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桃李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桃李年是一個典故

典故指典制和掌故。《辭海[1]、《辭源》為「典故」一詞立了兩個義項:一是典故一詞的古義,與現代漢語所說的「故實」有些相當,指古代的典章制度[2]、舊事舊例。我們今天所講的典故當然用的是典故的今義。典故的今義,《現代漢語詞典》釋作「詩文里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辭海》、《辭源》的釋法與此有類,說是「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

典故的來源:第一,來源於民間故事、傳說、民間習俗神話歷史上的著名事件[3],或是某個地名等。第二,來源於一些歷史書上或文學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第三,來源於佛經、聖經等宗教書上的故事、人物、禮儀等,如「天女散花」這個典故來源於佛經,後來常用來形容下雪、落花地的情形。「替罪羊」這個典故來源於聖經,喻指為代替別人承擔過錯的人。

淵源

詩經·召南·何彼穠矣》:「何彼穠矣,華如桃李。」

何彼穠矣》用「華如桃李」來形容王姬的艷麗容貌。後以「桃李年」或「桃李時」比喻女子的青春年華和美麗的容貌。

唐朝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其二十六:「日耽瑤池樂,豈傷桃李時。」

唐朝柳中庸寒食戲贈》:「酒是若菲飾,人當桃李年。」

分類

成語典故,如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按圖索驥等。

歷史典故,如馮唐易老[4]李廣難封等。

文學典故,如曉風殘月大江東去等。

文化典故,如牛郎織女[5]等。

掌故和典故雖然有區別,但它們又同宗同脈,同根同源。一般來說,適合於掌故的分類,典故也適合。譬如,我們把掌故按內容分為文學掌故(如:《西遊記》掌故)、文化掌故(如:飲食掌故、佛教掌故、民族掌故、服飾掌故等)、人物掌故(如:《中國十大名曲》掌故)、歷史掌故(如:三國掌故)、地方景點掌故(如:中國十大風景名勝的掌故)等等。

因此典故也可以分為上述類型,但無論掌故和典故都是為文學創作服務的,它們的使用都具有局限性。此外,掌故和典故還可以按國別分類,外國文學中也有典故[6],由於國外不像中國古代重文不重理,因此典故涵蓋的範圍更廣,分類也更多,如數學典故、物理典故、科技典故等等。

視頻

桃李年 相關視頻

中國歷史上的幾個著名典故
典故中的中國歷史課——試聽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