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春到沋河川(77)(楊少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春到沋河川(77)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春到沋河川(77)》中國當代作家楊少林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春到沋河川(77)

三月,正是充滿詩意的季節。小草奮力抽芽,花朵盡情芬芳,燕雀歡快飛翔。風是春的使者,喚醒柳綠花紅。雨是春的乳汁,滋潤大地萬物。一切有生命的東西活起來了。在春天盡情舒展,盡情奔放。聲勢浩大的拉開了奼紫嫣紅的春的景象。奏響了一曲春的讚歌。

在這如此美妙的季節里,怎能不卸掉偽裝,放下行囊,去擁抱這美麗的春天呢?

時值周末,微風不燥,陽光正好。我與妻子及岳父岳母準備去沋河川親近春天。

沋河川位於渭南市以南。一道沋河川,東西分兩塬。東為崇凝塬,西為陽郭塬。這裡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水草豐茂,景色優美。被譽為渭南的"小江南"。清代文人張端《沋河川賦》雲:"南山一代,巨川甚多,而在渭者,惟沋為大。兩岸橫亘,一水中穿。夾岸桃李,春日爭媚。數灣蘆葦,積末飛花。入夏,則香秔滿地,經冬,則翠柏參天。黃鸝鳴乎碧柳,白鷺戲乎紅蓮。舍旁秧馬水,村邊楊柳煙。無限紅蜻蜓,幾處白菡萏"。可見沋河川之俊美。遠古時代,渭南的先民就居住於沋河兩岸。北莊遺址的發現更印證了這一點。宋仁宗曹娥皇后就是今沋河川花園鄉人氏。花園,乃花園宮,是專為曹皇后修的行宮。花園鄉由此得名。漢光武帝劉秀也在東西兩塬及沋河川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

我們驅車沿着渭花路緩緩而行。車上放着輕柔的音樂,道路兩旁揚柳依依,隨風拂動,不時有幾樹桃花映入眼帘。渭花路蜿蜒曲折,如一條彩帶從雲端飄落。一直伸向秦嶺深處。不一會兒就過了沋湖塔園,眼前忽然豁然開朗,沋河水庫就映入眼帘。這座建於一九六三年的水庫,是渭南城市的水源地。也是渭南人民的母親河。為渭南市的供水,防洪,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去冬今春氣候乾旱,沋河水庫的水位很低,上游的一大片河床都裸露出來了,長滿了荒草。

東面的山坡上,油菜花開的正旺。一片連着一片,沿着階梯型的山坡鋪散開來,重疊在這錯落有致的梯田上。我們將車停在沋河岸邊,妻子攙扶着父母親,緩緩的拾級而上,近距離的和油菜花親密接觸。把我們也融化在沋河川的春色里。我們走在金色的花叢中,春風拂面,花浪翻滾,那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的心也隨風蕩漾。黃澄澄的油菜花中夾雜着綠油油的麥田,崖畔上還有開得正艷的桐花、桃花和雪白的梨花。旁邊杏花谷的數百株杏花已經凋謝了。滿樹的青杏毛茸茸的,已有紐扣大小了。那五彩繽紛的花,深深淺淺的綠,耀眼的金黃,柔情的粉和潔淨素雅的白,還有在花叢中上下翻飛的蜜蜂。遠處的村子,紅牆青瓦,錯落有致。偶爾傳出一陣陣雞鳴狗叫聲,有幾戶人家的屋頂上升起了裊裊炊煙。真是雲在天上飄,人在畫中游。沋河水倒映着沋河川的美景。繪成一幅五彩斑斕的田園畫卷。

妻子和父母站在花叢中,我很知趣地為她們拍照。妻子還特意拿了條紅紗巾,作為拍照的道具。兩位老人雖年已古稀,但興致盎然。幸福在他們臉上流淌,笑聲在沋河川迴響。作為兒女看到父母如此高興,自然心情歡暢。突然感覺這世界上最燦爛的不是陽光,而是親人幸福的微笑。

忽然,一列火車呼嘯着從我們身邊飛過,瞬間消失在花海中。

[1]

作者簡介

楊少林,筆名無悔,臨渭區陽郭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