1963年),也是雲南省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

該實驗室更多關注的是藥用植物

為什麼將這樣一個舉足輕重的重點實驗室放在雲南?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長普諾·白瑪丹增介紹,該國家重點實驗室更多關注的是藥用植物。

全國野生高等植物約有31000多種,其中雲南省約有17000多種,占了全國野生高等植物比例的57.5%。

雲南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為開展植物化學研究提供了理想的資源條件,同時可以藉助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平台,去挖掘植物中所蘊含的科學能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