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昌黎匯文二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昌黎匯文二中,成立於1910年,位於昌黎縣的中學。

辦學歷史

昌黎匯文二中1910年建校,前身是美國基督教會創辦的成美學館,1922年更名為匯文中學。1942年,匯文中學與昌黎縣立中學合併為昌黎中學校。1952年12月,省政府接管匯文中學,改名為河北昌黎中學(簡稱省中)。1955年,改稱河北昌黎第一中學,為當時河北省16所重點中學之一。文革期間,學校校名迭變,在匯文中學校址上先後建立了唐山地區衛生學校、昌黎鎮中學、昌黎城關中學,1978年改為昌黎縣第二中學。1993年6月,經省教育廳批准恢復了昌黎匯文中學校名。2003年春,縣委、縣政府對我縣初高中學校的布局結構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原匯文中學高中部、昌黎三中高中部和秦皇島昌黎美術高中合併,實現純高中辦學,走規範辦學之路。2004年,被認定為秦皇島市首批示範性高中,2005年5月8日,被省教育廳認定為省級示範性高中[1]

昌黎匯文二中辦學條件

昌黎匯文二中辦學規模

學校現有20軌60個教學班,在校生共計4300餘名(住校生1885人),其中美術教育已形成規模,美術班18個,美術特長生949人[2]

昌黎匯文二中硬件設施

2003年三校合併以後,按照校園整體規劃,第一期工程已經完成,2002年9月功能齊全、總面積近7272平方米的集教學實驗、圖書閱覽、現代教育技術為一體的現代化科學樓交付使用,滿足了理化生實驗、圖書閱覽、專業活動室和微機上網的需要;新建7700平方米容納近三千名學生就寢的2棟女生宿舍樓交付使用,緩解了學校住宿生多住宿難的問題;2004年8月、12月和2005年6月分別交付使用的合計9800平方米、容72個教室、15個教師辦公室的三棟教學樓和3000平方米的藝術大樓,徹底改變了教學環境,擴大了辦學規模;2004年重新規劃了內操場,新建了8個高標準籃球場,改善了全國體育傳統校的運動設施;建成了18000平方米、170戶的住宅樓,實現了教學區和住宅區的徹底分離。

昌黎匯文二中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279名,其中專任教師214 名,全部取得了教師資格,高級職稱教師39人,占18.2%,中級職稱教師179人,占83.6%,本科學歷以上197人,占92.1%,30-50歲年富力強的教師占85.9%,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和專業結構配置合理。學校實施了教師的「三個工程」,即:1、「教師教育工程」:學校有校本培訓計劃,幾年來學校組織了三期計算機培訓,全體教師利用晚自習時間參加學習,每學期舉辦專題講座,分期分批參加新課改的培訓,選送教師脫產進修學習;還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組織教師去秦皇島、唐山、盧龍等地觀摩、聽課、學習交流,組織教師聽全國著名教師孫維剛、全國模範班主任任小艾的講座,還通過組織班主任培訓班、理論培訓班等給教師提供交流學習的平台,培養了一支業務過硬的教師隊伍。2、青年教師「一、三、五」工程:學校組織新畢業大學生崗前培訓,安排新教師向老教師拜師,2004年該校共組成19對幫教對子,師徒共同進步,達到青年教師一年入門、三年勝任、五年出成果的效果;3、「名師帶動工程」:學校通過開展一年一度的教學「百花獎」大賽,結合日常教師業務情況,評選出該校的教學新秀、學科帶頭人及明星教師即名師,要求名師帶頭踐行「教師道德規範」,在道德上做楷模,在日常教學中名師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有所建樹,在理論上做導師,名師要發揮業務專長培養青年教師(每學期聽課次數20節以上),按學校安排帶好自己的徒弟,在業務上做公認的師傅,名師要有獨立實施「三課」和指導「三課」的能力,課堂教學具有很強的示範性,在教研上做領路人,這樣,以名師帶動全體教師,提高了全體教師的業務能力。學校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崗位練兵和基本功檢測,開展「三功雙評」,三功即:教師基本功、學科知識功和課堂教學功,通過請省級普通話測試員培訓、粉筆、硬筆字比賽、演講比賽、簡筆畫評比、課件評比等形式,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工作水平和創新能力。為鼓勵教師潛心鑽研業務,提高工作效率,學校對教師部分業務進行量化評估,設立徐維廉獎勵基金和各種形式的育人成果獎,本着以質論獎為主、以量計籌為輔和充分體現向第一線傾斜原則,建立健全激勵機制,不斷強化教師的競爭意識、質量意識、憂患意識,形成了一支勤奮敬業、開拓創新的教師隊伍,為學校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三年以來,該校教師有44 人獲省級獎勵,142 人獲市級獎勵,多篇論文在各級刊物發表,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增添了後勁!

參考文獻

  1. 示範性高中應該怎樣「示範」? ,中國教育新聞網 ,2018-09-04
  2. 中小學美術教育增質「應有道」 ,搜狐,201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