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雀

中文學名:山雀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 綱:今鳥亞綱
目:雀形目 山雀科
亞目:鳴禽亞目
科:山雀科

山雀[1]屬於脊椎動物,鳥綱,是山雀科(Paridae)各種類的通稱。小型鳴禽。樹棲,主食昆蟲及其幼蟲,為農林益鳥。常見於平原、丘陵、盆地等,在山地林區數量猶較平原地區的數量多。山雀的羽毛大多以灰褐和棕灰色為主,它們的鳴聲差異雖極顯著,但多少都帶有「仔仔黑」的音階,易於分辨。多築巢於樹洞或房洞中,又幾乎終日不停地在林間取食昆蟲,且多為害蟲,故成為農業、林業所歡迎的對象,國內外已進行的招引工作有顯著效果。

中國山雀的種類很多,大多數均為留鳥。其中最常見的有大山雀(Parus major),和沼澤山雀(Parus palustris)。

基本介紹

山雀科(Paridae)小巧玲瓏的鳴禽(又稱鼠山雀),65種。產於歐亞大陸、北美與非洲。棲息於林地與花園,主要以昆蟲為食。長7—20厘米,羽毛柔軟,一般為灰色或黑色,常帶有藍黃斑紋,為農林益鳥

外形特徵

雀形目(Passeriformes)山雀科(Paridae)山雀屬(Parus)鳥類,形小,活躍,棲於林地或庭園。最著名的是大山雀(Parus major),見於歐洲、西北非和亞洲(直到爪哇附近);長14公分(5.5寸);白面黑頭;西部亞種的下體黃色,東方亞種的微白或淡黃,都有一條黑色中線。在北美,titmouse一詞僅指四個有冠的種。其中最著名的是簇山雀(P. bicolor),長17公分(6.5吋),淡藍灰色,兩脅粉紅褐色。黑頂山雀(P. atricapillus,參閱北美山雀〔chickadee〕條)遍布北美。

生活習性

山雀是體型比麻雀纖細的食蟲鳥類,也是在平原或丘陵山地林區常見鳥類之一,在山間林區數量較平原地區的種類及數量均多。山雀的體羽大多以灰褐為主,它們的鳴聲差異雖極顯著,但多少都帶有「仔仔黑」的音階,易於分辨。因其多築巢於樹洞或房洞中,又幾乎終日不停地在林間取食昆蟲,且多為害蟲,故成為農林業很理想的人工招引的對象,國內外已進行的招引工作有顯著效果。

山雀通常利用苔蘚合其它植物築巢,鳥巢懸吊,呈葫蘆狀。普通山雀,帶有灰色鳥冠,生活於美國西南部。鳥草枝、羽毛和苔蘚鋪於樹洞中構成鳥巢。鳥蛋孵於鳥巢中。

山雀是常見的鳥類,性情活潑,常在枝頭跳躍,喜群居,以昆蟲、漿果和種子為食,在樹洞或岩縫中築巢,巢呈蝶形。

山雀共性

體型小(比常見的麻雀小),嘴短而尖,呈錐形。跗趾強健。性活躍,食昆蟲,穿梭於樹從間,在樹上取食。通過胸部縱紋、翅斑、冠羽、臉斑及上體、下體顏色識別種類。

識別難點

體型小,難觀察;

有的種有多種亞種,體色差異大;

好多種的識別依據體色,受觀察條件的限制體色常判別不准。

識別方法

胸中部有無黑色縱紋;

翼斑有無及翼斑多少;

冠羽有無;

臉斑的形狀及顏色;

上體、下體顏色。

胸中部無黑色縱紋下體白的山雀:沼澤山雀、褐頭山雀、煤山雀

胸中部有黑色縱紋的山雀:西域山雀、大山雀、綠背山雀

冠羽顯著的山雀:黃頰山雀、台灣黃山雀、冕雀、黑冠山雀

外形似啄花鳥的山雀:黃眉林雀、火冠雀

上體褐、下體棕紅的山雀:白眉山雀、紅腹山雀

山雀常見種類

序號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特徵
1 大山雀 Parus major 體大(14厘米),頭黑而具一半橢圓形頰塊。有一道由喉至下體的黑色縱紋。翼有一道白翼斑。上背偏綠或黃。腹部白、灰、沾綠或黃等。
2 沼澤山雀 Parus palustris 體型比大山雀略小,也是留居於我國各地的最常見的山雀,頭頂黑色而不具白斑,背羽砂灰褐色,頦喉部具黑色,腹面無黑色寬縱紋,
3 黃腹山雀 Parus venustulus 屬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屬。全長約10cm。是中國特有鳥類,屬稀有鳥類,應注意保護。腹部黃色,體型較小且無大山雀及綠背山雀胸腹部的黑色縱紋。雄鳥頭部及喉、胸黑色,頭側具大型白斑,枕部有一白色沾黃的塊斑。背藍灰色。飛羽暗褐色,翼上具兩條白色沾黃的翅斑。尾羽和尾上覆羽黑色。體腹面黃色。雌鳥額、頭頂、眼先和背灰綠色,喉、兩頰及耳羽白色,下體淡黃沾綠色。
4 煤山雀 Parus ater 體小(11厘米),頸背部有白斑。頭頂黑、喉及上胸黑,翼具兩道白色翼斑。有的亞種具尖狀的黑色冠羽。
5 西域山雀 Parus bokharensis 體大(15厘米),頭黑,而具一半橢圓形頰塊但在頸環處中斷。有一道由喉至下體的黑色縱紋。背、翼灰色,有一道白翼斑。上背灰,腹部白略沾灰。
6 綠背山雀 Parus monticolus 體略大(13厘米),頭黑而具一半橢圓形頰塊。有一道由喉至下體的黑色縱紋。翼有兩道白翼斑。上背綠色,腹部鮮黃。雄鳥胸、腹部縱紋長至臀,雌鳥短至下腹。 與黃腹大山雀亞種區別在翼上有兩道白翼斑,上背更綠。
7 黃頰山雀 Parus spilonotus 體大(14厘米),黑色冠羽顯著,頸側黃,臉黃,貫眼紋自眼部向後延接黑色頸部。喉至下體有黑色縱紋。上體黑、背有白色點狀縱紋,翼有兩道白點狀翼斑。雌鳥體背較綠,喉灰、下體黃,無黑色縱紋。
8 台灣黃山雀 Parus holsti 體小(13厘米),黑色冠羽長,頸側白。下體自眼先至下體檸檬黃色。上體灰綠,大覆羽灰但無明顯翼斑。雄:臀有黑斑。雌:無臀斑。幼:色淺,下體偏白。
9 冕雀 Melanochlora sultanea 體極大(20厘米),具蓬鬆的黃色長型冠羽。頭部黑色、下體黃,上體黑、翅黑。雌鳥頭部色淡為深橄欖色,上體沾橄欖色,翅黑。
10 黑冠山雀 Parus rubidiventris 體小(12厘米),黑色羽冠常豎起,頸側白。頭黑,臉具白頰塊,上體、下體灰,無翼斑,臀棕色。
11 灰藍山雀 Parus cyanus 體小(13厘米),嘴短,頭白沾灰,具藍灰領環並與貫眼紋相連。下體白,上體藍灰,翅藍具白色粗翼斑。腹部有黑塊。
12 雜色山雀 Parus varius 體小(12厘米),嘴粗圓,體色明顯。額、眼先棕黃,頰斑淺棕。頭頂黑、具細頂冠紋。喉黑,下體棕紅。後頸棕,背灰。
13 黃眉林雀 Sylviparus modestus 體甚小(10厘米),外形似柳鶯或啄花鳥。體羽大致橄欖色,羽冠短,狹窄的黃色眼圈,淺黃色短眉紋,示警時或興奮時冠羽聳立、淺色眉紋顯出;腿甚顯粗壯。具淡色羽緣,形成翼帶。腰與上體顏色一致,沒有明顯腰色。
14 白眉山雀 Parus superciliosus 體小(13厘米),頭頂黑,眉紋白、顯著。耳羽紅褐,頸背灰,喉黑。上體褐、下體棕紅。
15 紅腹山雀 Parus davidi 體小(13厘米),頭黑,具白色大頰斑。上體褐、下體棕紅。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

視頻

原生態野生鳥叫聲, 大山雀叫聲

參考資料

  1. 中國特有的山雀們 (附圖),搜狐,2018-02-21
  2.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簡單學習網,2019-06-14