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末路王朝(曾令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末路王朝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末路王朝》中國當代作家曾令琪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末路王朝

中華文明有着5000年的歷史,在這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既有開創大一統江山、建中華百世之基、讓人頓生無限振奮的漢唐盛世,也有積貧積弱、國力不張、令人扼腕而嘆的晚清封建季世。史如明鏡,無論是榮光,還是恥辱,作為後人,我們都無法迴避、也不應該迴避。

所以,在讀到張鴻福長篇紀實的佳作《末路王朝――中日甲午戰爭報告》(中國文聯出版社2005年2月)的時候,我不禁隨同張先生一道,「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同苦同愁,同氣同悲。掩卷而思,我感到張先生這部作品有三個大的特點

一、編排體例的創新,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全書除前後的「自序」、「後記」、「主要參考書目」外,分為「一個比較」、「不宣而戰」、「決戰」(包括上、中、下三編)、「馬關條約」、「並非題外話」諸章。

作者以「一個比較」開篇,分別將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洋務運動與明治維新、進攻與防守作了相當理智的分析。

光緒皇帝年輕、懦弱而又不乏想有所為的一點點血性,慈禧太后貪圖享受、熱衷權力、不甘養尊處優、時時處處謀奪光緒之權。大清統治集團最高層帝後兩黨之間的尖銳矛盾,必然在國家的改革與保守,戰略進攻與戰略防禦諸方面顯現出重大的分歧,這種分歧的「硬傷」,足以導致統治者在重大決策上的嚴重失誤,為國家和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

而同樣是遭到侵略的封建國家,日本「倒幕」、遷都以後,僅僅用了兩三年的時間,就順利完成了軍政大權的統一。隨即,明治天皇立即播種他所崇尚的資本主義文明,由此在日本近代史上開創了一個大力提倡衣食住行、語言文化、甚至極端到日本人種也要「歐化」的「鹿鳴館」時代。此時,大清的洋務派「改革家」們卻遭到頑固派的掣肘、指責,舉步維艱,連使用機器,都被說成「有百害而無一利」。就這樣,大清曾經聲勢浩大、轟轟烈烈、持續時間長達30年之久的「洋務運動」,在上述無味的爭鬥中耗費了最後的一絲元氣,不得不壽終正寢。當初發軔於林則徐、魏源等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構想,也就變成了一絲裊裊的青煙,隨風而散了。而日本的「明治維新」,卻使得日本很快走上封建資本主義的強盛之路。

在「進攻與防守」的分析中,作者對日本與大清的國力、國策、外交、將領、後勤諸因素作了比較,「一個刻意進取,志在必勝;一個盲目滿足,退守苟安」,用事實說明日本贏就贏在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虎氣上,大清國輸,首先是輸在猶豫、懦弱的暮氣上。

在上述的比較中,作者引用大量的史實,既讓我們看到日本崛起之由,也讓我們感受到大清衰落之因。客觀的分析、形象的說明,代替了一般政治書籍的空洞的說教,使人不得不信服。

二、史料的旁徵博引,書稿內容豐富嚴謹

為了寫作這本書,作者作了大量的、艱辛的資料收集工作。僅在書末「主要參考書目」中列出的史料、文獻,就達37種之多。另外,作者還利用先進的網絡傳媒,瀏覽了網上的大量資料科學地分門別類,理智地條分縷析,合理地選擇利用

在敘述具體的史實時,作者基本上都是引用史書的記載。晚清的歷史,除了正史,還有野史、筆記、回憶錄;加之晚清的特殊時代,外籍人士在朝在野的也多,他們中的一些人對甲午戰爭曾經親歷,寫下的著作(如書中所引的詹姆斯·艾倫《在龍旗下》)也有一些。另外,稗官小說家言也很多。要在這大量的歷史資料中披沙揀金,確實需要作者不辭耙梳、整理的辛勞和獨具的慧眼。

因此,當我讀到作者對中日經濟、軍事實力進行分析所引用的具體數據、讀到花園口當地百姓歌頌高武等人的民謠、讀到當時日本《朝野新聞》記者所記載的日人審訊陳萬春、李風貴的記錄,……我都感到特別的真實、可信。

而作者的嚴謹,主要體現在對史實「信則傳信,疑則存疑」的態度上。

比如,關於當時大清軍民對敵人戰俘、屍體採取的冷酷手段,作者在「決戰」(中)曾給予如實的描寫。我們國家歷來有為尊者諱過、為賢者諱恥、為長者諱疾的傳統,一說到民族的某些醜陋,往往遭致群起之攻。前些年柏楊先生《醜陋的中國人》一出,很惹了些罵名。但張先生在本書中對我們民族殘忍的一面毫不迴避,我想,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再比如關於方伯謙這個人物。

方伯謙生前為清朝北洋水師「濟遠」艦管帶、中軍左營副將,曾創造了中國近代海軍史上眾多第一:船政學堂第一屆畢業生,中國海軍第一批留學生,近代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代海軍將領之一,曾主持修建了中國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設計、修築的海防炮台,曾參加制定了中國第一部海軍章程,是惟一一位參加過甲午戰爭中豐島和大東溝兩場海戰的將領。(筆者註:此段引自2004年2月9日《福州晚報》:《方伯謙福州故居辦家族海軍博物館》)

最近幾年,關於方伯謙被殺,史學界爭論得很熱鬧。聚訟紛紛,褒貶不一。作者本着嚴肅的態度,介紹了關於方伯謙的正、反兩方面的史實、資料、學術論文等。但鑑於目前所見的資料尚不足以推翻歷史定論,所以作者似傾向於歷史舊說。不過,作者論曰:

人人都說歷史是公正的,那僅僅是就大的規律和總體的趨勢而言,一涉及到具體的人與事,歷史也同樣無奈,同樣會留給我們許多的懸案。

這就是持平之論,是我們對待歷史疑案的應有的科學的、求實的態度。

前引《福州晚報》接着說:

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無視方伯謙浴血海戰的事實,將他作為戰敗的替罪羊問斬,造成了中國海軍史上的一大冤案。方伯謙之後,方家三代連續出了9位優秀海軍,僅抗日戰爭中,就有6位方伯謙的孫輩與日寇浴血拚殺。

我們姑不論方伯謙臨陣脫逃與否,也不論《福州晚報》言方伯謙被殺系冤案是否歷史真相,但方氏後人能在抗日戰爭中浴血奮戰,獻身國難,我想,已經足以洗刷乃祖的恥辱了。難怪前些年國防部長張愛萍上將親筆為福州方伯謙故居題寫「方伯謙故居」和「海軍世家」的牌匾呢。

三、行文的文學色彩,全書閃耀人道光輝

讀張先生這本書,我常常折服於書中濃郁的文學色彩,常常感覺到作者的筆端閃耀着人道的光輝。

比如:

在「宣戰」中,作者寫了日本艦隊出發時的情景。通過一系列簡短的排比,展示了日本海軍的蓬勃朝氣。

在「決戰」(上)中,作者寫了日本第一軍司令山縣有朋對麾下軍官們的訓示,回顧了日本軍隊禁止投降的傳統。寥寥數筆,刻畫了日軍的頑強與堅韌。

在「決戰」(中)中,作者不厭其煩地敘述了大清基層百姓抗擊日本侵略軍的事跡。鐵匠、爐匠刺殺倭酋,獵手姜二伏擊日軍馬隊,高武率鄉親英勇作戰,苑鐵匠手持鐵錘襲擊侵略者,………誠如魯迅先生所說,「筆端常帶感情」,讀來栩栩如生。

這些描寫、敘述,有的純用白描,惜墨如金,有的濃墨重彩,用墨如潑,都有很強的文學性。

與此同時,作者對人物心理的刻畫與解剖,也讓人讚嘆不已。

作者對鄧世昌和他的愛犬「太陽犬」的敘述,讓我們從一個側面看到了民族英雄鄧世昌溫馨的家庭生活和他以身殉國的絕決。

在丁汝昌自殺一段,作者花了相當的筆墨和篇幅敘述伊東佑亨對丁汝昌的利誘。在「極為絕望、痛心而又漫長的過程」中,丁汝昌的人性得到了理性的升華。

對李鴻章受命東渡日本談判簽訂《馬關條約》,作者深刻地解剖了當時的和、戰局勢,設身處地考查了李鴻章的內、外處境。作者寫道:

簽定《馬關條約》是李鴻章被罵為賣國賊的力證,仿佛是他一心賣國才簽定這麼苛刻的條約。這不夠公允。弱國無外交,敗國無和談。刺刀架在脖子上,你縱有鐵齒銅牙又能怎樣?我們可以設想,如果清廷派一位主戰的官員前來,在勝利者面前,又能有多麼出色的表現?我們不厭其煩照錄和談對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古稀老人是怎樣的倍受凌辱和無奈的爭辯。

這才叫做「知人論世」啊!

這才是一個歷史研究者、一個文學工作者的應有的態度!

作者對李鴻章人性的挖掘,可以說充分體現了人道主義的精神。

以前,我常常想,少年從軍,中年從政,晚年曆經滄桑巨變,李鴻章難道是傻子,不知道生前、身後會被唾罵為漢奸、賣國賊?讀了張先生這本書,我終於豁然開朗:時勢使然,不是某一個人所能改變的。如同作者所說的一樣:「其實,大清國已經是個老態龍鐘的老人,身體的大部器官已經嚴重失去活力,即使還有某個器官依然生機勃勃,也無力使老朽的身體迸發活力,就像枯樹枝上發出的新枝,是斷然不會長成參天大樹的。」

捧讀此書,唯一的遺憾是對恭親王奕訢的「訢」,整部書都印成了「奕訴」,讀來有點不舒服。――當然,這是編輯、校對的事,與作者無關。

往事越百年。甲午之戰的硝煙早已隨風消散,歷史在塵封中已被不少人遺忘得差不多了。列寧說過,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晚清的歷史,它負載了我們中華民族太多的心酸、太多的血淚。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在當今台海問題(日本目前摻和美國,在此問題上躍躍欲試)、黃海大陸架問題、東海釣魚島之爭日趨危急的時候閱讀張鴻福先生這本《末路王朝――中日甲午戰爭報告》,重新回顧甲午之戰,重新品評我們歷史上的慘敗,我想,這對我們民族奮發努力、趕超西方先進國家,是大有裨益的。[1]

作者簡介

曾令琪,1988年畢業於南充師範學院中文系(現西華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辭賦家協會理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