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黃斑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柑橘黃斑病
柑橘黃斑病,是子囊菌亞門球腔菌屬的柑橘球腔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絲體在病葉和落葉中越冬。第二年春子囊果釋放子囊孢子借風雨等傳播。子囊孢子萌發後並不立即侵入葉片,芽管附着在葉片表面伸長發育成表生菌絲,產生分生孢子後再從氣孔侵入葉片,經2~4個月潛伏期後才表現症狀。該病原菌生長適溫為25℃左右,5~6月溫暖多雨,最有利子囊孢子的形成、釋放和傳播為害,是該病發病的高峰期。柑橘種類和品種中以紅橘、早橘和朱紅最重,甜橙、溫州蜜柑等品種較輕。栽培管理粗放、施肥不足的柑園造成樹勢衰弱;或不注意清園,積累大量菌源,均會加重發病。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柑橘黃斑病
拉丁學名兩種:一是Stenella citri;二是葉點霉(Phyllosticta sp)
別 稱:脂點黃斑病、脂斑病、褐色小圓星病
亞 門:子囊菌亞門
分布區域:廣見於全國各柑橘產區
病原中文名:柑桔球腔菌病原
分類地位:無性階段為半知菌亞門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柑橘
主要為害部位:葉片
發生症狀
1、脂點黃斑病:在田間表現有三種類型症狀,①脂點黃斑型:主要發生在春梢;背先出現針頭大小的褪色小點,對光透視呈半透明狀,後擴展成黃色斑塊,葉背病斑上出現疤疹狀淡黃色突起小粒點,隨病斑擴展和老化,小粒點顏色加深,變成黃褐色至黑褐色的脂斑。與脂斑對應的葉片正面上,形成不規則的黃色斑塊,邊緣不明顯;
②褐色小圓星型:主要發生在秋梢;初期葉片表面出現赤褐色芝麻粒大小的近圓形斑點,後擴展成直徑1~3mm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灰褐色,邊緣顏色深且隆起,後期呈灰白色,其上布滿黑色小粒點;
③混合型:主要發生在夏梢,即在同一張病葉上,同時發生脂點黃斑型和褐色小圓星型的病斑。
2、擬脂點黃斑病:擬脂點黃斑病與脂點黃斑病相似,顏色黑褐色,微凸。
發病規律
本病是由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多以菌絲體在樹上病葉或落地的病葉中越冬,也可在樹枝上越冬;當春天氣溫回升到20℃以上,病葉經雨水濕潤,產生大量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本病周年都有發生,尤以5~10月發生較多;樹齡大發病重,幼齡和成齡樹發病輕;春梢發病比夏梢、秋梢嚴重;柑桔樹受凍害、日灼、機械損傷、蟲傷等造成傷口是本病發生流行的重要條件;歷年發病重,冬季清園不到位,老病葉多的果園,當年發病就會重;果園失管,樹冠郁蔽,樹勢弱也容易引發此病。[1]
發病原因
柑橘脂點黃斑病發病的最適溫度為20~25℃,果園濕度大時發病重,當春季氣溫回升,病菌從新梢嫩葉的氣孔、傷口等侵入葉片,潛伏期可長達2~4個月。
(1)濕度大時發病重,尤其遇持續降雨、洪澇、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利於病菌的侵染繁殖,而且柑橘種植區大多在山上,風大易造成傷口,尤其是沃柑、茂谷柑葉柄帶刺易與葉片或果實摩擦產生傷口,易被病菌侵染引發病害。
(2)受凍害、日灼、機械損傷、蟲傷等樹勢弱,果樹抗逆性弱,細胞壁薄易被病菌侵染。
(3)往年發病嚴重的果園,清園不到位,病枝、爛葉、爛果未清出果園外,果園內殘留大量侵染源,條件適宜時病菌大量侵染繁殖,導致病害爆發。樹冠郁蔽、透光性差也容易引發病害。
(4)氮肥施用過多,枝葉徒長,抗逆性差;土壤板結、鹽漬化,根系吸收能力弱,養分、水分供應不足,導致樹勢衰弱抗逆性降低,易上病。
防治方法
①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樹體抗病力。
②藥劑防治:在花謝2/3時,噴0.5%等量式波爾多液一次,隔6-8周再噴一次。為了避免柑橘銹壁虱的嚴重發生,噴第二次藥可改用其他殺菌劑,例如50%多菌靈1OOO倍液、10%世高1500倍液或80%大生M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由於本病病菌只在幼果期侵染,所以噴藥保護必須在落花一個月至一個半月內進行。每隔15天噴一次0.5%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共噴2-3次。噴波爾多液後,要注意加強對銹壁虱的防治。 據在重慶試驗,6月下旬至7月下旬,噴2次或在7月下旬噴一次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可顯著減輕為害。
③及時清除地面落葉,減少病源。[2]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