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村莊(5)(寒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村莊(5)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村莊(5)》中國當代作家寒池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村莊(5)

如果一支筆就能夠寫出一座完整的村莊,那說明這座村莊是貧瘠的!

但凡把筆伸向村莊,都是因為它的美好,是的,「美好」,多麼溫暖的詞語!如果我們能夠讓欲望少一些膨脹,多沐一些鄉野之風,如果坐在那些高樓商廈或站在急馳的列車裡還能停頓一下回首一下,那麼我們都會想起自己的村莊,我們都有那麼一座藏在心裡的村莊。即便是你改了戶籍,成為城裡人,把自己打扮的油頭粉面,也改變不了山裡的空氣和莊稼養大的你,改變不了融在血管里的泥土氣息,這是本性,就像這片土地上的所有生靈一樣,生來都應懂得感恩!

這青山綠水的村莊不好嗎!?我相信每個離開山裡的遠方人,到了暮年都是想要回到山裡,譬如我,因為那是根!

我的村莊坐落在皖南的一個山區,四面靠山,山並不高,就像方方正正的水稻田般。一條寬闊的公路把村莊分成兩部分,村莊安靜祥和,緊靠村沿東面和西面各有一條河流,把村莊和莊稼滋潤的更加蔥綠,到了村尾又匯成一處,流經其它村莊。

都說用我們村裡的酒麴製成的米酒香甜可口、甘醇清冽、韻味悠長,說着說着都有些醉意了。制酒麴的花,我小時候和爺爺還種過呢,成熟的時候把它們剪下來晾乾賣給村裡的酒麴作坊,也是一筆不少的收入。這其中的調料用量火候必是隱秘的數據,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莊裡的土地與別的地方不同,長出的酒麴花格外的香甜,所以酒麴一直聞名暢銷,衍生米酒文化。

每座村莊都是有自己的秉性脾氣,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說的自然是有道理的。就連村莊裡的雞鳴狗吠也是如此,它們的每次鳴叫,甚至螞蟻的遷移,都是因為村莊發出了動靜,有了氣候的變化,哪怕是絲毫的風卷。江南的空氣是溫潤的,而我的村莊卻格外的溫潤,清新。早起的時候會看到那些霧嵐從山坡樹林裡升起,宛若仙境。這時候如果出門走一圈,看到是每片葉,每顆莊稼都會掛着露珠,晶亮晶亮的,微風吹過,甚至腳步稍重一點就會滴落到土地上,而走回屋檐下輕輕的一跺腳,自己的眉毛上也會滴落兩滴水珠呢。

村莊的四月是極美的,滿田畈的油菜花,滿山坡的桃花梨花喇叭花……七彩斑瀾,鳥鳴啼唱,所以在村莊裡刮起來的風都是帶體香的。花香,泥土香,青草 香,山茶香,酒麴香,炊煙香,鄉音香,還有各種生靈牛羊的呼吸揉合在空氣里,那就是村莊的體香,倘再落下幾場江南雨,會更加濃郁稠密,不信,可以拿一張紙放在空中,讓風吹過然後放在鼻子上,定是有香味。不出村莊自是不覺得,如果許久未歸,臨近故鄉,老遠吹來一陣風,閉上眼睛,只用鼻子都是可以回家的。如我,在外漂了十幾年,總是忘不了那片泥土帶來的歡愉和沉靜,那些蘺芭樁,蜘蛛網,葛藤……交織亂生,卻亂的有味道,所以我骨子裡早已被莊裡的氣味填滿,實在看不得城裡的有些東西,說我故作姿態也好,說我酸味橫生也罷。

村莊裡至今保留着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築。散落在村裡的青石巷道,被風雨洗磨的油光鋥亮,從上面走了多少人才能走成這般厚重!踩在上面總感覺有些粘稠,其實是自己不願把腳步放快。巷道兩側的牆面黛青斑駁,像一位老者,捋着白白的鬍鬚在娓娓訴說。村莊因酒麴而聞名,所以酒麴作坊全都被保留了下來。有一條溝渠橫穿村中,沿着人家一路流到田畈,雖說是溝渠,但裡面的魚多着哩,小時候只要是想吃魚了,那是很方便的事情。抬頭仰望,高聳的馬頭牆在陽光下拽着院落里探頭的桃花或梨花,熠熠生輝,仿佛一下子身臨前朝,穿着大褂坐在這院外支起攤子,大聲吆喝着」賣酒麴嘍「。

近幾年,政府把村莊作為旅遊景點開發,與周邊的一些景區連成一線,新建了富有古韻的涼亭和立起高高的牌坊,把老房子也修復了一番,在各報刊和網站大力的宣傳。若在氣候適宜的時候,遊客也是有一些的,架起他們的長槍短炮,記下村莊裡的每一處風景。對於政府的舉動,我喜憂參半,高興的是有更多的人認識我的村莊,而我擔心過度的挖掘會不會改變村莊,比如純樸比如民心。最近一次回村莊,我走在那條把一些水稻田改成的水泥路上,看見兩位村裡的老人坐在上面靜默不語

在村莊的土地上,一茬一茬植下種子收回莊稼,一年一年養育鄉民和生靈,讓煙火一天一天,一代一代的延續下來。可是現在年青人都湧向城市,我不知這樣是對是錯,因為我也站在這個隊伍里。我時常迷惑着,是這片土地給我們不夠多?還是我們根本就看不上村莊贈予的財富?不僅是土地,叢林、河流、生靈……甚至鄉音都瘦了淡薄了。人間的事物都是這樣的,需要不停的去搗騰它們,才能顯得有生機,才能生生不息,而村莊和土地更應如此。

我們是一隻只候鳥,一隻帶着一隻,朝着天邊飛去。都說村莊會老,其實村莊還靜靜坐在那裡,只是時光裝不下那些舊東西了,比如石磨天井犁耙蓑衣、打稻桶……比如年邁的耄耋老人

但這仍是一座很美的村莊,我定是要回去的!

[1]

作者簡介

寒池,筆名寒池,安徽池州人,安徽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