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淝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淝河,古名肥水河道全長152公里,流域面積4200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區占61.6%,平原區占29.7%,湖泊8.7%;平均比降0.3‰;屬於淮河右岸的一條支流。

水文

河源出自江淮分水嶺北側,東與池河窯河流域為界,西鄰淠河流域。董鋪以上為雙干河道,東干稱天溝河;西干為東淝河主源。西干出安徽省六安縣龍穴山,北流經下石鋪入肥西縣境,經淠河、六安縣太平集入壽縣境,至董鋪與東干天溝河會合。天溝河出肥西縣大潛山,北流經青楓嶺,過淠河入壽縣境折西北流,至董鋪與西干會合。

事件

  • 1938年,黃河決口奪淮入海,東淝河自瓦埠湖口至河口15公里的河段,平均淤深達3米。
  • 2003年7月11日,東淝河淮南東津渡大橋北側被洪水沖毀,當地6個村莊約1000多戶被洪水淹沒,有6人被洪水沖走。

治理

  • 1950年洪水後,根據淮河防洪的需要,瓦埠湖被列為淮河控制蓄洪區之一。蓄洪工程的建設分兩步實施,第一步疏浚東淝河下段(瓦埠湖以下至河口),解決瓦埠湖區的排水問題。
  • 1961年至1966年,沿瓦埠湖建成莊墓、朱集兩座電力排灌站,並逐步配套形成兩個灌區,用於解決瓦埠湖以東、沿河兩岸及其以北地區的農田灌溉問題。莊墓和朱集兩灌區的乾渠擴大延伸至朱巷南與淠河灌區的瓦東乾渠接通,並建有三里河分水閘控制,使三灌區得以互補供水不足。
  • 1962年至1972年,在東淝河下游右岸淮南市賴山鄉建成新河灌區。
  • 1965年開始在東淝河下游淮南市賴山、唐家山、蔡家崗一帶建設施家湖灌區。
  • 1975年後,瓦埠湖區圍墾面積達20餘萬畝,圩堤總長320公里,縮小了湖區的蓄水面積,抬高了湖區的洪水水位;
  • 1978年又建成陡澗電力排澇站,裝機兩台共110千瓦。湖周農田受災機會增多,河道被縮窄,嚴重阻礙泄洪。之後,群眾逐漸廢除了一些小圩,發展種養植業。
  • 1970年至1981年為解決東淝河左岸淠河灌區尾部地區的灌溉問題,分別在壽縣建成江黃開荒老崗頭鄭崗各電灌站,以及石埠電灌站李咀電灌站鐵佛電灌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