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春牛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春牛舞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春牛舞

批准時間;2009年10月16日

非遺級別;省級

申報地區;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春牛舞廣東肇慶市懷集縣地方傳統舞蹈,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春牛舞是懷集縣壯族瑤族鄉以及周邊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活動,起源於清朝光緒二年(1874年),從廣西賀縣(今賀州)傳入,主要流傳於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及周邊村落。春牛舞一般在逢春節至元宵其間或耕田前夕出演,它是一種運用採茶舞的表演形式,利用懷集當地的民歌唱腔,借鑑師公的唱贊形式的綜合表演。

2009年,春牛舞成為第二批肇慶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009年10月16日,春牛舞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入選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

歷史淵源

懷集春牛舞起源於清朝光緒二年(1874年),據資料顯示是從廣西賀縣(今廣西賀州)傳入懷集縣下帥的田心村,已經超過100多年的歷史,後來發展流傳至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及周邊村落。

肇慶市懷集縣下帥春牛舞源於農曆四月初八的「牛王誕」(又稱「牛王節」「牛魂節」或「脫軛節")。因耕牛在春耕中被人們呵斥鞭打而失魂,故立此節慰勞耕牛,為耕牛招魂。耕牛承擔了大部分的農業重活,是壯族人心目中的神靈,所以農曆四月初八這一天,眾人便會載歌載舞共同慶賀。下帥人敬重牛,視牛為圖騰,表達對大自然的感恩,「牛王節」的儀式逐漸衍生為春牛舞。

懷集春牛舞自廣西賀縣傳入至21世紀初,除了文化大革命期間外,都是下帥當地老百姓每年春節必不可少的新年傳統活動。每年大年初一至元宵期間,村民們都會走村過寨,或在農家小院,或在村邊廣場進行演出,祝福人們在新的一年裡,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萬事如意。

春牛舞是一種運用採茶舞的表演形式,利用懷集當地的民歌唱腔,借鑑師公的唱贊形式的綜合表演。舞春牛舊時為官方舉辦的春耕春播儀式,縣衙舉辦這個活動,寓意是春耕即開始,並預祝當年風調雨順,農家取得大豐收。後來舞春牛逐漸演變成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各村每年春節或開耕節舉行的一種演唱民俗舞蹈,該舞蹈活動已成為懷集當地民間的娛樂活動。老藝人一邊唱着《春牛歌》,一邊提醒大家要愛護耕牛,及時種瓜點豆、播種插秧等表演多為與農事相關的內容,表達對牛的喜愛,體現農業社會的特點。

樂器及道具

春牛舞的主要樂器有小京鼓小京鈸小京鑼等。鑼鼓按用處可分為鬧棚鑼鼓、演員出場鑼鼓、念白鑼鼓、表演鑼鼓、結束入場鑼鼓等五段鼓點伴奏音樂。

春牛舞的主要道具有「春牛」「」,一般由三個演員參與,兩人扮舞牛,一人扮演農夫。舞牛者鑽入布制的牛身內,一人作牛頭,一人拱背作牛尾;每人的腳上穿着繪好的牛腳套鞋。農夫則身穿壯族服裝,頭包手帕,肩背木犁,腰系魚簍。

表演形式

春牛舞是與祭祀儀式融合進行的,分為祭牛神、春牛表演、送牛神3個環節。表演前村民會先祭祀牛王,主祭人點香向牛神行三拜禮,擺上清茶果品等供品念祭詞,酬謝牛神造福於人,並迎接牛神回村寨與人同樂,然後再由2~4位男女歌手用山歌演唱祭詞。對歌除在祭牛神時演唱外,節日期間也會對唱,以此感謝讚頌神明創造人與牛和諧共處的環境和春牛無私奉獻的精神。

祭拜完畢後,眾人敲鑼打鼓,持棍棒刀叉的舞者在前開路,將牛神請回村里。春牛舞表演時,兩人鑽人牛身,一人舞牛頭,一人舞牛尾,模仿牛的動作,左右上下擺動,腳上穿着繪好的套鞋;另一人身着壯族本地服裝扮演農夫,他頭包手帕,肩背木耙,跟在「春牛」後面。另有若干人隨後,負責敲鑼打鼓,提燈籠,還有專門唱春牛的歌手以及帶牛面具的看牛仔。表演前,鑼鼓手敲打鑼鼓,農夫踩着節奏牽着牛出場,繞場幾周後,鑼鼓節奏配合農夫對牛打諢,達到逗笑觀眾的目的。表演時,農夫跟在春牛後手舞足蹈做「犁田」動作、犁田時發現田裡有魚蝦便做「摸魚捉蝦」,後又發現春牛口渴,便為其「潑水擦身」;春牛搖頭擺尾做欣喜回應,牽牛人從牛頭摸到牛尾,每摸一處都有唱詞。唱詞講究抑揚頓挫,內容樸實,感情真摯。整個過程幽默又溫馨,體現人牛之間親密無間的互動關係。表演過程中,還有穿插進行的武術表演,人伴牛舞。表演時分成2~4人的兩組,舞動棍棒鋼叉,表現抗擊野獸的場面,體現人保護牛的場景。

最後一個環節是送牛神,主祭人在村里主持儀式,全村人向牛神行三拜禮;然後,一路鑼鼓歌謠將牛神送回,擺上香案貢品,演唱祭詞,祈求新的一年牛王保佑全村平安、五穀豐登。

懷集縣下帥的春牛舞除了模擬春牛動作、農耕場景外,還有雌雄調情、雙牛爭食和群牛表演等,為增強表演效果也會趕着真牛巡遊,強調動作的詼諧性和表演性,動作樸實沉穩又輕鬆活潑。為增強現場氣氛和感染力,春牛舞的演奏樂器有嗩吶竹笛大鼓等,其祭祀環節和跳舞環節會由男女分別以山歌調的形式演唱祭詞。

懷集春牛舞大多都是即興表演,展現了下帥當地質樸原生態的民風民俗,村莊、河流以及田埂都是表演的舞台,民俗活動成為春牛舞的文化載體,舞蹈與祭祀結合,達到了娛人娛神的目的,也展示了壯族人的生活面貌,詮釋了懷集當地人勤勞樸實的生活作風,對研究少數民族的審美、歷史、民俗、宗教具有較高的價值。

傳承狀況

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懷集當地的傳統藝人年齡偏大,年輕一輩多出外打工,很少回鄉參與活動,春牛舞從道具製作到表演,現已瀕臨失傳邊緣,有待採取搶救和保護措施。

傳承人物

馬建鄴,男,瑤族,1947年生。2011年,馬建鄴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春牛舞)代表性傳承人。他年輕時師從伯父馬相基等前輩學習春牛舞,邊學邊演,逐步掌握了春牛舞的台步和表演技巧等,其在春牛舞中扮演農夫的角色,牽牛走路、田間耕作、歇息、捉魚、捉蝦、捉蛤等動作詼諧有趣,道白和山歌悅耳動聽,直觀的表現出勤於農事的農夫形象,具有較強的舞台感染力。

保護措施

2015年,懷集縣質監局申報的省服務業地方標準《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春牛舞保護規範》通過廣東省專家組評審,立項成為廣東省服務業地方標準。該標準為發掘、宣傳和保護懷集傳統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靜態保護。在春牛舞原來的普查基礎上,進行一次全面的普查,把原有的和採集到的文字、圖片、錄音、錄像資料做數字化處理並長期保存;整理出版春牛舞演出DVD和春牛舞道具製作圖片冊子和樂譜冊子。

動態保護。組織舉辦培訓班,培養年輕的春牛舞演員和道具製作藝人以及伴奏樂手;在懷集當地成立一個業餘春牛舞表演藝術隊,使隊伍相對穩定下來;組織開展活動,利用節日、慶典活動組織春牛舞到懷集縣內外演出和展覽;發揮宣傳媒體作用,擴大影響面,弘揚這一民間藝術。

懷集縣政府為了搶救瀕危的春牛舞,每年都投入了一定資金扎牛頭、製作道具。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3年2月,懷集縣下帥鄉東西村春牛舞入選牌坊廣場春節文藝匯演。

榮譽表彰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馬建鄴接過父親的「牛鞭」,率領村民表演春牛舞。該項目曾獲懷集縣和肇慶市民間藝術匯演一等獎和演出優秀獎。

文化軼事

來源傳說

春牛舞,也叫「唱春牛」,其起源有多種傳說。其中之一是:遠古時,人間沒有牛,農民靠人力拉犁耕地。天神體恤民情,放仙牛下凡人間,從此人間便用牛代替了人力犁田。人們為了感謝牛的幫助,就在每年開春之前,舉行活動,唱牛贊牛。並通過這一形式傳授生產知識,祈求農業豐收。

立春的習慣叫法是「打春",打春的前一天叫「迎春」要說這迎春、打春還有點來歷。

神農氏嘗百草分五穀,開始了農業,前三皇、後五帝都很重視,到周朝的時候把務農的事提到朝議上,面制歷,一面責令地方官每年要舉行迎春的儀式。農為百業之本,春為一歲之首,當然要隆重。立春的前一天地方官洗洗澡,穿上素服,不坐轎子不騎馬,步行到郊外,聚集鄉民,設桌上供,燒燒香,磕磕頭,在供桌前做一個土牛,讓扮作「勾芒神"的人舉鞭打土牛,把這土牛稱作「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懶惰,迎來一年的豐收。

把土牛當春牛,也不知鞭打了多少年,後來開始打紙牛了。用紙糊條牛,裡面裝着五穀,就把這條紙牛叫「春牛」。在打春的前一天,叫「勾芒神"舉鞭狠打。牛倒了,紙爛了,五穀四下流,象徵打出了一年的五穀豐登。

相關視頻

英德市橋頭鎮客家原生態舞蹈《舞春牛》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