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曲苑風荷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曲苑風荷

地理位置: 西湖西側

景點級別: AAAAA級

著名景點: 靈隱路洪春橋

曲苑風荷,在蘇堤之右,靠北山路,為西湖十景之一。以夏日裡觀風中之荷而著名。曲苑風荷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鄰近的西湖水岸,近岸湖面生長着成片的蓮荷,初夏時節,清爽的湖風襲來,荷香伴着酒香,令人不飲亦醉。

曲苑風荷位於西湖西側,岳飛廟前面。南宋時,此有一座官家釀酒的作坊,取金沙澗的溪水造麯酒,聞名國內。附近的池塘種有菱荷,每當夏日風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風荷"。[1]

目錄

發展歷史

康熙年間,為迎皇帝巡遊,特地在蘇堤跨虹畔的岳湖裡引種荷花,增設水榭樓台,彈奏秦漢古風。康熙看荷聽曲,提筆游龍,為此地書名立碑,改"曲(qū)院"為(曲(qǔ)院",正"荷風"為"風荷"。一時之勝的曲院風荷園林,在咸豐末年,毀於兵火,官宦富豪隨之侵園建居。解放時期,曲院風荷僅剩一碑一亭半畝地,瀕湖荷花少許。

它的演變可以這樣講:這裡原是指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的"曲(qū)院",元朝以後"曲(qū)院"廢棄,被後來逐步擴大"曲(qǔ/曲子)院"所替代,再後來又被逐步擴大"荷院"所代替,再叫院子未免太狹窄,不如叫水苑寬廣大氣。1980年起,從原有的"曲院風荷",沿岳湖延伸到西山路臥龍橋畔的郭莊,擴建成更加富麗多彩的新景區,占地面積達四百二十六畝。分素園、風園、曲(qū)院、岳湖、密林、郭莊古園等六個景區。傍水建有古樸典雅的廊、軒、亭、閣,與綠雲、荷香相映成趣。尤以三十八畝的荷田令人矚目,形成了今天的"曲苑風荷"局面。

清代康熙皇帝御筆題書的"曲(qǔ)院風荷",現今還保留着,是僅存的兩塊康熙提西湖十景原碑之一。

1996年,浙江省與杭州市文化局、市旅遊局、市商業局等部門,在此聯合舉辦的"杭州西湖酒文化節"。以後每逢金秋佳節,他們都會邀請國內外佳賓,雲集西湖,飲酒賞月,賦詩作畫,參觀遊覽西湖風景。以"酒文化"為主題,開展酒德、酒令、酒版、酒戒、酒禮、酒風、酒史、酒趣、酒功、酒禍、酒藝、酒詩等一系列的探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並對當代酒風作專題研究,是一個熔旅遊、學術、文化、考古於一爐的獨特節日,它既古老又新潮,是值得中外文人墨客反覆思考的課題。真可謂之是"老酒芬芳醉客船"。

地理位置

"曲苑風荷",在過去叫"曲院風荷"位於西湖西,瀕岳湖、西里湖,與蘇堤遙遙相望。南宋時稱"曲(qū)院荷風"。"曲院"原是指一家釀製官酒作坊使用的酒麴,在今日的九里松東,洪春橋一帶。當時,金沙澗水在此流入西湖,酒工取金沙澗水制曲釀酒,並在湖中種植荷花。花開時節,清香四溢,景色令人陶醉。酒麴釀酒,是指經過蒸煮的白米中,移入麴黴的分生孢子,然後保溫,米粒上即茂盛地生長出菌絲,此即酒麴。大致在宋代,中國酒麴的種類和製造技術基本上定型,這裡也是中國釀酒技術正式被國家所管理的處所。

曲苑風荷的濱湖密林區,內設度假村,建有幢幢樺木結構小木屋以及木板平房,供遊人租用。同時還出租吊床、營帳、炊具等供遊人野炊。1996年景區內充實了酒文化內容,並首次舉辦了西湖酒文化節。院內增闢的酒坊,有仿南宋官釀作坊的"酒道探源"陳列,並引進曲水流觴一景,使曲苑風荷重又飄起酒香。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