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同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林同驥(1918年——1993年),1918年12月12日生於北京,1938至1942年在重慶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學習,獲學士學位。著名流體力學家。在稀薄氣體力學、高超聲速、跨聲速空氣動力學和不可壓縮流體動力學等廣泛的領域中都有重要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再入飛行器防熱、再入物體的表面燒蝕和不可壓縮振盪流等方面,為中國航天事業和海洋工程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93年7月29日,林同驥逝世於美國,終年75歲。

經歷

1945年,林同驥考取公費名額留學英國,先在英國Bristol飛機製造廠做實習工程師,並於1946年進入倫敦大學航空工程系研究生院學習,1948年取得航空工程博士學位。1948年7月林同驥轉赴美國,先在華盛頓大學做博士後,後到加州大學作研究員,從事稀薄氣體的研究和教學工作。1953年,他受聘為布朗大學應用數學系研究員,從事流體力學和彈性力學方面的研究。1954年,林同驥與在加州大學(柏克利)獲得化學博士學位之後前往布朗大學工作的張斌女士結婚。1955年7月,林同驥懷着愛國之情,偕同夫人張斌,懷抱尚未滿月的女兒,遠涉重洋,途徑日本,毅然回國。[1]

研究貢獻

1980年,《洲際導彈防熱的某些問題研究》獲國防科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81年,《吉林隕石雨燒蝕圖像的研究》作為吉林隕石雨研究的一部分,獲國家自然科學特等獎。類似地,根據大飛機跨聲速巡航的發展趨勢,林同驥選擇研究馬赫數趨近於1的跨聲速內外流動,為了解決喉部曲率半徑、收縮角和擴張角可任意選取的噴管型線問題,他整整用了八本練習本反覆推導演算,用方格紙畫了許多曲線,在速度面上找到裂縫錯尾雙曲型的翼面,從而得到了便於應用的喉部型線設計方法。又如,林同驥開始從事海洋流體力學研究亦是依據國家開發海洋的需要,他帶領課題組設計建造了我國第一座U型振盪水槽,並深入開展了小振幅振盪流動的研究。他希望通過振動致流,解剖一個旋渦,認識旋渦的形成、發展和相互作用的過程。和以往一樣,每有結果他都在方格紙上整理成圖譜,還把一些思路整理成英文手稿,編成系列。他常對助手們說:寫的過程是不斷分析、認識和提高的過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