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大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內閣大庫,位於紫禁城東南隅、內閣大堂以東,為內閣收貯文書、檔案之庫房。[1]
簡介
內閣大庫是內閣收貯文書、檔案之庫房。
有兩座建築,均為東西走向的排房,其中東側者為實錄庫,西側者為紅本庫,均為磚石結構,牆面辟窗,窗中設有鐵柱,窗外設有鐵板窗。內閣大庫中,存放紅本、典籍、關防等件的庫房,稱為「紅本庫」,在西側;存放書籍以及三節表文、表匣以及外藩表文的庫房,稱為「實錄庫」,在東側;同時內閣大庫還貯存滿本堂之實錄、史書、錄疏、起居注以及前代帝王功臣畫像等物。如今,內閣大庫的建築保存完好。
背景
庫房是明代遺留下來的建築, 建造時間無考。其在明代的用途,一說是文淵閣舊址,一說是內承運庫所在。清入關後改稱內閣大庫,闢為收藏中央政府和宮廷重要檔案和其他文獻資料的庫房。
總建築面積1295平方米,磚木結構,外包磚石,不露木植,庫頂復以黃瓦,為磚城式建築。門窗以鐵皮包裹,窗中裝有鐵欄以防盜,窗開不闔利於通風,穴窗防塵,但室內樑柱、樓板、樓梯等均為木質,不利防火。 內閣大庫分紅本庫(俗稱西庫)和實錄庫(俗稱東庫)兩座庫房。紅本庫主要庋藏清入關後自順治起歷朝每年六科繳回的紅本 (即經內閣閱批的題本);實錄庫主要收儲明代檔案、滿文老檔、實錄、聖訓、起居注、史書、敕書、詔書、表章、輿圖、黃冊、鄉試錄、各種書籍等。
作用及保護
內閣大庫隸屬內閣,由典籍廳掌管紅本及書籍表章,滿本房掌管實錄、聖訓、起居注、史書及其他檔案。因未專設員役,保管不善,損毀嚴重。由於年積月累,數量愈多,庫房不敷應用,曾多次銷毀。
宣統年間因大庫牆壁倒塌修繕。本擬銷毀的檔案移交學部,造成中國檔案史上有名的八千麻袋事件,使大量檔案流散社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多次修繕大庫,庫內條件大有改善。1976年,庫藏檔案遷進西華門新建庫房,由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管,內閣大庫改藏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