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杜家莊天主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杜家莊天主堂於2019年3月19日,衡水教區深州市杜家莊天主堂舉行了祝聖典禮,彌撒由教區封新卯主教主禮,來自教區全體神父及周邊堂口眾多教友參禮。

新教堂為哥特式建築,磚混結構,南北長35米,東西寬16米,奉大聖若瑟為主保。教堂分上下兩層,一樓設有多功能廳,二樓為大教堂,容納700餘人。 1987年,當地教會自行設計蓋起一座簡易教堂,因當時資金匱乏,沒有圖紙,不符合建築要求。近年來,教堂出現裂縫,經會長與時任本堂神父商議,於2014年復活瞻禮下午,拆除舊堂,在原址重建並成立建堂小組。

新的教堂矗立在村莊成為標誌性的建築,駕車行駛在黃石高速深州段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更是成為了天主在這個時代對人類拯救和恩典的象徵。神長教友們在此神聖的教堂中,為所有在精神上和物質上給予幫助的恩人祈禱,祈願天主豐厚地降福你們。

哥特式的由來

在中世紀的歐洲,繼仿羅馬式教堂[1]之後,興起的是歌特式教堂。哥特式教堂產生於西歐11世紀後期興起了繁榮的城市經濟有關。在西歐的許多城市中,手工業和商業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城市之間除了經濟、政治上的競爭,也帶來教堂建築的競爭,每一城市都以能建立美麗雄偉的教堂為榮。基於這一背景,這一時期的哥特式教堂從外島內都十分瑰麗華美,即盡奢華之能事,使之成為城市經濟繁榮的象徵。

哥特式的教堂最初從法國的巴黎開始興建,其發展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從 12 世紀開始持續到 13 世紀的 50 年代,強調零散結構的遞增和高度的增加,如著名的巴黎聖母院。第二階段,十分重視裝飾性的處理,並開始追求豐富多彩的整體視覺效果,如德國科隆大教堂。第三階段,除仍保持自身的基本特點外,裝飾效果的變化已脫離了視覺上應有的結構整體性,如英國劍橋皇家學院禮拜堂[2]

參考文獻

  1. 羅馬式教堂建築藝術,新浪博客,2008-05-30
  2. 劍橋國王學院及禮拜堂,搜狐,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