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日照「藍珍珠」(張華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日照「藍珍珠」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日照「藍珍珠」》中國當代作家張華北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日照「藍珍珠」

石寨河不寬,蜿蜒地繞山而行,未到雨季,河水靜靜地流動,銀亮中透出綠意。或是被漫山遍野的綠印染過,抑或這自然界最舒適的色彩,讓河水不經意間顯露出愜意的心態。夏日,山巒總是以優美的姿態迎送着仰望它的人們。沿禹海藍莓灣山坡而上,寬寬窄窄的梯田給山巒圍起百褶裙。從山上望去視野豁然開朗,對面蔡莊山與五姑洞山橫亘延綿,峰頂由高聳到低落再到躍起,如澎湃的海浪拓印在藍色天幕。

似乎願作藍莓樹林的陪襯,周邊田野,茶林一壟壟隨山地彎轉,膝蓋高的茶樹不像南方的高大,深綠的葉叢上一支支嫩葉向上,如透碧的翡翠;板栗樹正值花期,散開的花序壓滿在綠葉之上,一樹樹淡淡的黃;桃樹靜默着,驕人的花期早已遠去,葉下青澀的橢圓小桃知趣地嬌羞地低頭,思考着將要塗抹紅暈的日子。

藍莓灣相鄰日照水庫上游,應是最美的藍莓基地,藍莓樹叢在坡地茂密地鋪開,順坡直至山下。隆起的地壟上,白地膜雖已破舊,依然與兩側的黑地膜緊貼土地,忠實履行着減少水分蒸發的職責。每叢藍莓樹相隔一大步,五六個或六七個枝幹高過了人頭,灰色樹幹拇指粗細或鐮把粗細,恣意地扇形狀散開枝條,相挨着連成綠色的樹帶。田地里,幾株長竿高立,上系三條用作風向標的飄帶,在微風裡優雅地飄動。小胳膊粗的黑水管與坡頂水池通聯,沿地邊向下延伸,每壟有小管連接,想必在澆水時,清涼的水會滴灌到每一株根須。這高叢藍莓品種是藍豐,每一片碧葉舒展着接受陽光的賜予。葉修長的卵圓形,嫩枝葉片有些淡綠,葉梢處下彎出極小的弧形。濃密的樹葉力圖遮住串串果實卻已徒勞,低首看去藍莓成團成串懸墜已幾近地面。藍莓累累,顆顆擁擠着,把細瘦的枝條墜出了弧彎;藍莓圓圓,粒粒鼓綻着,把片片田園裝飾得富足。細看果串中竟分出五色,青綠小粒的下口花蒂留下的蒂痕邊沿翻起,如綠色的眼珠;青中淡黃的下部蒂痕六七片,內側橘黃,如盞盞小燈籠;淡紅的莓果已經渾圓,上面依然留有青黃;絳灰的果實透着暗紅,蒂痕已經殘落;熟透的莓果已是藍紫,敷上一層溫潤的灰白妝粉。果串五色紛呈,展示一幅由青至熟的圖景。藍莓用它們美好的容顏和心態,讓昔日貧瘠的山地命運有了巨大的翻轉。

藍莓其實並非美洲或其他大洲獨有,作為一種植物遍布世界各地的山林。在我國,兩千年前,石勒喀湖一帶生活着鄂溫克族人,他們是大山的子民,山林中的狩獵、採摘,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手段。那些灌木叢中結滿的「都柿」,也稱篤斯、吉克特,即是今日藍莓的祖先,還有那些稠李子、山丁子、草莓、黑木耳、樹蘑,在山林里快樂地品嘗、採摘,大自然的賜予他們延續生命的營養。

藍莓,誘人的藍色漿果,植物學上也定了個好聽的名字稱越橘屬,龐大家族竟有400餘種。遍及北半球的北部,在歐洲在俄羅斯、在北美、在亞洲的日本朝鮮,在我國的大小興安嶺,在那些山林、林緣草原、高山濕地,到處都有它們的身影。

人類對大自然的索取逐步深化與擴充,山野的植物不斷進入人類的食譜。一百多年前,藍莓這一美味野果被北美人種進田園。在植物學家們辛勤培植下,各種優質品種在實驗基地誕生。種植迅速風靡南美、澳洲、歐洲,直至亞洲。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在長白山利用本土資源,栽培種植藍莓。工廠化育苗、栽培基地應運而生。20世紀末葉,世界上良種藍莓跨越大洋在我國迅速推廣。由東北的黑土地到山東半島、江蘇的山地,由四川盆地到雲貴高原,具有頑強生命力的藍莓生根開花,果實掛滿樹梢。

在野生植物中,絕大多數能適應大自然的惡劣環境,藍莓也不例外,冷之嚴寒,熱之高溫,依然能正常生長。日照,黃海之濱,這北緯36度的地帶,有着獨具的自然魅力。北有連綿的魯中山脈,南有浩浩大海,無寒冷之嚴,無暑熱之酷。平原、山丘、水域、濕地、海洋,組合了綜合的地貌特徵,日照充足,降水豐沛,加之帶有酸性的棕壤土質,為藍莓的生長鋪開了一片溫床。昔日陳疃鎮山地的土壤由於酸性,莊稼長勢不良,多有撂荒。這樣的土地默默地等待着機遇的到來。2004年,陳疃鎮30畝的土地上第一次栽種上了藍莓。當累累藍莓像珍珠般懸掛枝頭,各地的投資企業紛至沓來,藍莓基地一個個誕生,每年以千畝的規模鋪陳在這片希望的土地。「中國藍莓之鄉」的銘牌掛在了陳疃,掛上了東港區。國家級藍莓栽培示範區誕生,「日照藍莓」躍升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在陳疃,科研育苗、精深加工、生態旅遊、休閒採摘把藍莓產業做成精品化,石旺溝、下蔡莊、西尚溝,生產基地生機勃勃。

藍莓大棚,在公路一側一個個排列,極有氣勢。一行延伸的太陽能路燈,燈向上斜伸如展翅起飛的白鷺。大棚內,豎立的鋼管柱將鋼架支撐成棚,北高南略低,氈布覆蓋的土壟上栽種着藍莓樹,塑料布覆蓋了凹下的土壟溝。兩年生的藍莓樹已做過修剪,一行行直至大棚另一端。溫室環境裡,它們如一列列整裝待發的隊伍。能夠在人們精心的呵護下,很快長大,開花結果。

談起陳疃的藍莓,幹練的當家人介紹起藍莓的發展,陳疃人立足土壤、區位、交通的獨特優勢,看準目標,搶抓機遇。龍頭企業應運而生,標準化種植基地乘勢而上,冬暖式現代化大棚打造一新,一個大規模化的種植產業赫然形成。陳疃的藍莓基地,棚內棚外連片擴展,藍豐、公爵、藍寶石、珠寶、天后、奧尼爾,這些有着好聽名字的品種多達幾十個。種植面積占全省的三分之一,2萬多農民群眾增收致富。每年8000噸的藍莓會走向市場,4個億的收益會回報陳疃。陳疃藍莓產業胃口很大,還要「做大產業文章,通過'政校企』的聯合,加快藍莓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發;擴大種植規模;建設好藍莓深加工園區」。讓藍莓的果乾、果酒、果汁、餅乾系列產品走進大市場,讓青山綠水成為鄉村旅遊勝地,讓鄉村振興富民增收的產業潛能激活。小小藍莓,把一二三產業銜接融匯,效益達到最大化,這世界漿果之王又會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在藍莓林里採摘,由勞作轉換為快意的享受。右手指一顆顆輕輕摘下,放進左手的小筐藍,在綠色的海洋徜徉,眼前是藍莓,左右是藍莓,身後是藍莓,人即刻也變得奢侈起來。一次摘一顆,變成一次兩顆,甚或三四顆,時不時還品嘗一粒兩粒。自然界的七彩是三原色組成,藍色又格外為人類所愛,藍色的寧靜、深邃與睿智,以及夢幻,也能代表胸懷的博大無際。造物主賜給了藍莓的深藍或紫藍,外表的色澤本身給人以吸引力,其富含的營養又十分誘人。營養學家說:藍莓那內中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鉀、維生素還有果膠、黃酮等好豐富;保健學家也會說:藍莓中的花青素會改善人們的視力,會讓人們有一副明亮的眼睛;抗氧化劑能讓兇惡的癌細胞退而卻步;能組成一道免疫抗病的壁壘,讓自由基攻之難破;又能將人類衰老的腳步放慢再放慢,讓記憶的細胞活力一增再增。在長白山流傳着龍女的故事,遙遠的時代,龍女為民除害大戰妖怪死後,山上長出藍紫的野果。龍王依照女兒的託夢吃了野果,哭瞎的眼睛轉而復明。由此百姓們紛紛食果護眼,這野果就是藍莓。藍莓對人類諸多的好處,這藍珍珠般的漿果,怎不是一種內外皆美的聖果。

石寨河畔的藍莓,就要大批採摘了,周邊村裡的姑娘、媳婦們都會挎着小筐籃沿山間小路走來。在藍莓林間穿梭行進,巧手下輕盈地摘果,一筐筐裝上車,運去城裡的大超市,進入尋常百姓家。沿着河畔返程,想象着來年花期時,漫山遍野藍莓花一時間盛開,乳白的藍莓花如玉墜,柔潤炫目,香縈四野。這莓香河畔又是一番美景,那時我會再來。[1]

作者簡介

張華北,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首屆理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