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卜夜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顯卜夜蛾 |
中文學名:顯卜夜蛾 拉丁學名:Bomolocha perspicua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綱:昆蟲綱 目:鱗翅目 科:夜蛾科 屬:卜夜蛾屬 |
顯卜夜蛾,拉丁學名:Bomolocha perspicua,體長13mm;翅展30mm。頭部與胸部褐色;前翅外線內方有1個深棕色大斑,外線外方及後方灰白色雜有褐色,折角微曲內斜至翅後緣近中部,與1條自中室後緣基部外斜的白線相遇,環紋與腎紋只隱約可見暗小斑,亞端線白色,微波浪形,亞端線前段外側有1個灰白色角形內斜紋,其中帶有褐色,此斑外側為深棕色,自頂角起沿此斑及亞端線直至臀角,翅外緣有1列深棕色長點;後翅褐色,有1條深棕色端線;腹部深褐色,背毛簇端部灰色。 [1]
形態特徵
卜夜蛾體長13mm;翅展30mm。頭部與胸部褐色;前翅外線內方有1個深棕色大斑,外線外方及後方灰白色雜有褐色;
外線自前緣脈外斜至4一5脈間,折角微曲內斜至翅後緣近中部,與1條自中室後緣基部外斜的白線相遇,環紋與腎紋只隱約可見暗小斑;
外線外側另有1條與之平行的褐線,亞端線白色,微波浪形,前段內側與外線之間有1個近三角形深棕色斑;
外線與亞端線之間在5脈後有1列深褐色小斑,向後漸大,襯以灰白色,亞端線前段外側有1個灰白色角形內斜紋,其中帶有褐色;
此斑外側為深棕色,自頂角起沿此斑及亞端線直至臀角,翅外緣有1列深棕色長點;後翅褐色,有1條深棕色端線;腹部深褐色,背毛簇端部灰色。
顯卜夜蛾基本資料
分類地位:昆蟲綱 > 鱗翅目 > 夜蛾科 > 卜夜蛾屬[2]
野生馴化:野生 水生陸生:陸生[3]
顯卜夜蛾分布
夜蛾科介紹
夜蛾科屬昆蟲綱鱗翅目,是鱗翅目中最大的一個科。體中至大型,粗壯多毛,體色灰暗;觸角絲狀,少數種類的雄性觸角羽狀;單眼2個;胸部粗大,背面常有豎起的鱗片叢;前翅顏色一般灰暗,多具色斑,後翅多為白色或灰色。夜蛾成蟲多夜間活動,具趨光性。幼蟲體粗壯,光滑,少毛,色較深。
夜蛾科昆蟲分布廣泛,全世界已知25000餘種,許多種類危害農林作物。《中國動物志•昆蟲綱》第十六卷記載中國夜蛾科昆蟲2110種24亞種,分屬514屬18亞科。本地常見的種類主要有小地老虎、黃地老虎、銀紋夜蛾、棉鈴蟲、黏蟲、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稻蛀莖夜蛾等,都是重要的農業害蟲。
參考來源
- ↑ 顯卜夜蛾, 植物智, 2020-01-18
- ↑ 西南蟲記·江油·養馬峽·20180903(四) 自然 2018-12-10 158閱讀46點讚3評論 在上期結束時提到的荒地里,還藏着一種常見但不容易被注意到的蜘蛛
- ↑ 重慶物種資源數據庫 引用日期 2021-01-11
- ↑ 常見昆蟲觀察(夜蛾科) - 美篇 2020年8月21日 夜蛾科屬昆蟲綱鱗翅目,是鱗翅目中最大的一個科。體中至大型,粗壯多毛,體色灰暗;觸角絲狀,少數種類的雄性觸角羽狀;單眼2個;胸部粗大,背面常有豎起的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