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翠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岳西翠蘭 |
中文名: 岳西翠蘭 界: 植物界 榮獲稱號: 安徽十大品牌名茶 生產地: 安徽省岳西縣 類 別: 綠茶 |
岳西翠蘭是生長在大別山區的優質雲霧茶,屬綠茶,被評為新中國首批新創「十大名茶」之一,岳西原屬陸羽《茶經》所載盛產茶葉的壽州和舒州。
岳西翠蘭是在地方名茶小蘭花的傳統製作技術基礎上創製,因其色澤翠綠、形似蘭花,產在岳西,故取此名。
情況介紹
岳西翠蘭茶產於安徽省大別山腹部的岳西縣,因外形芽葉相連,舒展成朵,色澤翠綠,形似蘭花而得名。岳西翠蘭製作,穀雨前後選采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為標準葉,用竹帚翻炒殺青,繼而手工造形,後經炭火烘焙而成。
岳西翠蘭創製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1985年獲農業部「優質農產品」稱號,被評為新中國首批新創「十大名茶」之一。此後,兩度獲得中國國際(蕪湖)茶博會金獎、1991年獲「七五」全國星火計劃銀質獎,1996年獲農博會金獎、「安徽省十大名茶」稱號、中茶杯金獎。2013年4月在北京第三屆中茶博覽會榮獲評比金獎。
岳西翠蘭」地理標誌註冊從2006年9月1日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提出申請到2007年3月5日商標局正式受理,經過初審、實審並公告於2008年4月21日正式獲准通過,專用權期限自2008年4月21日至2018年4月20日。而茶鄉岳西縣,先後被國家定位名優茶生產基地縣、無公害茶生產示範縣、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茶葉清潔化生產控制研究實施縣等。
生長環境
岳西縣,自然生態環境特別優越。縣域地貌以中低山為主體,境內千米以上高峰236座,森林覆蓋率74%,為鄂、豫、皖大別山區唯一純山區縣,為國家生態示範縣。本縣氣候溫涼,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水1425mm,日照率47%,≥10℃的年有效積溫4477.7℃,空氣相對濕度77%。土壤呈弱酸性反應,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高。遠離工業污染,空氣清新,水質潔淨,非常適合名優茶生產。
岳西茶樹一般生長在高海拔的坡地幽谷之中,茶園生態環境得天獨厚周圍山巒起伏、雲霧迷漫、泉水長流、氣候溫和、日照短、晝夜溫差大、雨露滋潤、產出的茶葉芽葉肥壯,幽香四溢,鮮嫩碧綠,形成了岳西翠蘭的優異品質。
唐代陸羽《茶經》將此地列為壽州和舒州茶區,宋代以後,本區為大別山御用貢茶核心產地。
岳西茶園主要分布在深山壑谷之中,絕大部分海拔在500―1000米之間,茶園終年雲霧迷漫,茶芽鮮嫩肥壯。岳西翠蘭、岳西翠尖、岳西翠芽一般在清明前後生產,分別採用一個單芽、一芽一葉初展、一芽二葉初展的新鮮茶樹芽葉為原料,經揀剔、攤涼、殺青、理條、毛火、足火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製作工藝考究。1985年後,經茶葉技術人員不斷研製創新,現已形成多檔次、多種類、多風格、多價位的岳西翠蘭系列產品,系列如下:岳西翠芽、岳西翠尖、岳西翠蘭、岳西炒青、岳西蘭花、岳西綠月、岳西黃茶、川嶺香等。
用於製作岳西翠蘭系列產品名茶的茶樹品種有地方群體種,有石佛翠、石佛香、901、舒茶早、烏牛早、龍井43、浙農139等無性系良種。
翠蘭茶葉岳西全境皆產,最優產區有三大自然片:一是以姚河香爐沖為核心的姚河、頭陀、黃尾、主簿、石關等鄉鎮:二是以包家石佛寺為核心的包家、古坊、河圖、青天、來榜等鄉鎮;三是以田頭閔山為核心的田頭、五河、菖蒲、中關等鄉鎮。茶園面積達13萬餘畝,產量3000餘噸,產值約3.5億元。
作用特點
作用:
岳西翠蘭具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腦、明目、清熱、利尿、消積、解毒之功效。
特點:
其外形一芽兩葉,芽葉相連,自然舒展,形似蘭花,色澤翠綠,質地鮮嫩,香氣撲鼻,毫芒顯露。經開水沖泡後,嫩香持久,滋味醇濃鮮爽,湯色淺綠明亮,葉底綠鮮滋潤。
品質特點突出在「三綠」,即干茶翠綠,湯色碧綠,葉底嫩綠。外形芽葉相連,自然舒展成朵形,色澤翠綠鮮活。內質清香高長,醇爽回甘,有花香味,葉底嫩勻成朵。氨基酸含量高,大別山生態環境優良,茶園遠離工業污染。
國家農牧漁業部和中國茶葉學會聯合召開的全國新名茶評展會審評組專家評語,岳西翠蘭「外形芽葉相連,舒展,色翠綠,顯毫;香高清鮮;滋味濃鮮;湯色綠,明亮;葉底嫩勻,色綠明亮。」綜合評價:內質優異,風格獨特,實為中國名茶中的精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