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望峰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望峰鄉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望峰鄉

所屬地區: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

望峰鄉位於衡山縣西北部,南嶽祝融峰北麓,距縣城約30公里,東北與嶺坡鄉接壤,南與南嶽區龍鳳鄉交界,西與東湖鎮白果鎮江東鄉毗鄰。全鄉地勢西南高,東北低,以山地為主。 相傳明朝中期,人們在現望峰村的小溪上建起一座石拱橋,站在橋上向南遠眺,南嶽祝融峰清晰可見,故人們稱此橋為「望峰橋」。以鄉機關駐地望峰橋而名望峰鄉。總面積35.35平方公里。其中水田473.54公頃,旱土10.27公頃,山林2298.50公頃,水面40公頃。轄13個建制村101個村民小組,3228戶,12349人。均為漢族。 [1]

簡介

望峰鄉位于衡山中部,東臨嶺坡,西接東湖,南交南嶽龍鳳,北抵白果。泗東公路貫穿全鄉8個村,全長12公里。現轄13個行政村,100個村民小組、3079戶、現有人口12139人,其中農業人口11653人,非農業人口486人,全鄉總面積35.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426畝,其中水田面積7564畝,山地面積5329畝。轄:橫鋪、仁字、大良、燈山、望峰、望峰橋、日江、青石、黃壠、石坳、中峰、高坪、登峰13個村委會

歷史沿革

1953年該地劃為望峰、登山、大峰、高坪4個鄉,1956年5月將4鄉合併為大峰鄉。1958年8月大峰鄉改為望峰人民公社。1959年10月與嶺坡鄉合併為曙光人民公社。同年12月又合併至白果公社。1961年11月又從白果公社分出成立望峰人民公社。1983年實行政社分設,成立望峰鄉。1984年5月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湘廳發(1984)6號文將望峰鄉管轄的青水、龍鳳潭、紅旗等3個建制村設立龍鳳鄉,劃歸南嶽區管轄。

資源

境內有豐富的楠竹資源,年產楠竹20萬根。有竹加工廠3個。望峰望雲霧茶產於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峰村一帶。有高嶺土、瓷泥、鉀長石、石英等礦藏。現有瓷泥礦1個。 鄉內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2座,山塘310口,有效灌溉面積566.67公頃。縣屬紅旗水電站,其工程有蓄水壩1座,引水渠9公里,分三級發電,總裝機容量4530千瓦。年發電量250萬度。 望峰鄉交通較方便。032縣道四塘坳至東湖公路穿越境內仁字、望峰、望峰橋、青石、黃壠、大良、高坪等7個村,全長10公里。境內村村通公路。 有中學1所,小學6所,中小學教師58人。在校中小學生1002人。有衛生院1所,醫療點5個,信用社1所。 望峰鄉現存的洞賓圫、打牌嶺、仙牛井等名勝遺蹟風韻猶存。自清代起,邵陽、婁底、湘鄉、衡陽等縣市香客習慣由此登山朝拜。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