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桂黃清熱顆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桂黃清熱顆粒
原圖鏈接  

桂黃清熱顆粒中成藥名。具有發汗解表,清熱除煩的功效。用於外感風寒,症見發熱惡寒,寒熱俱重,脈浮緊,周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風寒表實證兼有鬱熱者。

中成藥介紹

中成藥具體是指以中藥材為原料藥,在中醫傳統理論的指導下,遵照一定的處方、生產技術工藝和質量標準,生產的複方製劑或提取加工精緻而成的一種中藥新型劑型。

處方來源:歷史的文獻記錄、民間驗方、新研製。[1]

特       點:具有組方嚴謹、療效確切、毒副作用相對較小、攜帶使用方便等特點。而且省去了煎劑煎煮的過程,能夠應急使用,也減少了中藥的異味和甘苦。

常見的劑型:注射劑、口服液體劑型(溶液型、混懸劑、乳劑)、口服固體劑型(散劑、膠囊劑、片劑、丸劑)[2]

服用中成藥請詳細閱讀說明書或諮詢相關醫師

藥品詳情

主要成分

麻黃、桂枝、苦杏仁、石膏、生薑、大棗、炙甘草。

性 狀

本品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顆粒;味苦,微甜。

方 解

  • 麻黃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於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於表症已解,氣喘咳嗽。故老人、體虛及小兒宜用炙麻黃。
  • 桂枝性味辛、甘,溫,入肺、心、膀胱經,是主治里寒常用的溫里藥,具有補元陽、通血脈、暖脾胃之功效,常與補肝腎藥、補氣血藥配伍,治療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肢冷脈微。
  • 苦杏仁能散能降,故解肌、散風、降氣、潤燥、消積,治傷損藥中用之。治瘡殺蟲,用其毒也。治風寒肺病藥中,亦有連皮尖用者,取其發散也。
  • 石膏用於溫熱病、肺胃大熱、高熱不退、口渴、煩燥、脈洪大等症。石膏藥性大寒,善清氣分實熱,故適用於肺胃實熱的症候,常與知母相須為用,以增強清里熱的作用。
  • 生薑辛散胃寒力量強,多用於嘔吐;乾薑辛溫,溫中煽動寒,回陽通脈,溫脾寒力量大,炮姜味辛苦走里不走表,溫下焦之寒;炮姜炭性溫,偏於溫血分之寒。
  • 大棗養血安神:女性躁鬱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寧等,用紅棗和甘草、小麥同用〈甘麥大棗湯〉,可起到養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
  • 炙甘草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對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過多有抑制作用;並有抗酸和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作用。
  • 諸藥合奏發熱解表,清熱除煩之效。[3]

用法用量

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3次。

不良反應

偶見腹瀉、心悸或胃脘不適。

禁 忌

外感風寒輕證、心悸、失眠、肺虛咳喘慎用。

儲 存

密封,置陰涼處。

注意事項

  1. 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成藥。
  2. 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魚腥食物,多注意休息,多運動,多喝水。
  3. 服藥3天後或服藥期間症狀無改善,或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的嚴重症狀如胸悶、心悸等應立即停藥,並去醫院就診。
  4. 小兒、年老體弱、孕婦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6. 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7. 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8. 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9. 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