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核安全研究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核安全研究所(簡稱安全所)成立於1958年,前身為原子能研究所技術安全室,後陸續更名為「安防環保處(保健物理部)、輻射安全研究部、輻射安全研究所」,2021年根據院總體改革要求調整為「核安全研究所」。

主要職責

安全所主要負責核與輻射安全、核應急、核安保等領域技術創新,策劃、布局和建設國家級、高水平的國家重點實驗室[1]和大型安全研究設施。下設6個管理部門和8個研究室,安全所作為核工業系統唯一的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專業博士點,近五年來共培養博士30人、碩士17人、同等學力碩士6人,截至2023年初獲得國家級獎7項、省部級獎110餘項,建立輻射防護監測與國家標準30項。

發展方向

以建成國際一流國家核安全技術研究中心為目標,安全所將繼續堅持「四個面向」,以國家重點任務為驅動,持續優化專業布局,掌握核設施安全分析與評價、嚴重事故預防與緩解、概率安全分析、核工業智能裝備、先進輻射監測與評價、環境與廢物安全、核應急一體化保障、核安保預防探測與後果管理、核醫療輻射安全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引領學科發展方向,為我國核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相關資訊

核安全

《核安全》(《Nuclear Safety》)於2003年創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主管、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主辦的科技期刊,所屬學科為工程科技,現為雙月刊,大16開本。是被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收錄的核心期刊。

該刊屬於核科學技術類刊物,設有核電廠實踐、監督管理、輻射安全、國際瞭望等欄目。根據2023年5月知網顯示,出版文獻量1518篇,總下載次數226489次,總被引用次數5029次,(2022版)複合影響因子0.394,(2022版)綜合影響因子0.257。

《核安全》期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主管,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主辦的指導性綜合期刊[2]。其宗旨是宣傳和闡述我國核安全方針、政策、法規和標準,研討核安全技術和管理問題,總結和交流核安全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管理經驗,普及核安全知識,介紹和報道國內外涉及核安全方面的信息與動態,促進我國核能、核技術應用事業的發展。

主要讀者對象為核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核安全和輻射安全監督管理專業技術人員、民用核設施設計、建造和營運單位的人員、核技術應用單位的工作人員、有關核科學技術的科研人員以及有關高等院校的師生。

參考文獻

  1. 新一批全國重點實驗室,來了!,搜狐,2023-05-26
  2. 期刊的分類有哪些 ,搜狐,201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