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楊立梅,是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1943年生。柯達伊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會長,國家基礎教育改革藝術課程標準研製副組長,教育科學出版社《藝術》教材主編,重要科教所藝術教育研究中心主任。[1]

楊立梅
出生 1943年
河北省
國籍 中國
職業 大學教授
知名作品 《走向未來的音樂教育 評介世界著名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
《 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與匈牙利音樂教育》
《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等

目錄

簡介

楊立梅是大學副教授,1943年生。河北省人。1968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多年從事藝術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系副主任;1989年8月至1993年12月,先後接受國際柯達伊學會獎學金、受國家教委派遣,赴匈牙利考察、學習音樂教育。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教育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柯達伊學會副會長。著有《柯達伊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柯達伊教學法》和論文多篇。1994擔任中國電視師範學院視唱練耳、中學音樂教學法兩門課程的主講教師。

生平

楊立梅曾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學習鋼琴和音樂理論,中國音樂學院學習作曲,有較深厚的專業功底。在匈牙利學習、研究柯達伊音樂教育體系期間,柯達伊的學生和合作者、多年任聯合國家科文組織幼兒音樂教育學會會長的考特林·佛羅伊女士是楊老師的指導教師之一,對楊麗梅後來關注幼兒音樂教育給予了很大影響。

楊立梅老師參與過北京市制定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實施細則》中關於幼兒藝術領域的研究,參加過北京市第一幼兒園的「民族藝術啟蒙」的課題研究,主持了十五教育部重點課題《多媒體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的研究》,倡導小音樂劇形式進入幼兒園藝術活動,最近出版了《幼兒音樂能力培養的策略與方法》一書,力求和幼兒園一線教師共同探討、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

幼兒教學方法

楊立梅教授培養幼兒音樂能力的策略與方法有幾個特點:

首先,非常注重調動幼兒的情感,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讓孩子在有趣好玩的活動中感受音樂的要素,獲得音樂知識。

其次,在活動過程中,注重孩子的體驗和感受,注意利用、充滿童趣的、易於被孩子接受的故事及兒歌等內容來讓孩子體驗音樂的魅力

第三,注重讓幼兒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讓孩子在自己喜歡的活動中獲得充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第四,注重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比如在感受節奏的過程中,不僅讓孩子注意傾聽並拍出聽到的節奏,而且通過抱着幼兒或者拍打幼兒的身體使其通過觸覺來感受節奏。 [2]

所做貢獻

楊立梅常年在藝術教育哲學和理論創新上開拓進取,為當代學校藝術課程教學和評價提供了創意價值。

在學歷教育和社會教育實踐中,楊立梅大膽採用非線性藝術認知的教育方法,整合資源跨域轉換的學科思路使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統一到創造性的課程目標成為可能。

作為教育家,她實踐和改革的勇氣蘊藏在立破當中;作為藝術家,她奉獻和自信的精神體現在人格之中。

著作

視頻

釣魚台 | 專家群話中國幼教年會—楊立梅專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