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仝是水滸最具神性英雄(盧慶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仝是水滸最具神性英雄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朱仝是水滸最具神性英雄》中國當代作家盧慶春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朱仝是水滸最具神性英雄

在施耐庵的筆下,水滸108位英雄叱咤風雲,縱橫馳騁,成為文學史上不朽的文學藝術形象。然而,我在第二次讀水滸原著的過程中,朱仝猶如夜空一顆特別耀眼的明星,一下子照亮了我,也讓我看見了施耐庵塑造這一人物形象的目的,讓我對水滸傳喜歡的點由女性美的描寫,到武松有仇必報,到魯智深嫉惡如仇,再到晁蓋純然造反和宋江追求理想,終於變成朱仝神性美。

施耐庵把朱仝塑造的別具一格,不仔細看容易被忽略掉。對比朱仝的故事[,魯智深拳打鎮關西和武松打虎都曾經入教材,我認為選擇標準有失偏頗,施耐庵如有在天之靈也一定不滿意那樣的節選標準,至少沒考慮作者本人的良苦用心。之所以這樣說,就是因為朱仝在108人的水滸英雄集團里,最具有人性和神性之美。 六祖大師避難獵人隊中,經常被安排守網,但大師對每個被網住的生命「盡放之」。不知道朱仝是否熟悉六祖故事,從書中敘述看,應該是不知道,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朱仝繼承了六祖的好生之德,每遇生命「盡放之」,書中極其有代表性的寫了朱仝三大放生故事,他為維護一個個落難的生命,竭心盡力,絕不是兩道通吃,江湖義氣那樣簡單

第18回放晁蓋。朱仝和雷橫被一起派去緝捕晁蓋,卻都有心要放晁蓋,朱仝更心細一些,故意騙雷橫去打前門,他在後門放晁蓋也做的有模有樣,不讓身邊人看出馬腳,首先就對着晁蓋叫道:「保正休走,朱仝在這裡等你多時。」晁蓋一開始真的以為朱仝來抓他,也不搭話,與同公孫勝捨命只顧殺出來。朱仝假裝打了一下,卻是放開條路讓晁蓋走,自己又挺着刀去追。晁蓋真的誤會了他,一面在前面逃跑,一面回頭說:「你只管追我做什麼?」朱仝見後面沒人,只有他和晁蓋,才說,「我騙雷橫打你前門,我在後面放你。」然後一定是了解晁蓋真的不知道去哪裡,才又像父母囑咐孩子似的告訴晁蓋,「你不可投別處去,只除梁山泊可以安身。」

第22回放宋江。朱仝和雷橫又被一起派去緝捕宋江。但這回放生的技巧更加純熟老道,施耐庵的創作技巧也別處心裁。宋江的父親太公都說了已經和兒子宋江斷絕父子關係,有官府文書為證。朱仝堅持說,「那也得等我們搜一搜看,好去回話。」這回不是騙雷橫堵前門,而是騙雷橫先搜第一遍,這本身就是對雷橫的信任,因為知道雷橫和宋江也好。等雷橫沒搜到出來後,朱仝道:「我還是放心不下,要親自細細地搜一遍。」 結果真的在地窨子裡堵住了宋江,讓宋江吃驚不小。朱仝道:「閒常時和你最好。」原來是宋江自己對朱仝講的。由此可以推論,這個地窨子的秘密,宋江只告訴朱仝,沒告訴雷橫,再好的關係也分親疏,也是人際關係里多一份防備。關於去何處安身,朱仝對宋江就不似對晁蓋直接點明建議,而是問宋江自己怎麼打算,果不其然,宋江說了三個可以去的地方,只是沒最終確定。

等到和雷橫離開的時候,宋太公隨即排下酒食,款待眾人,並拿出二十兩銀子,送與他與雷橫。可是,朱仝、雷橫堅執不受,給四十個土兵分了。對比第14回雷橫捉劉唐收下晁蓋十兩銀子,這一次雷橫沒要銀子,肯定與朱仝在場有關,而且這個當下,朱仝不用再防着雷橫,而是果斷的把人情送給收下士兵。雖然僅僅一筆帶過,卻是朱仝不貪不占人性之美又一個熠熠生輝的點。

第51回放雷橫。這裡感人看點更多,更不同於放晁蓋和宋江。

一是雷橫的老媽來牢里送飯,朱仝對老人家說,「老媽自請放心歸去,今後飯食我來負責管待他。」一句一個老媽,這要是雷橫聽見得感動到啥樣,你雷橫的媽就是我的媽,除了仗義,更是對長者的尊重,從稱呼就直接看出來,人性教養好必先從稱呼開始。二是知道雷橫被押解到濟州很大可能是被執行死刑,朱仝沒有其他放生技巧,也知道放跑雷橫,自己罪不至死,便果斷的捨命陪君子,找個沒人的地方給雷橫開了枷放跑。他自己被斷了二十脊杖,刺配滄州,為他人生命付出的代價也不小。三是放雷橫之前,朱仝只囑咐一句,「快星夜逃難。」讀到這裡,我竟然想笑,笑朱仝的淡定,不婆婆媽媽,也笑雷橫在朱仝眼裡就像個生命力超強的野孩子,不須操心,只須放手就行。

完全可以推理一下,書中寫了朱仝三個放生的典型,那麼,以朱仝為人和工作關係,更不知放生多少生命。讀到這裡,我心裡已經就熱乎乎讚嘆不已。然而,朱仝尊重生命的精彩和高潮更在對一個四歲孩子身上體現出來。我怎麼都以為比武松打虎更有人性的偉大光輝。

這個故事的精彩看點有二。一是朱仝因私放雷橫被發配到滄州,滄州知府「見朱仝一表非俗,貌如重棗,美髯過腹,先有八分歡喜」,知府的四歲兒子,更是喜歡朱仝,見了朱仝,便要他抱。朱仝也很有耐心,也會處理人際關係,天天哄着小孩子玩。一個讓小孩子都喜歡的人,都是人性美到柔軟的人。書里這麼寫朱仝,真的讓我很稀奇,好佩服施耐庵的創意好,一個喜歡孩子的人都是熱愛生命的人。

二是知府的小兒子被李逵殺害後,朱仝的一言一行都是在捍衛生命的尊嚴和價值,在水滸傳里成為不顯眼的亮點。先是聽雷橫說抱走孩子的是江州殺人的李逵,朱仝跌腳叫苦,預感不好。當看到孩子被李逵殺害後,朱仝當即性起,心下大怒,第一次跟李逵拚命,恨不得一口氣吞了他。等到柴進、吳用、雷橫出來見面,說明這麼做的原因就是想讓他上梁山入伙,朱仝當即懟了一句,「即使再是你們弟兄好意,只是忒毒些個!」聽完這話,柴進還一個勁的勸,兩相對比,柴進在人性面前簡直就是厚顏無恥之徒。朱仝在全篇水滸傳里關於生命的最強音只此一句,也由此看見施耐庵作為偉大作家的人性光輝。

然後,朱仝開出上山條件,「我去則去,只教我見黑旋風面罷。」李逵也以勸說者的身份出來,可是朱仝見了,「心頭一把無明業火高三千丈,按納不下,起身搶近前來,」要和李逵第二次拚命,「若要我上山時,只殺了黑旋風,與我出了這口氣。」李逵說這是「晁、宋二位哥哥將令,干我屁事!」朱仝怒發,第三次要和李逵拚命,「若有黑旋風時,我死也不上山去!」

等到李逵為了幫助柴進,殺死殷天錫,連夜逃回梁山泊,朱仝一見李逵,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掣條朴刀,第四次跟李逵拚命。李逵最後被宋江逼着,只得撇了雙斧,拜了朱仝兩拜。朱仝方才消了這口氣。四次跟李逵拚命不是非要殺死李逵,就是為了消這口惡氣。這口惡氣,不僅對李逵,更是朱仝對宋江、吳用一干人。並且,這口惡氣,是朱仝保全生命的另一個方式,為四歲的孩子迎來了殺人者的一句道歉,朱仝能做的也只有這些。假如滄州知府聽說朱仝這麼夠義氣,慘遭喪子之痛後也會心有釋然。

由此,我很自信的斷定,朱仝是施耐庵在水滸傳里的人性標杆,無人能超過。讀水滸傳,往往很容易被誤導,把所謂的英雄好漢跟好勇鬥狠聯繫在一起。朱仝則成為完全與眾不同的英雄好漢的標準。燕青比其他人在好勇鬥狠方面好很多,但第110回也寫他秋林渡射雁,遭宋江批評。相比之下,全書無一句朱仝隨便射殺禽獸之類的行為。除了上面提到的故事外,朱仝就再無故事,任何殺害無辜的場面,都沒有朱仝。

縱然第113回寫朱仝「一槍把苟正刺下馬來」,第117回寫朱仝「把元帥譚高一槍戳在馬下」,僅此一句話而已,並且這也是在戰場上廝殺,不像寫其他英雄還要割下人頭邀功。第119回,寫柴進冒充方臘的駙馬,朱仝與之交戰,「兩個鬥不過五七合,朱仝詐敗而走,柴進趕來虛搠一槍,朱仝棄馬回歸本陣,」讀到這裡,我怎麼都認為這是施耐庵給朱仝這一形象加了點輕鬆喜劇氛圍。你想啊,朱仝在第71回英雄排座次中,排在天罡星第12位天滿星,地位很高,又是一個美髯公,寫他從馬上跳下來跑回來,不是寫他狼狽,而是寫朱仝的機動靈活,肯定是善跑,也是寫朱仝善待自己的一個特寫。

我自從讀水滸原著開始,就關注施耐庵筆下的人文關懷。一開始進入我視野的是石秀。第46回寫潘巧雲偷情被發現後,石秀建議楊雄「把這是非都對得明白了,寫與一紙休書,棄了這婦人」。當時讓我拍手稱道不已,恨不得穿越到書里給石秀一個大大的擁抱。可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楊雄要處置潘巧雲時,石秀竟然主動遞過來刀。我起初以為施耐庵在這裡創作不夠心細,很快就會發現,當初的建議是石秀一個計策,否則很可能楊雄直接一紙休書就完了。再繼續分析下來,石秀心中有恨,恨潘巧雲不僅偷情,還栽贓石秀調戲她。施耐庵這是在寫石秀的歹毒啊。我想,要換成朱仝,一是不會八卦偷情,二是不會如此歹毒;三是縱然楊雄主動揮刀,朱仝一定出手攔下。

寫到這裡,我越發對朱仝的人性欽仰不已,越是人性,越是讓人願意親近。昨天,一個好同學請我吃飯,言笑晏晏之餘,服務員又上了一道菜,煎烤鰻魚。當我看見碎成幾段後,魚頭和魚尾還在動,我當時差點心難受的吐了,立即想到漢孝惠帝看見呂后殘害後的戚夫人立即病倒早逝。

忽然,我發現自己越欣賞朱仝的人性,竟然想說說朱仝的神性,人性的極致就是神性。朱仝不但有上面說過的人性的美好,而且美好到神性的極致。朱仝自打上梁山,沒再發表任何主張言論,對一切都神情不動,哀樂不生。說他忠於梁山卻未見主張招安與否,說他效忠朝廷卻未見他在梁山內部搞什麼破壞,說他不探索人生卻很有自己主見;說他探索理想抱負卻不像宋江和魯智深那樣參禪修道;說他貪圖功名富貴卻未見他積極苟求;說他看破紅塵卻未見他如公孫勝和李俊一樣不辭而別。

何以這樣?唯有一個解釋:極具人性的朱仝,更具有神性,隨遇而安,心神安在每一個當下,在熙熙攘攘亂世中保持自己的沉默和冷靜。這份沉默和冷靜中,朱仝對未來之路看得清澈透底。在征方臘傷亡慘重的時候,朱仝安然無虞,書中只在第70回寫他被張清石子打傷,也僅此一句,不像寫其他人被打後滿臉開花,也不曾病倒過,回朝受封為保定府都統制,一直到第120回說「只有朱仝在保定府管軍有功,後隨劉光世破了大金,直做到太平軍節度使。」 走筆至此,我幾乎看見了施耐庵在寫完朱仝這一筆後,臉上浮現出來的欣慰自得的神情。這欣慰自得也一定包括相信幾百年後有人能讀懂他。 [1]

作者簡介

盧慶春,遼寧阜新人,1972年出生,錫伯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