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朝中措·春空一鳥落雲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朝中措·春空一鳥落雲干》

作品名稱: 《朝中措·春空一鳥落雲干》

創作年代: 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吳潛

《朝中措·春空一鳥落雲干》是南宋後期官員,詩人吳潛的詩。[1]

吳潛是南宋詞壇的重要詞人。詞風激昂淒勁,題材廣泛,主要是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也常吐露個人理想受壓抑的悲憤。"報國無門空自怨,濟時有策從誰吐?"(《滿江紅·送李御帶珙》)是他壯志未酬的自我寫照。吳潛也能詩,多為紀游、即事之作,有的也抒發"丈夫勳業在安邊"《送曾阿宜往戍》的抗敵抱負。詩較平衍,佳作不多。

寫景之詞比較著名的有《滿江紅·豫章滕王閣》[2]。送別詞中,《滿江紅·送李御帶珙》尤為感人[3]。詞的開頭即問友人李珙何以辭官,可見這不是一般的聚散迎送, 牽動肚腸的也不是一般的離情別緒。遊樂詞代表作有《滿江紅·金陵烏衣園》,為作者在建康(今南京)任淮西財賦總領時所寫[4]

詩詞正文

作者簡介

吳潛[5]。原籍宣州寧國(今屬安徽) ,於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年)生於德清新市(今屬浙江)。他自幼聰慧過人,才華出眾,其詩文書法聞名鄉里。父親吳柔勝為當時大儒,但慶元三年(1197年)在韓侂胄的策劃下,發生了慶元黨禁,朝廷將所謂偽學逆黨之人籍記成簿,這其中就有吳柔勝。 加之御史湯碩彈劾他在浙東任官時擅放田租,且主張朱熹理學,於是被罷官。 自此,吳柔勝無心仕途,轉而在家升館授徒,把精力放在兒子的教育上。除了自己的悉心教導,更為兒子遍訪名師,當時臨川人鄒斌負勝名,吳柔勝便讓兩個兒子吳淵、吳潛前往拜他為師, 鄒斌是陸象山的徒弟,博記敏識。吳潛既有家學淵源,又得名師指點,使他很早就有了士大夫所應該具備的文化素養[6]

宋寧宗嘉定九年(1216年),吳潛參加了省試。嘉定十年(1217年)二月,省試結果公布,吳潛榜上有名。按照規定,由禮部奏名朝廷,參加殿試。這一年的殿試於五月在臨安的集英殿舉行。按照規定,主考官批完試卷,取前十名的卷子,由宰臣複審,最後呈送御前。吳潛的卷子送到宋寧宗手中,寧宗閱後,親自把吳潛的卷子擢為第一,為狀元,旋即被授予承事郎一職,簽鎮東軍節度判官。[7]

吳潛被貶到廣東後,看到南宋王朝日衰一日,奸臣當道,民不聊生,內心悲憤,常常獨自望着夜空,久久默然無語。一日,吳潛好像知死期不遠,突然對身邊人說:"我將死之夜,必定雷風大作。"被下毒後,吳潛"雙足先浮,兩髀繼腫,漸浸淫於手臂,遂侵犯於心脾,氣喘而夜臥惟艱,胃衰而晝餐盡絕,嘔噦大作,臟腑不舒。" 幾天後的一個夜裡,果然風大雷響,四鼓開霽。他揮筆撰作遺表,作詩誦頌,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兒,閉上眼睛,帶着渾身的病痛,便無聲無息地離開了人世。[8]

吳潛墓位於南安東田鎮湖尾山坡谷。墓丘坐北向南,前面對仙洞山。墓區有三個平台,最上面的是墓冢。墓前無碑,只有一香爐,上有"吳"字。底下一級平台上有左右對稱的兩塊石碑,正面書"吳府",反面"宋狀元宰相"。原墓文革時被毀,1985年,吳氏後人在原址上重修此墓[9]

視頻

吳潛《南柯子》池水凝新碧,闌花駐老紅

.

朝廷對於寧波的水治也是格外上心 對寧波影響最大的就是吳潛

.

參考資料

  1. 《朝中措·春空一鳥落雲干》 古詩文網
  2. 滿江紅·豫章滕王閣 吳潛閱讀附答案 快資訊;發布時間;2019-10-27 10:27
  3. 《滿江紅·送李御帶珙》原文及賞析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1-02-04 21:01
  4. 滿江紅·金陵烏衣園閱讀賞析 瑞文網;發布時間;2019-01-25 10:27
  5. 《吳潛簡介》 古詩文網
  6. 南宋大臣吳潛的貢獻 吳潛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今日頭條;發布時間;2016-09-10 18:48:59
  7. 創造多個「寧波第一」的南宋地方官 寧波文化網;發布時間;2012-03-11
  8. 南宋大臣吳潛的貢獻 吳潛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今日頭條;發布時間;2016-09-10 18:48:59
  9. 吳潛是怎麼死的?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1-01-02 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