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艷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艷紅:江西萍鄉人,香港中文大學傳播學博士,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艷紅,女,1975年11月出生,江西萍鄉人,香港中文大學傳播學博士,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2]

人物事跡

畢業於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現為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院長。[3][4]

研究領域是傳媒與弱勢社群,公民傳播,傳播政治經濟學、新聞研究。[5]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成立於2003年5月, 經過多年的發展,傳播與設計學院設有新聞學系、公共傳播學系、創意媒體設計系,交互設計中心等4個系(中心),本科專業(5個)有:新聞學專業、政務傳播專業、公共關係學專業、影像傳播專業、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碩士點有新聞傳播學一級碩士點和公共傳媒管理(含新聞實務)、公共關係學、藝術設計三個碩士學位授予點。

《開放時代》學術委員《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和香港《傳播與社會》刊物的學術評審組成員。

教育經歷

1991-1995: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獲法學學士學位。

1995-1998: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獲法學碩士學位。

1998-2000: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獲哲學碩士學位。

2000-2004: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獲哲學博士學位

研究興趣

市場化與當代中國的傳媒變遷 -當代中國的新聞、傳媒變遷與公共生活的發展 -傳播的全球化及其社會文化後果 -傳播與民主 -傳播與弱勢社群的公共表達 -傳媒與社會運動 -新媒體及其社會影響。

學術科研

發表論文

「傳媒產制的第三部門——北美和澳大利亞社區媒體的實踐、制度及民主價值」,《開放時代》,2009年第8期。

「傳媒市場化與弱勢社群的利益表達――當代中國大陸城市報紙對「農民工」收容遣送議題的報道研究」。唯一作者,《傳播與社會》,(ISSN 1992-1985)香港, 2007年第1期(總第2期)。

「新聞報道常規與弱勢社群的公共表達——廣州城市報紙(2000-2002)對農民工新聞報道的研究」。唯一作者,《中山大學學報》,(ISSN 1000-9639), 2007年第2期。

「大眾傳媒、社會表達與商議民主——兩個個案分析」。唯一作者,《開放時代》,(ISSN 1004-2938),2006年第6期,pp.48-55。

「一個『差異人群』的群體素描與社會身份建構----當代城市報紙對農民工新聞報道的敘事分析」,唯一作者。《新聞與傳播研究》,(ISSN 1005-2577),2006年第2期,pp.2-14。

「歐美傳播研究視野中的新聞傳媒與弱勢社群」。唯一作者,《新聞與傳播研究》,(ISSN 1005-2577),2005年第2期,pp.48-55。

「政治新聞中的模糊表述:從中國大陸兩家報紙對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事件的報導看市場化的影響」。唯一作者,《新聞學研究》,(ISSN 1016-1007),台北,2003年4月。169-199。

「Representing the Underprivileged? A Case Study of the News Media under Marketization and the Peasant Immigrant Labor Issue in Urban China」 in George Cherian (ed.) Free Markets,Free Media? Reflection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press in Asia (2008).[1]

書評文章

Explicating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Studies in China (Jiexi zhongguo xinwen chuanboxue).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⑵ 2008.[1]

會議論文

「變遷社會的新聞傳媒與新興社會運動——以1990年代後期中國報紙對消費者權益議題的報道為例」。唯一作者,「當代中國公民社會:政府、企業、民間組織的合作與互動」ICS2006學術與事務研討年會,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公民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辦。2007年1月

「新聞報道常規與弱勢社群的公共表達——廣州城市報紙(2000-2002)對農民工新聞報道的研究」。唯一作者,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此論壇為中國傳播學最高級別會議之一,由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傳播學分會(簡稱中國傳播學會)、國際中華傳播學會,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深圳大學傳媒與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等聯合主辦),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2006年8月,10000字。

「Representing the Underprivileged? A Case Study of the News Media under Marketization and the Peasant Immigrant Labor Issue in Urban China」,論文宣讀於第54屆國際傳播學(ICA)年會,美國新奧爾良,2004年5月。

「Mediating Society in an Authoritarian State: Emergent Media roles in Marketized China」,論文宣讀於美國國家傳播學會(NCA)2003年年會,美國,邁阿密,2003年11月。

「MediaDiscourse and Consumer Rights: 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of a Quasi-social Movement in China」。論文宣讀於第52屆國際傳播學(ICA)年會,韓國漢城,2002年7月。

「故事 表演 表達:當代中國的大眾傳媒與消費者權益運動研究」,論文宣讀於台灣中華傳播學會2001年年會,香港,2001年7月。

學術訪問

2006年4月21日至5月20日,赴香港城市大學英語與傳播學系,青年訪問學者。

2006年11月3日至11月8日,赴台灣銘傳大學傳播學院及台灣傳播管理研究協會訪問。

2008年3月至2009年1 月,作為中加學者交換計劃的成員,赴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傳播學院進行學術訪問。

研究項目

「從『西藏314事件』看西方媒體的客觀公正性」。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託項目。已結項。2008年5月。主要參與者。

「當代新聞人員的職業生涯策略與發展模式研究:一種職業社會學視角」。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2007-2010。主持人。

「沙飛影像與戰爭視覺記憶研究」,主要成員之一,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

社會轉型時期城市媒體對農民工的新聞報道研究,主持人,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桐山青年教師基金, 2005年11月至2006年11月。

「建構弱勢社群與國家和城市社會的關係:當代中國城市媒體與農民工」的專項課題研究,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之「城市中國研究網絡」研究基金支持,2003年5月至2004年5月。

中山大學雙語教學項目:《傳播學理論》課程雙語教學,2008。

中山大學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探討新世紀新聞實務專業學位的研究生培養模式,2009。

獲獎經歷

2008年:「千百十工程」校級培養對象。[6]

2017年9月,李艷紅、陳鵬(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商業主義」統合與「專業主義」離場:數字化條件下中國新聞業轉型的話語形構及其構成作用》獲得中國新聞史學會第三屆「新聞傳播學學會獎」優秀學術獎·新聞學與傳播學三等獎。[7]

參考文獻

  1. 李艷紅(傳播與設計學院)老師 - 中山大學 2014年4月1日 - 李艷紅,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李艷紅老師的個人簡歷,李艷紅老師在中山大學教授的課程信息及評價,李艷紅老師的科研成果、論文等,另外還有中山大學學生...上大學啦
  2.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怎麼樣 - 院校大全 暫無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簡介 第三方評價 該功能升級中,暫停使用。 發布 ...李艷紅 王建民 馮原 由芳 李微 蘇芸 胡寧 張雪蓮 張靜民 劉根勤 張水亮 王...上大學啦
  3. 教授| 傳播與設計學院_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 李艷紅 教授 研究方向: 市場化與當代中國的傳媒變遷-當代中國的新聞、傳媒變遷...版權所有 © 2018 中山大學 傳播與設計學院 技術支持: 中山大學網絡與信息技術...
  4.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代表團來訪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2016年11月16日 - 11月15日,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黨委書記王天琪等一行五人來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座談,來訪人員還包括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李艷紅、新聞系主...
  5. 中山大學教師李艷紅介紹,簡介 中山大學教師李艷紅主頁 ,網大-教育...2012年5月24日 - 姓名:李艷紅 所在大學: 中山大學 所在院系: 傳播與設計學院 老師簡介 女,1975年11月出生 江西萍鄉人,傳播學博士,講師。2000-2004: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
  6. 李艷紅 .中山大學[引用日期2013-03-03]
  7. 第三屆「新聞傳播學學會獎」評選結果揭曉 2017年05月30日 11:0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段丹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