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板塊構造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板块构造学说)
前往: 導覽搜尋

板塊構造論( plate tectonics ),(又稱板塊構造假說、板塊構造學說或板塊構造學,總稱「板塊飄移」)是為了解釋大陸漂移現象而發展出的一種地質學理論。該理論認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塊拼合而成;現今的全球分為七大板塊(1968年法國勒皮雄劃分),海洋和陸地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的。根據這種理論,地球內部構造的最外層分為兩部分:外層的岩石圈和內層的軟流圈。這種理論基於兩種獨立的地質觀測結果:海底擴張和大陸漂移。

岩石圈可以分為大板塊及小板塊,兩板塊相接觸的部分則可依其相對運動來分為分離板塊邊緣、聚合板塊邊緣及轉形斷層。在板塊邊緣常會出現地震火山、造山運動及海溝[1]。現今每年的相對運動距離約在0至150mm不等。

板塊可以分為海洋板塊及較厚的陸地板塊,兩者都有各自的地殼。在聚合板塊邊緣會有隱沒帶,會將板塊沉降至地幔,使岩石圈質量減少,而分離板塊邊緣因海底擴張形成的新地殼,這種對板塊的預測稱為輸送帶原理。較早期的理論認為地球會漸漸膨脹或是漸漸收縮,也都還有一些人支持。

板塊可以移動的原因是因為岩石圈的強度比下方的軟流圈要大,地幔密度的變化造成了地幔對流。一般認為板塊運動是由海底遠離擴張脊的運動(因為地形及地殼的變化,造成地球引力的差異)、阻力及隱沒帶向下的吸力等影響組合而成。另一種解釋則是考慮地球旋轉的受力差異,以及太陽及月亮的潮汐力。這些因素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及其關係還不清楚,目前也還有許多爭議。

古代大陸分布

1968年法國的勒皮雄根據各方面的資料,首先將全球岩石圈分為六大板塊,即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2]

隨着研究工作的進展,有人在勒皮雄的基礎上在大板塊中又分出許多小板塊,如在香港出版的會考教科書《中學會考活學地理》一書中將全球分為七大板塊——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以及六個較小的板塊--阿拉伯板塊、菲律賓板塊、胡安·德富卡板塊、科科斯板塊、納斯卡板塊、加勒比板塊。而環太平洋板塊邊界的板塊活動最為活躍,故此地震作用和火山作用也最為頻密。

板塊實際上就是岩石圈,包含了地殼以及一小部分的上部地幔(地幔)。因此板塊沒有「大陸板塊」與「海洋板塊」的分法,只有依其成分組成命名為「大陸性的板塊」與「海洋性的板塊」。

板塊的運動及邊界

板塊在軟流圈之上運動,由地幔熱柱產生驅動力而運動。板塊之間有三種相對運動方式:聚合、張裂與保守(錯動)三種方式,所以板塊之邊界可分為張裂型板塊邊界、聚合型板塊邊界和錯動型板塊邊界三種類型。聚合型板塊邊界是板塊相互擠壓的地區,在地貌上表現為海溝火山島弧、褶曲山脈等。張裂型板塊邊界是板塊相互拉張的地區,在地貌上表現為裂谷中洋脊等。錯動型板塊邊界(保守性板塊邊界)是兩個板塊互相摩擦的地區,轉形斷層發育,其運動方式類似地表的走向滑移斷層,因面積無改變而稱之為保守性。

視頻

板塊構造論 相關視頻

板塊構造學說
輕鬆學地理之《板塊構造理論》

參考文獻

  1. 地球大陸板塊演變,相約久久
  2. 板塊,新浪博客,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