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桉樹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桉樹花密蔭大喬木,高20米;樹皮宿存,深褐色,厚2厘米,稍軟松,有不規則斜裂溝;嫩枝有棱。幼態葉對生,葉片厚革質,卵形,長11厘米,寬達7厘米,有柄;成熟葉卵狀披針形,厚革質,不等側,長8-17厘米,寬3-7厘米,側脈多而明顯,以80度開角緩斜走向邊緣,兩面均有腺點,邊脈離邊緣1-1.5毫米;葉柄長1.5-2.5厘米。傘形花序粗大,有花4-8朵,總梗壓扁,長2.5厘米以內;花梗短、長不過4毫米,有時較長,粗而扁平;花蕾長1.4 -2厘米,寬7-10毫米;蒴管半球形或倒圓錐形,長7-9毫米,寬6-8毫米;帽狀體約與萼管同長,先端收縮成喙;雄蕊長1-1.2厘米,花葯橢圓形,縱裂。蒴果卵狀壺形,長1-1.5厘米,上半部略收縮,蒴口稍擴大,果瓣3-4,深藏於萼管內。花期4-9月。

桉樹花Eucalyptus robusta Smith

別名:尤加利樹、白柴油樹、莽樹、有加利樹

分類:喬木花卉

科屬: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桃金娘目 桃金娘科 桉屬

盛花期:春季夏季秋季

桉樹花的形態特徵

桉樹又稱尤加利樹,是桃金娘科桉屬植物的統稱,可能起源於白堊紀末。常綠高大喬木,從高聳入雲的大喬木到低矮的灌木都有。約六百餘種。在已知的六百多種桉樹中,原產地絕大多數在澳洲大陸,少部分生長於鄰近的新幾內亞島印度尼西亞,以及菲律賓群島,在中國南方有栽種。

19世紀引種至世界各地,到2012年,有96個國家或地區有栽培。 常綠植物,一年內有周期性的老葉脫落現象,大多品種是高大喬木,少數是小喬木,呈灌木狀的很少。樹冠形狀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單葉,全緣,革質,有時被有一層薄蠟質。葉子可分為幼態葉、中間葉和成熟葉三類,多數品種的葉子對生,較小,心臟形或闊披針形。有藥用、經濟等多種價值。

桉樹常綠高大喬木,從高聳入雲的大喬木到低矮的灌木都有。約六百餘種。它是澳大利亞木本植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樹種,絕大多數生長在澳大利亞大陸,少部分生長於鄰近的新幾內亞島和印度尼西亞,以及一種遠在菲律賓群島。在中國南方有栽種。

桉樹為常綠高大喬木(少數種為小喬木),可長至100-110米,最高達15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樹。樹皮粗厚而宿存,或平滑而年年脫落。主根深,抗風力強。多數根頸有木瘤,有貯藏養分和萌芽更新的作用。

樹冠形狀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一年內有周期性的老葉脫落現象。單葉,全緣,革質,有時有一層薄蠟質。葉兩型,可分為幼態葉、中間葉和成熟葉三類,大多數幼態葉無柄而對生,成熟葉鐮形或長圓形。有揮發性芳香油。花兩性,萼管鐘形與子房合生;花瓣與萼裂片連成帽狀體;雄蕊多數,花葯心形或腎形、直裂或孔開;花盤存在;子房下位,2~7室,胚珠多數。蒴果藏在壺形萼管內或突出萼管外;花盤在結實時形成果緣。種子多數,只有少數幾個能育。

桉樹花的生態習性

桉樹生於陽光充足的平原、山坡和路旁。全年可采葉。中國南部和西南部都有栽培。桉樹的樹冠小,透光率高,有利於樹叢下草的生長。樹冠小,蒸騰作用也小,是節水樹種。一般能生長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地區,年降水量超過1000毫米生長較好。適生於酸性的紅壤、黃壤和土層深厚的沖積土,但在土層深厚、疏鬆、排水好的地方生長良好。主根深,抗風力強。多數根頸有木瘤,有貯藏養分和萌芽更新的作用。一般造林後3~4年即可開花結果。

桉樹喜光,喜濕,耐旱,耐熱,畏寒,對低溫很敏感。有些種起源於熱帶,不耐0度以下低溫;有些種原生於溫暖氣候地帶,能耐-10度低溫。大多數要求年平均溫度15℃以上,最冷月不低於7~8℃,一般能生長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地區,年降水量超過1000毫米生長較好。

桉樹生於陽光充足的平原、山坡和路旁。適生於酸性的紅壤、黃壤和土層深厚的沖積土,但在土層深厚、疏鬆、排水好的地方生長良好。多數種既能適應酸性土,也能適應鹼性土,而最適宜的土壤為肥沃的沖積土。

桉樹花的栽培技術

桉樹通常是以人工為主,機械化整地得到了極大的推廣,對整地效率、效果的提高有明顯的效果。但是,也對桉樹林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消除雜草的過程中也消滅了不少有益生物。

整地

整地能夠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讓土壤變的通透,有效的清除雜草,增強土壤蓄水能力,對板結的土壤進行整地效果尤為明顯。在幼林階段,整地可以增加土壤肥料的轉換率,減少根系生長阻力,從而提高幼苗的生長速度。

挖坑

栽植密度對桉樹的最終產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而挖坑則決定了最終栽培密度。在挖坑時,要根據速生桉樹的種植年限和品種生長特性來決定挖坑間距,保證桉樹在生長中具有合理的通透性,還要避免因栽植密度過小而浪費土壤肥力。通常,挖坑密度可為行株距3m×2m,挖坑規格為1250px×1250px×1000px,品字形排列。此外,還要防止挖坑造成水土流失,做到先整地,後挖坑,且坑底深度應深於1000px。

施肥

速生桉樹生長速度快,對肥料的需求也較高,因此,合理施肥對提高桉樹生長速度十分關鍵。在施肥時,一定要把握一個基本原則:在滿足桉樹生長的前提下追求最小的肥料使用量。因此,在研究施肥技術時不但要研究施肥具體方法,還要確定植株所需肥料。首先,要重視基肥使用,基肥通常是發酵後的城市生活垃圾或廄肥,這些肥料具有緩釋性,因此可在種植前1個月施肥,在回填土時還可以穴施的方式將銨磷鉀肥與有機肥混合施人。需要注意的是,幼苗期的桉樹根系比較脆弱,要避免肥料直接接觸幼苗根系,導致燒根。速生桉樹前3年需要的肥力較多,可在首次施肥後40天進行首次追肥,若前期施肥中含氮量較多,則可適當延後首次追肥時間。以後的追肥要依據桉樹長勢,尤其是樹冠鬱閉程度來決定追肥時機與追肥量。此外,為避免林間雜草爭奪肥力,須進行及時的除草作業。

種植

在整地並實施基肥後,要選擇合適的種植時間。春季溫度適宜,雨水充沛,桉樹樹苗成活率較高,是較為理想的造林時間。在種植時,首先要選擇健壯的幼苗,並進行防病、防蟲處理,保持幼苗濕潤,在種植時做到脫袋、深栽、壓實。其後,應根據桉樹樹苗的成活率進行補栽。

撫育

按樹苗在栽植成功後的3~6個月內,長勢還較弱,為保證幼苗能有充足的光照和養分,要注意清除雜草,避免其與樹苗競爭生長元素,且春季正是雜草生長旺季,除草是必須工作。同時,為保證土壤肥力的釋放,還要進行鬆土作業,在作業時應注意與樹苗根部保持一定距離,避免傷害根部。

桉樹花的養殖方法

育苗

桉樹育苗分裸根苗和容器苗兩種。一般四旁綠化採用播種後經過分床的一年生裸根苗;大面積造林則多採用容器苗。栽植季節一般在春末夏初或雨季開始後進行。

  1. 林地清理:應在造林前一年的7-9月份完成,主要進行劈草煉山,挖除雜灌、樹頭、茶葉根等,煉山清雜應注意防火和保持水土。
  2. 白螞蟻防治:白蟻誘殺包:在造林前一年的9-10月每畝挖15-25個小洞(10×10×10厘米),每洞放入1-2包白蟻誘殺包,蓋上茅草、芒萁骨,洞面蓋土後壓實即可。白蟻誘殺包在煉山以後未整地前的造林地上投放效果最好。

整地挖穴

  1. 機耕地:機耕40厘米以上;
  2. 未機耕地:按50×40×40厘米,挖明穴,並將表土與底土分別堆放。
  3. 造林密度:株行距2×3米、2.5×3米或1.6×3米,即90株/畝、110株/畝、138株/畝,種植點呈"品"字形排列。
  4. 施基肥:桉樹對肥料十分敏感,施基肥是營造速豐林的重要措施。在造林前一個月左右回表土時施鈣鎂磷或鈣鎂磷與等量複合肥,每穴施500克,有條件的也可以施土雜肥或腐熟農家肥每穴2-3公斤。

施肥方法

  1. 未機耕地:回表土至2/3時,撿去草根、石塊,將肥料與穴內土壤均勻攪拌,然後回土至穴平。
  2. 機耕地在定點穴上,將50厘米見方的穴表面取出約10厘米厚的表土層,然後將基肥與穴內底層30-40厘米深的土壤攪拌均勻,再回土至穴平,使造林時苗根與基肥不直接接觸,防止燒苗。

造林季節:春季3-5月及秋季10-11月均可,應在雨後的陰天或小雨天造林,為方便施工,也可根據氣象預報配套相應的措施在雨前3-4天栽植。

起苗與運輸:選擇高10-20厘米的扦插容器苗上山造林,造林時應將苗木及容器土浸濕或淋透水,當日用不完的苗木應放在庇蔭的條件下淋水保濕。[1]

造林定植

栽植時,撕去容器袋底部,撕袋時手應握緊容器袋中上方,以免容器土散開;定植復土時從四周向內壓緊,杜絕垂直下壓,以防破壞容器土。栽植深度:比容器袋高1厘米左右,然後覆蓋一層薄薄的鬆土,減少水分蒸發。

防蟲:桉樹小苗根莖幼嫩,易受白螞蟻、蟋蟀、小地老虎等危害,造林後的三個月內尤為嚴重,有無防蟲往往是造林成敗的關鍵。防治措施有三條:一是煉山清雜要徹底,回表土時要撿盡草根,以切斷白螞蟻的食物源;二是邊栽植邊施呋喃丹(一般不隔夜)每株一小匙約5克,施藥時注意緊繞根頸處,撒藥範圍廣,效果較差;三是造林地內分散置放1605混合粉,對金龜子、螻蛄、小地老虎等防治效果好。

採伐

按照經營目的、樹種生長特性和數量成熟期,確定採伐的年齡和徑級。採伐方式一般是塊狀皆伐。萌芽更新是桉樹經營的特點,具有初期生長迅速、干形通直、中間收益快等優點。

桉樹花的繁殖方式

桉樹用播種、嫁接、扦插和莖尖組織培養等方法繁殖。一般造林後3~4年即可開花結實。樹冠小,蒸騰作用也小,是節水樹種。

桉樹花的病害防治

病害

焦枯病、青枯病、莖腐病、灰霉病是速生桉樹的常見病害。

焦枯病主要表現為健康組織與病斑的交界處存在灰綠色水漬,葉片快乾枯掉落。青枯病可發生於速生桉樹的整個成長周期,主要表現為部分或全部葉片呈失水狀萎蔫、乾枯、下垂,幾天內即會枯死。莖腐病的表現為植株莖基部出現白色水漬狀病斑,隨後變成褐色,黑色。灰霉病的表現為植株表面形成真菌霉狀物。速生桉樹的病害的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首先要在種植過程中進行徹底消毒,防治病菌隨苗木被帶入,還應保持種植區排水系統的正常,切斷病菌傳播途徑。還應注意合理施肥。此外,還可選擇波爾多液、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化學藥劑殺菌。

蟲害

土棲白蟻是速生桉樹常見的蟲害,通常發生在幼林階段,白蟻首先危害幼株根莖,再轉向地表和地上並沿表土剝食主根與倒根,最終使幼苗無法輸送營養而死。蟻害的防治要以防為主,藥餌誘殺。在造林時,可在穴中放置3 ~4g 克百威,與土壤基肥混合填穴,每667m 2可用藥0.35kg。

在造林後,可將2g 克百威放置於距樹兜距離5m 處,每667m z 用藥0.22kg ,用藥時應注意避免藥粉接觸樹苗導致發生藥害。速生桉樹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樹種之一,合理的栽培技術對提高桉樹產量具有重要的意義,速生桉樹種植與管理的每個環節都會影響到其最終產量,運用科學的種植技術,並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一定能達到快速增產的目的。

防雜草

人工鋪設5絲厚的1 m2黑薄膜鋪好後將四周邊緣用泥土壓好,以風吹不開為準。或使用更薄的農地膜(1×1或1.5×1.5),建議使用1.2~1.5米寬的農膜成帶狀鋪設比較省工省時。據測算:1 m2黑薄膜(不可降解)每株的成本為0.35元;使用農地膜(可降解)每株的價格為0.16元,壽命一般都可達到10~12個月。使用農地膜這種方法在使用範圍內一年內無須除草,同時具有很好的保溫、保水、防蟲的作用。

桉樹花的分布區域

桉樹原產地絕大多數生長在澳洲大陸,少部分生長於鄰近的新幾內亞島、印度尼西亞,以及菲律賓群島。19世紀引種至世界各地,截至2012年,有96個國家或地區有栽培。現主要分布中心在大洋洲,在中國的福建、雲南和四川等地有一定數量的分布。

桉樹的危害性和嚴重惡果

綜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所、中國西南林學院及國家林業局、中央電視台等諸多專家學者和媒體單位的權威意見和客觀報道,大面積種植桉樹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 桉樹是「抽水機」
  1. 桉樹是速生豐產林,對土壤的水分需求極大,大面積引種桉樹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保持水的能力很差,時間長了,土地表面板結,還出現土地沙化現象。
  2. 桉樹是「抽肥機」
  1. 桉樹對土壤的肥料和養分需求極大,凡種植了桉樹的,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為得不到足夠的肥料和養分而受到嚴重破壞,引發土地退化,水土保持情況惡化,土地貧瘠,到時再引種其他植物根本無法存活。土壤強度侵蝕比例逐年升高,山體滑坡和洪澇災害增多。
  2. 桉樹是「霸王樹」

桉樹對當地鄉土的、原產、原生的物種有極大的抑制性。它生長了,其他物種就不能生長,而且會慢慢地退縮,最後造成桉樹林都是地表光禿禿的,地被上沒有草、灌木(如家鄉俗稱的當泥樹、牛奶根、雞屎藤、金銀花等),也沒有小喬木及各種中草藥材等。其他物種不能和它一起生存。原生物種衰減、退化,植物種類極為單一,無法給大多數動物提供食物或適宜的棲息環境,林中動物十分稀少甚至絕跡,生物多樣性水平極低,生物食物鏈斷裂,生態十分脆弱,缺少天敵對蟲害進行控制,很易感染蟲災,造成大面積損害,砍伐天然林種植大片樹木種類單一、樹齡相近且十分密集的人工林,會導致「綠色沙漠」;乾燥且易形成火災;還會導致小氣候變化等嚴重的生態危機。生態將遭受顛覆性的破壞,且難以恢復。而且不一定在兩三年內顯現出來。

  1. 有序列表項

桉樹施用的化工產品毒性強、毒效長,桉樹氣體有刺激和毒害作用據說種植桉樹時將施用某些毒性強、毒效長的化工產品,該產品一旦施加在土地里,將很難清除乾淨,對水質污染極大,人畜飲用後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另外,桉樹發出的氣味對人體有刺激和毒害作用,將威脅當地人民的身體健康。

桉樹花的品種分類

桉樹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屬Eucalyptus植物的統稱,到21世紀初已知的桉樹品種有七百多種。

桉樹在原產地澳大利亞的森林類型有:乾旱硬葉喬木林類型、濕潤硬葉喬木類型、稀樹草原類型、乾旱硬葉喬木類型、高山草甸類型。

人工培育的品種舉例如下

  1. 尾巨桉(E.urophyllaXE.grandis):是以尾葉桉為母本,巨桉為父本的雜交品種。喜光,生長迅速,干形好,能耐-3℃短期霜凍,抗風力弱;適宜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山地紅壤、黃紅壤。秀陽引種的32-29和32-25無性系,雖5月中旬栽植後連續乾旱,仍長勢良好,可推薦在海拔200米以下,避風的陽坡及立地條件較好的地段栽植。
  2. 鄧恩桉(E.dunnii):樹幹通直,尤其適宜培育大徑材。在南平試驗林9個月平均樹高2.47米,最優單株樹高6.8米,胸徑6.8厘米,鄧恩桉偏好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地方,不同立地質量林分生長差異較大,上坡及坡頂生長不良。鄧恩桉具有相當強的耐寒能力,試驗資料表明可以耐-7℃低溫,其耐寒性取決於樹齡、低溫和低溫持續時間三個因素。由於該樹種既能耐寒又速生,適宜在海拔400米以下至200米之間的山區,土層深厚、肥沃、濕潤的短坡及長坡的中下坡種植。
  3. 柳隆桉Lvvq(E.salignaxE.exserta):是通過柳桉和隆緣桉人工雜交子代選育的優良無性系。2002年在永春碧卿林場立地條件較差的山地上試種,栽種1年6個月平均高6米多,優勢木達11米多。初步試驗表明,柳隆桉屬比較耐寒且較耐脊薄的桉樹,第二年開始表現生長優勢,其最低耐寒程度還有待繼續試驗。適宜在海拔300米以下山地種植會取得比較理想的效益。
  4. 巨桉(E.grandis):為高大喬木,生長迅速,樹幹通直圓滿,極喜光,但不耐炎熱,不抗颱風,有的種源可耐-5℃的低溫。在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各類壤質土壤或較粘土壤上生長最好。適宜在山區鄉鎮海拔200~400米的地帶種植。
  5. 赤桉(E.camaldulensis Dehn):為大喬木,干形通直,適應性強,對立地條件要求不嚴,在較乾旱脊薄而土層深厚的山地上也能正常生長。能耐-5℃短時低溫,強陽性樹種,具早期速生的特性,在光照不足或庇蔭條件下長勢不良,主根發達,枝葉稀疏,抗颱風能力強。

桉樹花的作用用途

優質木材

桉樹木材大多即重且較堅硬,抗腐能力強,可用於建築、枕木、礦柱、樁木、家具、火柴、農具、電杆、圍欄以及薪碳材等。中國成功地開發了高性能桉木重組材、桉木單板層積材、竹桉複合材料、厚芯桉樹實木複合板材和無醛桉木膠合板製造技術等,桉樹的綜合利用率可以提高至90%以上。

造紙與紙漿

桉樹造紙早在20世紀初期就已經開始了,桉樹的纖維平均長度0.75-1.30毫米,它的色澤、密度和抽出物的比率都適於製漿。還有許多大型的造紙廠用桉樹製造生產牛皮紙和打印紙。桉樹木材中的纖維素,可先製成溶解木漿再加工成人造絲,來已獲得相當大的成功。

煉油

桉樹品種有藍桉,直杆桉、史密斯桉、大葉桉、小葉桉、赤桉等。其中藍桉和直杆桉是用來提取桉葉油的主要品種。桉葉油含桉葉醇,為無色或淡黃色液體,具有刺激性清涼香味,主要用於牙膏、漱口劑、食品及醫藥等方面。藍桉、直杆桉樹種優良,利用其枝葉提取桉葉油,質地最佳。

內含黃金

澳大利亞科學家利用X光射線在桉樹的葉子中發現了微量黃金,據信這是人類首次在生物體內發現自然存在的黃金。

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澳西部與南部的桉樹和金合歡樹擁有深入且廣泛的根系統,在乾旱時期,它們的根系會掘地三尺找水,一些根系觸及金礦礦脈,根部由此吸食金子的極微小部分。接着,根部會把金稀釋,傳導至樹木的脈絡系統,樹葉頂端積聚大量金物質後,能形成較大的結晶。

科學家進一步指出,對於植物來說,黃金是有毒的,因此黃金被傳送至樹葉等植物的末端,這樣可以減少破壞性的生化反應。

此外,研究人員表示,樹葉中所含的黃金量非常少,500棵生長於金礦區的桉樹的葉子中的含金量可能才夠打造一枚婚戒,因此這一發現不會給尋金者帶來財富。不過,科學家指出,這一發現有助於人們以更環保和廉價的方式勘探黃金。

桉樹花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食用

桉樹的樹根可以食用也可以取水。也有的地方用桉樹作為燃料。有許多桉樹的葉子可以用做飼料。

醫學

用桉樹鮮葉,採用水上蒸餾法可生產桉樹油(得油率0.5-1.8%)。桉樹主要含桉葉油素(65-75%)。萜烯、異戊葉油,葛縷酮、胡薄荷酮、胡椒酮等成分。還可以作口腔用、鼻炎用、祛痰用、清涼油、驅風膏等藥用原料。

本品微辛、微苦、平。有疏風解熱、抑菌消炎、防腐止癢的功用。主治預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支氣管炎、肺炎、急、慢性腎盂腎炎、腎炎、痢疾、絲蟲病;外用治燒燙傷、蜂窩組炎、乳腺炎、癤腫、丹毒、水田皮炎、皮膚濕癢、腳癬等。

單方驗方

  1. 治腸道黴菌病:大葉桉葉、烏桕葉、江畝葉、三椏苦葉各15-30克,水煎服,每日2次,7天為一療程。
  2. 治急性胃腸炎:大葉桉葉15克,拔仔葉10克,水煎服。
  3. 治預防流感、流腦:大葉桉葉15克,水煎服。
  4. 治稻田性皮炎、皮膚濕疹、遠年爛腳:大葉桉葉、苦楝葉、漆大姑、松柏葉各適量,濃煎外洗。
  5. 治子宮頸糜爛:大葉桉葉煅存性研末撒患處。(按婦科常規上藥)。
  6. 治膿皰疹、濕疹:大葉桉葉、苦楝皮各適量。煎水外洗,每日2次。

本品內服常用量9-15克(鮮品15-30克),內服不宜過量。外用適量,煎水外洗。

桉樹花的園林用途

桉樹樹姿優美,四季常青,生長異常迅速,抗旱能力強,宜作行道樹、防風固沙林和園林綠化樹種。樹葉含芳香油,有殺菌驅蚊作用,可提煉香油,還是療養區、住宅區、醫院和公共綠地的良好綠化樹種。

桉樹人工林也是一個巨大的碳庫,據研究,每公頃桉樹每年可吸收9噸二氧化碳,同時釋放氧氣。在退化地上種植桉樹,可使土壤結構得到改善,土壤生物量增多,並使造林地區的小氣候得到改善,生態環境變化。雷州半島過去是赤地千里,環境惡化,森林覆蓋率只有8%,1954年開始大量營造桉樹人工林,現有桉樹近30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4%,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成為南亞熱帶重要的農業大市。


桉樹樹姿優美,四季常青,生長異常迅速,有萌芽更新及改善沼澤地的能力,宜作園林綠化樹種。在中國造園藝術中,桉樹是被視為吉祥的植物。與榕樹一樣,有所謂「大人植大樹,大樹育大人」之說。由於樹葉含芳香油,有殺菌驅蚊作用,是療養區、住宅區、醫院和公共綠地的良好綠化樹種。

桉樹花的文化背景

澳大利亞科學家利用X光射線在桉樹的葉子中發現了微量黃金,據悉這是人類首次在生物體內發現自熱存在的黃金。科學家稱桉樹葉子中之所以存在黃金,是因為乾旱時期,桉樹的根部在尋找水源時從地下金礦中汲取了少量黃金,隨後黃金被傳輸至樹葉。樹葉中所含的黃金量非常少,500棵生長於金礦區的桉樹的葉子中的含金量可能才夠打造一枚婚戒。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22日報道,澳大利亞科學家利用X光射線在桉樹的葉子中發現了微量黃金,據信這是人類首次在生物體內發現自熱存在的黃金。西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產業研究組織的科學家稱,桉樹葉子中之所以存在黃金,是因為乾旱時期,桉樹的根部在尋找水源時從地下金礦中汲取了少量黃金,隨後黃金被傳輸至樹葉。科學家進一步指出,對於植物來說,黃金是有毒的,因此黃金被傳送至樹葉等植物的末端,這樣可以減少破壞性的生化反應。此外,研究人員表示,樹葉中所含的黃金量非常少,500棵生長於金礦區的桉樹的葉子中的含金量可能才夠打造一枚婚戒,因此這一發現不會給尋金者帶來財富。不過,科學家指出,這一發現有助於人們以更環保和廉價的方式勘探黃金。

氣候影響

雲南乾旱,桉樹卻被當成罪魁禍首。這種有經濟效益的樹木因生長速度快,在雲南等地廣為種植,有傳言稱桉樹短期內需水多像「抽水機」,蒸騰旺盛導致水庫水位下降甚至改變當地小氣候,從而令土地乾旱、水源枯竭。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數據上和實際案例上的支持。

進化歷史

桉樹可能起源於白堊紀末,因為在始新世和中新世早期已經有了斜序脈的種,它的原始類型具有中生系構造特點,其進化主要是在澳大利亞境內順應着地質史的變化而進行,也取決於它對乾燥、乾旱和半乾旱條件的適應,以旱生係為主,也有中生系和喜冰雪系。

進化方式

旱生系

桉樹對乾旱條件的適應導致了一系列形態、解剖結構的形成。最早適應類型之一是在葉上形成樹膠、絨毛或剛毛,但當乾旱加強時,這種保護並不太有效,因此除了少數情況外,僅在植株幼齡發育期被保留下來,以後的階段是形成蠟層表皮。山區和乾旱區生長的桉樹的幼葉和成熟葉上、樹枝上,或樹幹上都有藍灰色的蠟層。到現代發育階段,桉樹的角質層加厚,以利於它最安全地適應乾燥條件。因此,桉樹的再生性狀都是從中生進化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中生系

澳大利亞北部潮濕地區的各個種,東南部及塔斯馬尼亞州潮濕沿海地區和潮濕山區的很多樹都應歸到中生系。

喜冰雪進化系

是一種適應了高山寒冷生態的進化系,它包括了生長在澳大利亞的中部乾燥地區的一些種,這個地區的生存條件是晝夜溫度的劇烈變化,往往白天高溫(炎熱),夜間低溫(嚴寒),這裡的桉樹的進化實質上是一種退化進化,其演變程序為喬木—亞喬木—小喬木—灌木。   

分布演化

1982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考察隊古植物專業組在四川省西部地區海拔3700m的理塘縣晚始新世紀地層中,採集到40多號桉屬植物化石標本,這些化石中有桉樹葉子印痕化石,還有果實和花蕾化石。化石初步鑑定是熱魯桉,這種桉樹與現代國內引種的細葉桉和赤桉相似。   

20世紀90年代,在西藏日喀則地區和井岡底斯山還發現有狹葉桉化石。從植物地理學方面看,在距今四五億年前的晚始新世,四川西部和西藏分布着大片的桉樹植物的常綠闊葉林,那時,上述地區氣候溫暖乾熱,十分適宜桉樹生長。後來,約在數百萬年前,強烈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使四川西部和西藏地區地殼隆起,桉樹植物不適應高寒的氣候而消失,桉樹適生的逐步南移,經馬來西亞到達大洋洲,以至現今澳大利亞成了桉樹植物的主要分布中心。這批於中國始新世紀晚期地層發現的化石,比有記載的在澳大利亞漸新世紀地層中發現的最早的同樣桉樹類化石要早1000萬年左右。對一向認為桉樹植物起源於澳大利亞的說法,提出了疑問。

危害爭議

在中國,關于于大面積種植桉樹是否會帶來一些環境問題的爭論由來已久,主要集中在桉樹是否為「抽水機」、「抽肥機」及是否有毒等方面。

反方

有部分專家認為桉樹具有入侵性,大面積種植有如下危害:

  1. 它會分泌一種化工物質,這種物質會抑制和排斥其他植物的生長,使得桉樹底下的植物都長不起來;
  2. 生長迅速,養分吸收太快,會造成土地養分貧瘠;同時桉樹枯枝落葉少,不利於土地肥力的恢復;
  3. 有理論說它大量吸收水份,會造成水源枯竭;
  4. 桉樹同時可以殺菌驅蚊,於是沒有以蚊為食的昆蟲,就沒有以昆蟲為食的鳥類。
  5. 桉樹還可能會污染水源,破壞水質。

正方

關於桉樹大量吸收水分的問題,經有關專家在雷州半島多年的研究表明,桉樹光合作用強,用水效率很高,每生產單位生物量所消耗的水份比其它樹種少,對地下水也沒有影響;雷州半島大面積種植桉樹後,原來的紅沙漠地帶變成了綠洲,較好地保護了生態環境。

關於桉樹是吸收肥力過大的問題,在雷州半島大面積發展桉樹人工林的初期,由於林地的大量地被物,包括枯枝落葉、林下植被等都被洗劫一空,這樣使養分無法歸還林地,破壞了養分的生物循環,使桉樹經營過程對土壤肥力的消耗較大,從而大大加劇了林地地力的衰退;通過科學施肥、降低種植密度、枯枝落葉和砍伐剩餘物留地還田等措施,是完全能夠避免土地板結和地力下降的。

關於桉樹有毒(即「克生」效應)、桉樹林下寸草不生的問題,從桉樹人工林的經營情況來看,林下植被均十分豐富,並不存在雜草長不起來的現象;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調查報告指出「試驗表明,有些桉樹品種並沒有抑制作用,桉樹人工林並不象常被人們指責的那樣不適於鳥類生活」。據研究,截至2012年,尚未發現桉樹會釋放任何有毒物質。粵西有五十餘年的桉樹栽培歷史,都沒有種植桉樹釋放毒素污染環境的說法。

桉樹花的花語

桉樹花語一、華麗

凡是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無論穿什麼、做什麼,你的愛都能得到回報。

桉樹花語二、恩賜,回憶

澳大利亞的土壤非常的貧瘠,而桉樹卻在那裡茁壯成長,桉樹為人們提供水資源、提供花蜜、提供藥材、提供木材… 可以說沒有桉樹就沒有澳大利亞,所以桉樹被稱為「來自大地的恩賜」。

桉樹也是非常好的插花花材,不但可以當作線狀花材使用,還可以分解成小段來插花。插花時還可以聞到好聞的味道,真是很享受的事情。另外,它也非常的持久,甚至可以當乾花來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