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李佩 | |
---|---|
出生 | 1917年(丁巳年)12月20日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英語教授 |
知名於 | 美國康奈爾大學 |
知名作品 | 北京市高教系統教書育人先進工作者(1986年) 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共產黨員(1992年)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突出貢獻榮譽獎(2006年) 中國科學院教書育人特別貢獻獎(2007年) 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2009年) 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 |
李佩[1](1917年12月20日-2017日1月12日),女,江蘇鎮江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著名語言學家,中國早期回國專家,"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先生的夫人。被稱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關村的明燈"、"年輕的老年人"、"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曾長期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英語教授。
李佩先生1924至1930年先後在北京慕貞小學、培元小學、教會學校貝滿女中讀書,1936年9月考入北京大學經濟學系;抗戰期間隨北大南遷至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曾任西南聯大學生會副主席;1947年2月赴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次年2月與郭永懷結婚;1951年在康奈爾大學語言學系教授中文;1956年10月與郭永懷攜幼女郭芹回到祖國;1961年2月調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擔任外語教研室英語教師;1978年4月出任新成立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即今中國科學院大學)外語教研室主任;2017年1月12日1時26分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9周歲。
李佩先生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許多知名院士和學者都曾是她的學生,為外語教學和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李佩先生創辦了"應用語言學"專業研究生師資班,為該學科在國內正式建立做出了開拓性工作;率領同事們創建了非英語專業博士研究生學位英語培訓班,為中國科學院京區各研究所開辦了高研英語進修班、出國人員英語培訓班等多層次外語培訓項目。
2018年7月,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公告,編號為212797號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為"李佩星"。
目錄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917年(中華民國六年)12月20日,李佩出生在江蘇鎮江的一個書香門第。
1924(中華民國十三年)至1930年(中華民國十九年),李佩先後在北京慕貞小學、培元小學、教會學校貝滿女中讀書。
1936年(中華民國二十五年)9月,李佩考入北京大學經濟學系。
抗戰期間,北大南遷,李佩也輾轉至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曾任西南聯大學生會副主席。大學畢業後,李佩先生在中國勞動協會重慶分會工作,從事勞工福利與國際聯絡,參與改善工人生活條件等諸多進步活動,幫助把美國勞動協會的捐款送到延安解放區。
1945年(中華民國三十四年),李佩隨朱學范(中國工會領導人)、鄧發(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出席了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工會聯合大會,之後還出席了第一屆世界婦女大會。
1947年(中華民國三十六年)2月,李佩赴美國康奈爾大學工業與勞工關係學院學習工商管理。
1948年(中華民國三十七年)2月,李佩與西南聯大學長、康奈爾大學教授郭永懷結婚。
1951年,在康奈爾大學語言學系教授中文。
回國任教
1956年10月,李佩與郭永懷攜幼女郭芹,衝破層層阻力舉家回到祖國,投入新中國建設事業中。回國後,負責中關村後勤建設,她創辦了醫院、西式點心店等。在50年代,李佩先生曾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1年2月,李佩先生調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擔任外語教研室英語教師。
"文化大革命"中,李佩先生受到較大衝擊,被隔離審查長達6年多。1968年12月5日,郭永懷先生不幸因公殉職。
1970年2月,李佩先生隨中國科大南遷至安徽省合肥市。
從1970年到1973年底,她在科大接受隔離審查,監督勞動,不能工作,來往的信件也要被檢查,只是沒人貼她的大字報。
1976年暑假,李佩奉調回北京。
1978年4月,出任新成立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後改稱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即今中國科學院大學前身)外語教研室主任。
1980年12月,李佩先生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4年,李佩先生將自己著書所得的200元稿費全部交作了黨費。
1987年,離休後,李佩先生抱着"讓老年人獨立自主地選擇和安排晚年生活"的宗旨發起成立了"中關村老年互助服務中心",為社區老年人提供義診、上門配眼鏡等服務。
1993年10月起,李佩先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6年,李佩先生唯一的女兒郭芹因病去世。
2003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45周年校慶之際,李佩先生將郭永懷先生榮獲的"兩彈一星"元勛金質獎章,捐贈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檔案館永久保存。
2008年,李佩先生將畢生的60萬元積蓄,分別捐獻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設立的郭永懷獎學金。
晚年時期
2016年5月23日,李佩先生因肺部感染在中關村醫院住院治療,6月29日轉入中日友好醫院。經中央組織部批准,李佩先生享受副部級住院醫療待遇。因病住院期間,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陳希,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國科大校長丁仲禮,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譚鐵牛,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鄧勇,以及中國科學院大學領導,曾經多次到醫院看望。
2017年1月12日1時26分,李佩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去世,享年99周歲。
2017年1月17日,李佩遺體送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社會各界800餘人自發前來為李佩先生送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原院長路甬祥,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分別送來花圈表示哀悼;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志珍,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中央組織部人才工作局局長孫學玉等出席送別儀式。
主要成就
人才培養
外語教學
1978年,鄧小平同志主持召開了全國科學技術大會,教育部和科學院分別部署大規模招收研究生的計劃。來自全國各地的800多名研究生聚集到了研究生院。李佩帶領剛分配到研究生院的3位北京大學工農兵學員開始了外語教學部的籌建工作。缺少教員,沒有教材,李佩開始尋找"千里馬"。她用3種辦法找老師:一是"挖牆腳",請大學的教師兼職,請退休教師;二是到科學院信訪辦公室看有無求職的人;三是辦應用語言學研究生班,自己培養師資。
1978年,李佩白手起家組織創辦了中科院研究生院外語教學部。她編寫的英語教材榮獲國家優秀教材獎。她還舉辦了國內首期應用語言研究生班,為該學科在國內正式建立做了開拓性的工作;率領同事們創建了非英語專業博士研究生學位英語培訓班,為中國科學院京區各研究所開辦了高研英語進修班、出國人員英語培訓班等多層次外語培訓項目。
關心留學
1979年,為給中國培養物理人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教授提議舉辦了"中美聯合招考物理學學生"(CUSPEA)的項目,該項目實施10年,950多位中國優秀學生赴美國一流大學留學。李佩負責了歷屆CUSPEA項目英語筆試的出題和評卷工作,並參與了口語面試。因為通過考試的學生成績優異,當初在美國部分大學的推薦信中,英文水平證明書中只要有李佩的簽名,都會得到認可。
1978年,政府開始派遣留學生,但國家財政拿不出大量外匯用於出國培訓,出國留學難上加難。另外一個情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促進了西方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美國大學向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的資助,但當時的中國對這些情況並不十分了解。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0月,外教Mary小姐向李佩提出向學生介紹美國大學招收研究生的辦法,鼓勵大家去爭取美國的獎學金,但又擔心學生因此會受處分。深知國情的李佩也知道其"法"可行,其"罪"難當,於是向當時任研究生院的副院長彭平請示,幾天後,彭平對Mary和李佩說:"我已經老了,也沒有什麼可以怕的,你們就這麼辦吧。"在院方的默許下,不到一年,近百名同學從美國各大學獲得了獎學金,飄洋過海留學美國,從此啟動了當代中國的"自費留學潮"。
1986年,李佩主持創辦科技翻譯協會,帶着力學所的一群科研骨幹,學習翻譯外國的經典學術論文。
論壇討論
離休後,李佩把專家請到社區來,辦一個社區版"百家講壇"。除了每周給中關村的老人們上兩個半天的英文課以外,每周五的下午兩點,是她組織的講壇固定"開壇"的時間。憑藉她的威望,黃祖洽、何祚庥、楊樂、厲以寧等專家學者被她邀來開講座。
2003年7月,"非典"疫情之後,李佩主持了"中關村人SARS後的思考"討論會,與會者討論了公眾的知情權、社區環境建設和垃圾分類問題。
中關村大講堂關閉後,她還堅持在力學所內開設錢學森科技思想探討會,並一直參與發言。
得意弟子
第四屆北京十大傑出青年楊佳,22歲時考入中科院研究生院成為李佩先生的得意弟子,24歲時留校教英語。29歲時雙目失明。楊佳從頭學習盲文,把學生的作業掃描進電腦,靠語音系統轉換成聲音給學生判作業。她為博士生們開設了20多門英語課程,恩師李佩親自為她的新書《研究生英語閱讀》作序。在李佩先生的鼓舞下,楊佳失明8年後又走入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用一年時間以全優成績獲得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被稱為哈佛的驕傲。
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副書記馬石莊是李佩的學生之一。
榮譽表彰
李佩先生曾多次獲得學校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稱號。
榮譽名稱 | 獲評時間 |
---|---|
中科院"三八"紅旗手 | 1982年、1987年 |
中科院先進工作者 | 1985年 |
北京市高教系統教書育人先進工作者 | 1986年 |
中科院老有所為精英獎 | 1988年 |
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共產黨員 | 1992年 |
人事部早期回國定居專家 | 1992年 |
中國科學院"巾幗建功"活動標兵 | 1994年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突出貢獻榮譽獎 | 2006年 |
中國科學院教書育人特別貢獻獎 | 2007年 |
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 | 2009年 |
第八屆全國健康老人 | 2013年 |
2018年7月,國際小行星中心正式向國際社會發布公告,編號為212797號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為"李佩星" 。
社會任職
1956年10月,李佩回國後不久,擔任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中關村西郊辦公室副主任。
李佩先生曾兼任着中國科學院編譯職務評定委員會評委、全國大學英語教材編審兼首屆文理組成員、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全國理事會理事,親手創建了中國科學院科技翻譯協會,並擔任副會長。
個人生活
居所情況
李佩先生在中關村住了50年的樓房在蒙蒙塵埃中顯得斑駁、陳舊。室內擺設仍與郭永懷共同生活時的模樣差不多,客廳里的兩個單人沙發和茶几是回國時父母補送給她的嫁妝,硬木花格架、長條形茶几和鋼琴是她和郭永懷一道買的,所不同的也許只是今天客廳的地面塗上了暗紅色的油漆,而不是當年精製的純羊毛地毯。
人物語錄
研究生院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學科,她學了很多科普知識,她說你教這門課跟學生沒有共同語言不行啊。
"你得有一桶水,才能給別人一杯水。"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人還得走下去,而且應該以積極的態度走下去,去克服它,而不是讓它來克服自己。"
"我的理想就是希望自己注意健康,過好每一天的生活,儘可能多為大家做一點事。太高的理想我做不到,我只能幫助周圍的朋友們,讓他們生活得更好一些。"
"有時候我連小事也做不了,比如說中關村的交通,騎自行車者橫衝直撞,甚至撞倒過老院士、老科學家,我想攔住這些不講公德的騎車人,問問他們為什麼不遵守交通規則,但他們跑得太快了,我追不上。"
2016年,中新社記者曾有機會問李佩先生如何看待外界冠以的"玫瑰"稱號。滿頭銀髮的李佩先生坐在狹小書房一隅,輕快地說:"我喜歡花,希望像花一樣美,但那是90年前的事了。"
人物軼事
有一年,力學所即將空降一位所長,但並沒有得到所里員工的支持。李佩知道之後,直接找到領導反映情況。於是,力學所專門為此做了基層調查,事實確實如李佩所反映的那樣。最終力學所決定改換人選,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有一次,談慶明向李佩提出邀請資中筠來中關村大講堂做講座。儘管當時李佩並不認識資中筠,但她還是很快聯繫上了她。可聽完李佩介紹,資中筠直接拒絕,"你們都太老了,人也少。我要跟年輕人講,去人多的地方講"。李佩更是沒有半點含糊,"你來吧,我給你找年輕人。去學校講,那裡人多"。於是,才有了資中筠在國科大的一場幾百人的大講座。
1991年10月16日,80歲的錢學森在人民大會堂接受國務院、中央軍委為他一人授予的"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作為錢學森夫婦二人的老朋友,李佩在幾天前接到電話,也受邀參加這次重要的大會。但她卻鄭重地回絕了,理由是,她那天還要上課。
1997年,災難卻再次降臨,她女兒郭芹因病去世,79歲的李佩卻沒有因此缺一堂課,依然提着錄音機走上講台,只是人更清瘦了,聲音有些沙啞。
有人回憶,自己的第一篇英文文章是李佩先生改的,講了兩個多小時。
有人說,當年出國多虧了李佩先生借給自己100美元。
有人提及,李佩先生考試的時候,在黑板上寫個"honesty(誠實)",轉身就走,到點兒再來教室收卷子。
有人回憶,在討論"錢學森之問"的根本出路時,北大資深教授陳耀松先生首先說了"要靠民主"四個字,緊接着,鄭哲敏院士說:"要有自由。"隨後,李佩先生不緊不慢地說:"要能爭論"。
丈夫失事
1968年12月,郭永懷乘坐的飛機失事。得知消息後,邊東子趕到樓上安慰。他回憶,李佩神情凝重卻沒掉一滴淚,只是站在自家陽台上,望着遠方的藍天,好幾個小時沒說話。負責夜間看護的一位女性說,李佩躺在床上,一夜未合眼,屋內偶爾傳出幾聲嘆息。
"李佩從不麻煩別人,只有一次,她找我幫忙辦件事,那是她唯一的一次私心。"邊東子回憶,那是1969年春天,14號樓下花壇一株迎春花被人刨出。李佩拉着他說,麻煩你幫忙搬過來,種在我們13號樓下吧,我們老郭最喜歡的就是迎春花了。
人物評價
李佩先生被稱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關村的明燈"、"年輕的老年人"、"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
"李先生承庭家訓,學兼中西,是科學院裡很難得的一個美國通,她日日奔波於中關村和林學院間;應接國外知名學者,安撫外籍英文教師,有尊嚴而無傲氣;對同學們亦從無疾言厲色,那清逸的身影中有着一顆慈母般的心,是院裡最有威望的人物之一。"(研究生院1978級的學生朱學淵在文章中描述)
"李佩的眼光非常尖銳,觀點極高,極其認真,她的年紀大了,但她始終走在前面"、"李先生之所以能在一個普普通通的教師崗位上,做出那些不平凡的事,跟她的處事態度、她的人格魅力有關"、"只要是先生認定的,她絕不妥協"、"不會再有第二個李佩"。(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談慶明研究員評)
"我們尊重並懷念郭永懷先生,但郭先生的夫人李佩女士也是一位十分受人尊重的人,她非常優秀,她是一位傳奇式的人物。"(1989年聲學家汪德昭院士在郭永懷先生誕辰80周歲的紀念會上評價)
"有人說,李先生是'中科院的玫瑰',這不確切,玫瑰是會展示自己的,李先生不會。如果說郭永懷先生用生命換來了國家的振興,那麼,李佩先生則默默地在講台上站了一生,傾其所有,換得桃李滿園。"(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副書記馬石莊評)
"李佩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著名語言學家,在外語教學和研究領域做出過傑出貢獻,被譽為'中國應用語言學之母"(國際小行星中心評)
人物影響
1956年10月,李佩先生回國後,擔任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中關村西郊辦公室副主任,負責中關村後勤建設,為今天的中關村科學城打下了基礎。
2012年,以"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和夫人李佩為題材的中國科大首部大型原創音樂劇《愛在天際》首演,此後在全國各地連續演出數十場。
2016年10月,經過兩年多的精心籌劃,由中科院院士鄭哲敏主編、中國科大出版社出版的《佩瑜懷瑾紈質蕙心--李佩先生的世紀生涯》正式發行,該書收集了李佩先生人生歷程中的珍貴照片,真實還原了李佩先生的傳奇一生。
後世紀念
2018年7月19日,國際小行星中心正式向國際社會發布公告,編號為212797號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為"李佩星"。
參考資料
- ↑ 李佩:永遠年輕的「偶像級」教師,
- ↑ 李佩帶走了一個時代嗎,中國青年報,2017-01-21
- ↑ 李佩:湍流卷不走的先生,中國青年報,2016/1/13
- ↑ 【大家】李佩先生:98歲仍在做學術的她去了,2017-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