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昭仁寺

昭仁寺位於陝西省咸陽市長武縣東街。創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系李世民稱帝後為紀念在淺水原(今長武附近)大戰中與隴西割據勢力薛仁杲作戰陣亡的將士所建,昭仁即表彰勇士戎陣殺身成仁之意。

大雄寶殿,面闊三間,進深15 米,磚木結構,殿內無一立柱和通架大梁,採用八卦懸頂式,九梁十八擔架疊拱起,民間俗稱「一擔挑八角」,是我國古代木構建築中僅見的一例。

寺內現存有「豳州昭仁寺碑」一通,唐諫議大夫騎都尉朱子奢撰文,傳為著名書法家虞世南手書,碑文3500餘字,記載了淺水原大戰的經過及寺院規模,書法秀麗遒勁,為我國古代書法藝術之珍品。

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昭仁寺

地理位置:陝西省咸陽市長武縣

景點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景點:大雄寶殿

占地面積:4869平方米

外文名稱:Zhaoren Temple

開放時間:8:00-11:30,14:00-17:30

門票價格:3元

創建:唐貞觀年間

文物保護

昭仁寺大殿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昭仁寺坐北向南,由相連的小型四合院建造而成,占地面積4869平方米。現有山門、碑亭、大殿、東西配廡各3間。寺中門額題有「昭仁寺」三字。寺內現存主要建築物是一座九梁十八擔的三間挑角大雄寶殿,內部不見立柱,全由四周大梁架疊而起,即俗傳八卦懸頂方式。結構頗為特殊,為我國古建築中所罕見。寺內現有唐碑一通「幽州昭仁寺碑」,朱子奢撰文,傳為虞世南毛筆,書法秀麗而剛勁,整碑三千餘字,基本完好。1984年,在昭仁寺建立長武縣博物館,作為地方性歷史陳列。現有3個陳列室,陳列面積300多平方米,館藏文物2600餘件,分歷史陳列、石刻藝術、建築藝術三部人。

景區信息

1、交通:乘西安(城西客運站)至長武高速到縣城。

2、門票:3元

3、開放時間:9:00~18:00

景區特色

昭仁寺:沿着312國道,驅車行駛在初夏的風裡,路邊輕揚的柳枝如少女秀髮般輕柔,讓人心裡頓感無限的愜意 。進入長武縣城東街,一座規模宏大、肅穆壯觀的佛教寺院便赫然入目。昭仁寺前身為"慈福寺",唐武德年間,李世民與薛舉、薛仁杲父子大戰淺水源,太宗為紀念陣亡將士而在「慈福寺」的基礎上建成「大唐昭仁寺」。東與彬縣大佛寺相接,西與平涼崆峒山、北與慶陽石窟相連。寺內大雄殿階石層壘,月台寬敞,面寬進深各三間,跨度數十米,占地百餘平方米。採取單檐歇山式結構,木樑摺疊式拱架。飛檐梁角,舉折平緩。殿無金柱,工藝精巧,寬敞方正,合於力學,造型雄偉,莊重恢宏,俗稱「一擔挑八角」。


殿內粉牆潔淨雅素,檁梁朱紅古樸。顯示了唐代以來工匠高超的修造技藝和創造才能。凡慕名瞻仰者,無不嘆為觀止,留連忘返。 長武縣博物館地處長武縣城東街,設在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所建古剎昭仁寺內,312國道沿線,陝甘交界處,交通十分便利,東與彬縣大佛寺相接,西與平涼崆峒山、北與慶陽石窟相連,1994年被咸陽市旅遊局確定為「涉外定點旅遊單位」。


1998年被市政府頌為首批市級旅遊景點,同年被市政府確定為近期內開發的四條旅遊精品線路中「西北線」上的重點旅遊景點之一。 館內保存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雄殿,為唐初建築藝術的代表作。「大唐豳州昭仁寺之碑」為國務院命名的「全國書法藝術名碑」屬「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館內陳列、收藏有新石器時期人類的遺物,夏、商、周時期的文化遺產,秦漢時期的青銅器物,南北朝時期的石刻造像及唐、元、明、清時期的大量珍貴文物精品三千餘件。 大雄殿階石層壘,月台寬敞,面寬進深各三間,跨度數十米,占地百餘平方米。採取單檐歇山式結構,木樑摺疊式拱架。飛檐梁角,舉折平緩。殿無金柱,工藝精巧,寬敞方正,合於力學,造型雄偉,莊重恢宏。[1]殿內粉牆潔淨雅素,檁梁朱紅古樸。顯示了唐代以來工匠高超的修造技藝和創造才能。 「大唐豳州昭仁寺之碑」奉旨樹於建寺之初。碑文由諫議大夫騎都尉臣朱子奢撰文,世傳為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虞世南書丹。唐碑為優質青石雕刻,螭首龜座,雄姿挺拔,碑陽陰刻,丹書寸楷,全文共3155字,為研究隋唐史和佛教史,保存了珍貴的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近年來,按照總體規劃,先後建造了碑亭、搬遷了山門、維修了兩廡廂房、大殿,新建了庫房、碑石長廊,裝修了展室,改造、鋪設了院內道路,新修了花園等。基本達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綠」,是我縣重要旅遊景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