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士丁二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查士丁二世(畫像)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查士丁二世(約520年-578年10月5日),是一位東羅馬帝國皇帝(565-578年在位),在位期間常年與阿瓦爾人、波斯人和倫巴第人爭戰,試圖恢復羅馬帝國的榮耀。

生平

查士丁二世是查士丁尼一世的侄子,查士丁一世於公元565年11月14日逝世後繼承了皇位。即位後他立即償還了伯父所欠的債務,減免了過期的賦稅,減少開支。在統治早期,查士丁試圖將基督一性論派拉攏入東正教會,對持基督一性論的教徒採取了包容的政策。然而在公元571年3月,查士丁頒布簽署了一份迫害反一性論的教規。

在帝國西部,儘管查士丁同法蘭克人結盟,但倫巴第人仍然奪取了部分意大利,拜占庭帝國永久失去了該地區。查士丁打破了查士丁尼的政策,拒絕向阿瓦爾人支付貢金。568年,他同中亞的西突厥結盟,共同對抗波斯和阿瓦爾人。阿瓦爾人劫掠了多瑙河邊境地區,查士丁被迫於571年與他們重新締約。三年後又再次簽訂每年向阿瓦爾人支付貢金的條約。隨後西突厥於576年打破了同查士丁的同盟關係,並奪取了拜占庭在克里米亞的據點。

571年,波斯統治的亞美尼亞地區發生起義,起義者尋求拜占庭帝國的幫助。572年夏,查士丁派軍隊進攻波斯,卻反被波斯攻入本土,丟失了許多重要城市。573年11月,得知德拉陷落後,查士丁二世變得精神錯亂。574年,皇后索菲婭代表他同波斯進行了和談。

受到其妻子索菲婭的誘導,查士丁二世將提比略將軍收為義子,並於574年12月授予其「凱撒」的頭銜。儘管此後查士丁名義上仍然是皇帝,但實際已經遜位隱退,直至去世。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宗教,擁有超過20億的信徒[1]。基督教信仰的中心思想是關於耶穌基督的誕生[2],生命,死亡和復活的信仰。當它從一小批信徒開始時,許多歷史學家將基督教在全世界的傳播和採用視為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精神使命之一。

視頻

查士丁二世 相關視頻

查士丁尼大帝的繼承者是侄子,查士丁二世
奧古斯都屋大維,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