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桑葉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桑葉樹

桑(蕁麻目桑科植物),桑(拉丁名:Morus alba L.)是桑科,桑屬 落葉喬木或灌木,高可達15米。[1]

桑葉樹簡介

桑葉樹的學名叫做桑,是一種桑科桑屬的多年生落葉喬木,原產於中國中北部,

我國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桑樹的葉子可以餵養蠶。主幹可以做家具,

果實桑葚可以食用、釀酒,樹皮和葉子可以入藥,可以說是全身是寶,

很高的經濟價值。桑樹的花期在4-5月,果期在5-8月,人們常用「桑梓」來表示故鄉。

桑葉樹別名

白桑、蠶桑、湖桑、家桑、女桑、桑、桑樹

桑葉樹生態習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稍耐蔭。氣溫12℃以上開始萌芽,

生長適宜溫度25-30℃,超過40℃則受到抑制,

降到12℃以下則停 止生長。耐旱,不耐澇,耐瘠薄。對土壤的適應性強。

桑葉樹主要產地

該種原產中國中部和北部,現由東北至西南各省區,西北直至新疆均有栽培。

朝鮮日本蒙古、中亞各國、俄羅斯歐洲等地以及印度越南亦均有栽培。

桑葉樹形態特徵

喬木或為灌木,高3-10米或更高,胸徑可達50厘米,樹皮厚,灰色,

不規則淺縱裂;冬芽紅褐色,卵形,芽鱗覆瓦狀排列,灰褐色,有細毛;

小枝有細毛。葉卵形或廣卵形,長5-15厘米,寬5-12厘米,先端急尖、漸尖或圓鈍,

基部圓形至淺心形,邊緣鋸齒粗鈍,有時葉為各種分裂,表面鮮綠色,

無毛,背面沿脈有疏毛,脈腋有簇毛;葉柄長1.5-5.5厘米,具柔毛;托葉披針形,早落,外面密被細硬毛。

花單性,腋生或生於芽鱗腋內,與葉同時生出;

雄花序下垂,長2-3.5厘米,密被白色柔毛,雄花。

被片寬橢圓形,淡綠色。花絲在芽時內折,花葯2室,

球形至腎形,縱裂;雌花序長1-2厘米,被毛,

總花梗長5-10毫米被柔毛,雌花無梗,花被片倒卵形,頂端圓鈍,外面和邊緣被毛,兩側緊抱子房,無花柱,柱頭2裂,內面有乳頭狀突起。

聚花果卵狀橢圓形,長1-2.5厘米,成熟時紅色或暗紫色。花期4-5月,果期5-8月。

桑葉樹園林用途

桑葉樹樹冠寬闊,樹葉茂密,秋季葉色變黃,頗為美觀,

且能抗煙塵及有毒氣體,適於城市、工礦區及農村四旁綠化。

性強,為良好的綠化及經濟樹種。我國古代人民有在房前屋後栽種桑樹和梓樹的傳統,因此常把「桑梓」代表故土、家鄉。

桑葉樹管理養護

可用播種、扦插、壓條、分根、嫁接等法繁殖。 [2] 1、播種法

5~6月間採取成熟桑椹,置桶中,拌入草木灰若干,用木棍輕輕搗爛,

再用水淘洗,取出種子鋪開略行陰乾,即可播種。若要翌年春播,

種子須充分曬乾後密封貯藏,置陰涼室內。春播前可先用溫水浸種2小時,

撈出後鋪開並蓋以濕布,待種子微露幼芽時再播。條播行距25cm,溝寬5cm

每畝用種量0.5kg左右。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度。播後覆草,每天噴水,

3~4天便可出苗。以後要及時間苗,進入旺盛生長期後要加強水肥管理。1年生苗可高達60~100cm。

桑樹讚歌

[3] 人們喜愛絲綢,詩人讚美春蠶,自古以來也很推崇慷慨地用自己青青的嫩葉來養育春蠶的桑樹。

《詩經》中「唯桑與梓,必恭必敬」兩句,形象地說明我們的祖先見了前人種的桑樹與梓樹,

生崇敬和懷念之情。正因如此,「桑梓」便成了家鄉的代名詞。

稱讚桑樹,不是沒有道理的。它看來平凡,貌不驚人,但長相寬厚,樸實,本質高尚,

不花枝招展,不垂枝獻媚,自甘犧牲,養育蠶寶,絲織綾羅。「織為雲外秋雁行,

染作江南春水色」(白居易《繚綾篇》中詩句),把美留給人間。桑樹全身是寶,

桑葉養蠶,有人統計過,1000條蠶從出生到吐絲作繭,大約要吃下20公斤桑葉,

才能吐半公斤蠶絲。木材耐濕防腐,木紋清晰,可制美觀的家具。枝條可編織筐簍;

莖皮纖維可供織布和造紙;新鮮桑果可供食用,味甜如蜜,清香誘人,

也可釀酒。它的根、皮、葉、果都可入藥,具有養血祛風、滋補肝腎、清肺止咳、解熱利尿等功效。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