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生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景觀生態是以天空為頂,地表為底,在一定範圍內之戶外空間及其所包含之有機無機,有形無形因子及其之間的互動關系所產生之自然效應組合。
定義
景觀:一詞的原意是表示自然風光、地面形態和風景畫面。目前景觀定義概括為狹義與廣義兩種。狹義景觀是指由一組以相類似方式重複出現的,相互作用的生態系統所組成的異質性地理單元。廣義的景觀則包括出現在從微觀到宏觀不同尺度上的、具有異質性或斑塊性的空間單元,並與所關注和研究的問題相關,強調空間異質性、景觀空間尺度隨研究對象、方法、目的而變化,體現了生態學[1]系統的多尺度和等級結構特徵,有助於多學科 、多途徑的融合交叉。處於生態系統之上大地理區域之下幾公里到幾百公里的中間尺度範圍,是一個自然與人文因素相互作用的具有鑲嵌結構的異質性陸域空間單元(可包括陸域水體)。
景觀生態學定義:簡單的表述為:是研究景觀結構、功能與動態變化的綜合性交叉學科;複雜全面的表述為:景觀生態學是以異質性景觀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尺度上景觀的空間格局、系統功能和動態變化及其相互作用的綜合性交叉學科,同時也是一門以景觀多樣性保護、人與自然和諧與可持續發展為目的開展景觀評價、規劃與管理的應用性學科。強調空間格局、生態學過程與尺度之間的相互作用是景觀生態學的核心所在(Risser et al.1984;Turner,`989;Pickett & Cadenasso,1995; Wu & Loucks,1995)。
景觀生態學起源
景觀生態學起源於歐洲,關注的重點從土地利用規劃和設計逐漸擴展到資源開發與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在理論上強調景觀的多功能性、綜合整體性、景觀與文化的協同,並提出了整體性景觀生態學的概念框架。北美的景觀生態學在歐洲的影響下,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發展,並逐漸形成注重數量化和模型建設以及自然景觀研究的特色。儘管歐洲和北美兩大學派在發展過程中由於所關注的對象、解決問題的方法等方面的差異而表現出鮮明的個性,但是二者也在不斷地相互影響、相互滲透,推動着景觀生態學學科體系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
景觀生態學分類
隨着景觀生態學研究的深入,以科學和實踐問題為導向的學科交叉與融合不斷加強,促進了景觀生態學新的學科生長點的形成和發展,主要包括水域景觀生態學、景觀遺傳學[2]、多功能景觀研究、景觀綜合模擬、生態學與可持續性科學的五個方面。
參考文獻
- ↑ 專業介紹|生態學專業 ,搜狐,2019-06-09
- ↑ 關於遺傳學,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六件事 ,搜狐,2019-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