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有好去處是香溪(葉青才)

有好去處是香溪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有好去處是香溪》中國當代作家葉青才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有好去處是香溪

山間煮筍燃紅葉,石上烹茗着綠苔。這是沐浴着唐風宋雨的詩人詞客閒遊在大自然懷抱里發出的閒吟漫詠,這是從「烹茗客棧」踱出來卻找到了一個絕佳去處的清寒雅士的一段遊戲,這是另一種人生況味的精緻小景。

不過,那幾位墨客騷人畢竟寒酸得可以了,面對幾竿清瘦竹,懷抱一卷頌窮文,雖然深知香茗的味道,也洞悟時世的風雨,可活得卻並不怎麼滋潤。

那筍還在,不過剛剛從被春雨浸透的沃土中鑽出來,驚眼張張地,心眼細細地,打量着這個清新朗潤的世界,捕捉着晨露的玲瓏、草葉的碧翠和霧靄的溫柔。筍尖上兩片小葉綻出初蜇的心思,用塗抹着口綠(她們從來不塗口紅)的唇發言,用裹挾着褐色馬夾的腰肢表演,用她淡淡的馨香答謝一年一度的松風竹雨。

竹園旁邊應該有一條小溪,流着淙淙的春水,跳着白白的浪花。即使明明知道那幾位寒士已經騎着毛驢背着詩囊走遠,再也聽不清他們吟詩作對的唱和,再也看不見他們尋幽訪勝的身影,但溪水是香的,就像晨風是香的一樣。桃花近近,杏花遠遠,野櫻桃夾在中間;長尾而花背的山雉躲在茶棵後面,偶爾扯出一聲長調,帶着幾許顫音,給茶林的早晨添上一串脆生生的音符。

我不知道中國的大地上究竟有多少條叫做香溪的河流,我只知道我剛來到這個世上的時候,是祖母用香溪的水給我洗了「三朝」。睜開我蒙昧的眼睛,我發現身邊有兩條帶子,一條是我的臍帶,一條是我的香溪。

抬眼一望,我就明白了山雉這種俗名叫做野雞的傢伙為什麼不去安心地孵蛋,而要從茶棵後面驚起飛去,原來它錯把另一種綠色當成了茶樹,那是採茶少女身上的綠春衫。採茶女不是一棵春樹,採茶女是一支香透清明的翠蘭花茶。我的妹子,我的姑表姐姐,我的同鄉小蘭小春,她們曾經都是張口能吐雀舌、抿嘴咬住芬芳的香溪翠蘭花茶。

翠蘭花茶是大別山的特產,直銷人民大會堂,在省里名優特產茶類展銷中500克賣到2000元的高價。杜絕污染、包裝精美、標價矚目的清明蘭花翠峰,就是產自這香溪河畔、圓頂山下。「採茶人俏香溪水,種竹日高圓頂山」。在鄉鎮首次春茶交易會上,種茶專業戶、茶葉狀元徐大鬍子掛出這副楹聯,贏得了遠遠近近茶葉販子們的引頸和回眸,而這一年的茶葉銷量也創出了歷史上的新高。翌年,大名鼎鼎的名堂詩社以「茶」為題求詩徵文,引得美文佳構紛至沓來,頒獎儀式轟轟烈烈,文人雅士與農民企業家舉杯唱和,在安徽岳西縣茶文化的歷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要是那幾位清寒士子有幸碰上,說不定又要演繹出多少香溪軼事,留下多少濃墨清韻。

由那大條幅上的對聯,就攀到了竹子的話題。圓頂山自古以來就出產特大毛竹,節高竿深,箬籜如舟。打個比方說,嬰兒躺在搖籃里搖動時若嫌麻煩,不妨取一節竹,留兩個節,剜一面凹,便成了一個天然的搖籃。傳說當年朱洪武出生下來,他母親就是用這大節竹把他搖大的。後來他作了皇帝,還曾對這兒的竹子行過封賞,詔曰:不掘初生母子節,更教綠竹廣生蓀。看來這位放牛娃出身的皇帝老兒,對家鄉的竹筍可能吃得不多。那麼香溪河邊的清明茶呢,他也許更是聞所未聞。

石佛毛峰、香溪翠蘭,都是近幾年來才研究開發出來的新品種,從茶樹管理到新茶開採,從手工炒做到機制純品,再到檢驗、包裝和貯運,都有嚴格的規定,哪一道工序也馬虎不得。當然最讓人回味悠久的好茶還是用香溪或是她的姊妹水

龍溪泡出來的雨前茶。所謂「雨前」,即穀雨之前。也就是說從清明到穀雨這半個月採摘的茶葉是名副其實的翠峰或蘭花。有人誤以為蘭花茶是形狀製作上恰似蘭花瓣狀,其實錯了,蘭花取自以山間蘭花之幽香滋潤新茶之玉質,使其攫取蘭花芬芳以浸潤其體之意,簡言之,蘭花茶就是長在蘭花旁邊,吸取了蘭花清香的春茶。山人有語:自取河水煮河魚。同樣道理,自取香溪泡香茗,當別有一番韻味。好茶是培植出來的,也是精製出來的,更是巧泡出來的。山間煮筍,石上品茗,講究的是潔淨,是清雅,是初月出雲的處子情懷,是鶯鵑在林的自在啁啾,是筍尖上的清露,蘭瓣上的蜂鳴,是節氣的詩,時序的畫,雲霧山中的仙魄俠魂。同樣是喝茶,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水火,品出的口味與意蘊截然不同。尤其是遠離了化肥和農藥,這茶才稱得上出世的高僧,脫俗的隱士。說給你聽啊,香溪村頂有一老翁,喝了一輩子茶,最後在烹茗茶館留下這樣一個上聯:日月兩泉明白水。一時應者雲集,諸對紛紜,卻無一個讓人滿意的下聯。你看清楚了,這個上聯原是拆字拼合而成的,暗藏機巧呢。三年後,一茶莊老闆的小兒子大學本科畢業,回鄉專門協助姐姐經營清明故鄉茶。在老父親微笑頷首的讚許里,兒子終於對上了那個上聯:子女三思好心田。

香溪香茗為縣域經濟爭了光,也為老區人民贏了利。香茗促成了岳西翠蘭的盛譽:1985年,岳西翠蘭被評為全國名茶,兩次榮獲農牧漁業部優質農產品,四次作為國賓禮茶贈送外國元首,入選全國「兩會」用茶。縣長江春生在2020年3月21日通過抖音平台、「學習強國」學習平台直播推介岳西翠蘭茶葉,直播期間,銷售岳西翠蘭茶葉9804件,銷售額達1168115元。

天地朗朗,日月清明。香溪灣人乃至大別山老區岳西人品着香茶,對着秀竹,伴着蘭花,一邊把毛峰和翠蘭的品牌越打越響,一邊不忘飲香溪水,讀聖賢書,做文明人。他們堅信品茶醒神,嚼筍知節,聞蘭清心。哪怕世俗再重濁,哪怕勢利再惑人,且品一杯清明水,且對一副古今聯,看杯中茶葉浮沉,望嶺上白雲卷舒,自能陶情冶性,寡慾清心。於是又有人捧着茶碗,不無自豪地輕吟慢詠起來——

是真名士知奇味,有好去處在香溪。 [1]

作者簡介

葉青才,中國作協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高中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