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書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四庫全書

圖片來自uncleyellowbookstore

書厄是指中國歷史上發生的造成大量書籍亡佚殘缺的劫難。[1]

介紹

中國歷朝皆有保管檔案的機構,周朝為天府,漢朝為蘭台東觀,唐朝為史館,宋元為架閣庫,明朝為皇史成內閣大庫大本唐古今通集庫,清代為內閣大庫。但歷代戰火頻仍,檔案損失嚴重。五厄的說法,出自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秘書監牛弘上書「以典籍遺逸,上表請開獻書之路」,提出「五厄」之說:一為秦始皇焚書,二為西漢赤眉入關,三為董卓移都,四為劉石亂華,五為南朝梁末魏師入梁元帝下令焚書14萬卷。

明代胡應麟又提出續「五厄」:隋大業十四年(618年)隋煬帝江都焚書為一,安史之亂為二,黃巢長安為三,靖康之變為四,南宋伯顏軍入臨安為五,總結為「十厄」。

近人祝文白又續上「五厄」:一為李自成北京,二為絳雲樓之烈焰,三為清高宗之焚書(編修《四庫全書》),四為咸豐朝之英法聯軍,五為中華民國時期的八年抗日戰爭

參考文獻

  1. 四庫全書,uncleyellowbook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