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大令保母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晉王大令保母帖》 |
作品名稱: 《晉王大令保母帖》 創作年代: 南宋末年 文學體裁: 詞 作 者:王沂孫 |
沂孫最工於詠物。他現存64首詞,詠物詞即占了34首。在宋末詞人中,王沂孫的詠物詞最多,也最精巧。他的詠物詞的特點,一是善於隸事用典,他不是直接描摹物態,而是根據主觀的意念巧妙地選取有特定含意的典故與所詠之物有機融合,使客觀物象與主觀情意相互生髮。[2]
詩詞正文
“ | <脫落黃祊帖,按辭大令書。
稍作蘭亭面,七美諒非虛。 或訝缺勿毀,或疑集悲夫。 考真固雲癖,訂偽亦以愚。 第觀竁中藏,清玩唯研壺。 晉人擅風流,宜與後世殊。 所惜尚言數,卜年八百餘。 貞石久且泐,雙松當幾枯。 片磚曷未化,逮茲厄耕鋤。 方其內幽鐫,要以托荒墟。 孰知坐此故,反能誤意如。 傳世豈所幸,況遭孽韓污。 辨端更為累,但資文字娛。 陶土或若此,何為殉玉魚。 > |
” |
— <《晉王大令保母帖》>,< 詩詞名句網 > |
作者簡介
王沂孫,漢族,生於會稽(今浙江紹興),南宋末年著名詞人。王沂孫生年在周密之後,張炎之前。據其《淡黃柳》詞題,沂孫於咸淳十年(1274),與周密別於孤山。次年,周密游會稽,相會一月。景炎元年(1276)冬,周密自剡還會稽,二人又復聚別。景炎三年(1278)在越與李彭老、仇遠、張炎等賦《天香》諸調,編為《樂府補題》一卷。至元二十三年(1286),沂孫在杭,與徐天佑、戴表元、周密等十四人宴集於楊氏池堂。二十四年,周密得《保母貼》,王沂孫題詩,在趙孟奚谷丁亥(1287)八月跋之後,鮮于樞戊子(1288)再觀之前。
王沂孫生年在周密之後,張炎之前。據其《淡黃柳》詞題,沂孫於咸淳十年(1274),與周密別於孤山。次年,周密游會稽,相會一月。景炎元年(1276)冬,周密自剡還會稽,二人又復聚別。景炎三年(1278)在越與李彭老、仇遠、張炎等賦《天香》諸調,編為《樂府補題》一卷。至元二十三年(1286),沂孫在杭,與徐天佑、戴表元、周密等十四人宴集於楊氏池堂。二十四年,周密得《保母貼》,王沂孫題詩,在趙孟奚谷丁亥(1287)八月跋之後,鮮于樞戊子(1288)再觀之前。卒年四十左右耳。」[3]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